词条 | 小儿脂溢性皮炎 |
释义 | 简介小儿脂溢性皮炎差不多都发生于出生后3个月内,这段期间正好是婴儿产后皮脂腺功能活跃的阶段,但是每一个正常婴儿均有这种短暂状态出现,并不是都患小儿脂溢性皮炎。 小儿脂溢性皮炎多见于肥胖的宝宝,多见于头皮、前额、颊部、眉间、耳前、耳下,表现为皮肤潮红,表面覆盖黄色油腻性鳞屑,严重时上可见较厚的黄浆液痂,痂下有炎症合并糜烂和渗出。小儿脂溢性皮炎与遗传因素有关,但目前还未证实。婴儿母亲缺乏生物素或婴儿消化道吸收不良等也是促发因素,母乳喂养的情况下,母亲可以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其他如卵圆形糠秕孢子菌、链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也可使症状加重。 症状脂溢性皮炎症状常见于皮脂腺分泌比较旺盛的青年人及成年患者,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丰富的部位,损害倾向于褐色或淡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上有油腻性鳞屑或结痂。由于部位和损害的轻重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区别: 1、头皮:开始为大片灰白色糠秕状或油腻性鳞屑性斑片,以后逐渐扩展融合成界清楚的大斑片,严重者全头皮均覆有油腻性臭味与厚痂并可伴有脂溢性脱发。 2、面、耳、耳后及颈:常由头皮蔓延而来,为黄红色或油腻性鳞屑性斑疹。 3、胡须:有二种类型,一是毛囊口轻度红肿、发炎伴小的淡褐色结痂,即“须疮”,顽固难治。另一种为播散性红色、油腻性鳞屑,脓疱形成较深,累及整个毛囊。 发病原因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性腺分泌紊乱有关,为雄激素分泌亢进所致。除此以外,也可能与免疫、遗传、激素、神经和环境因素有关,与消化功能失常,食糖、脂肪过多,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细菌感染、维生素缺乏等有一定关系。在皮脂溢出过多的基础上,脂溢性皮炎可继发真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和细菌(痤疮丙酸菌)感染,并发痤疮症状,还可继发对真菌、细菌的过敏反应,自身的免疫反应还可继发湿疹样病变与播散性脂溢性皮炎的发生,而致局部新陈代谢与血液微循环发生障碍,出现皮疹、丘疹或斑片与油腻状鳞屑的症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