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祥圣村 |
释义 | 村情概况祥圣村位于安徽省潜山县黄铺镇,系大别山南麓低山红壤丘陵地区,全村土地总面积6094亩,其中耕地2253亩,山场1904亩,可养水面440亩。该村气候条件较佳,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087小时,年太阳能辐射总量为117.2千卡/cm2,年平均气温大于16.3℃,无霜期为242天,年平均降水量1336.7mm。全村多有小型水库、堰、抽水站及当家水塘,年供水量66万m3,但尚属缺水村。1995年,安庆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表明:该村生活饮用水、地表水、大气环境质量和区域环境噪声均达到或优于国家规定标准,村内90%以上区民饮用安全卫生用水。全村绿化面积大,山场全部绿化,森林覆盖率达35.1%,水土保持较好,环境自净能力强。伴随祥圣村整体经济的发展,庭院经济有了新增长,特别是庭院加工业和服务业,95年全村有个体运输车辆15台,家具、木材、豆腐加工户7户,建筑业25户、缝纫业24户、油漆业8户、商业16户、屠宰业12户、鱼苗养殖业1户,年纯收入共计达101.5万元。农户依托大田、山场、水面,结合庭院经营,养殖猪、鸡、鸭、鹅、牛、鱼、蜜蜂以及发展蚕桑、水果生产,涌现出了不同类型的农业生态户,庭院产业年收入达286万元。 经济发展祥圣村该村森林覆盖率达35.1%,但林业结构单一,用木才林占林地总面积的94%,其中马尾松纯林占林地总面积的90%,导致毛虫病害严重,林业经济效益差,为改变这一状况,该村确定了在2000年前完成1349亩松类纯林改造计划。95年以来,全村已完成混交防护林建设500亩,四旁植树2万株,森林覆盖面积增加2%,道路绿化2公里,新建苗圃一个,发展银杏50亩、杜仲50亩,并在银杏、杜仲林业套种西瓜、玉米,套种产品年获经济效益达2万元,同时该村有3人专门从事林业管理工作做到了重造重管。该村种植业和林业发展。92年该村粮食总产量仅106万公斤,93年该村拓宽思路,引进鸡项目,到95年,仅养鸡一项创产值147万元、养鸡业的发展,带动其他养殖业的发展,95年养殖业总产值220万元。又因鸡多粪多,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同时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和耕作性能。到96年,全村地力产量达400斤,比全县平均水平还要高80斤。该村又结合水利建设,改造全村池塘,变浅塘为深塘,发展精养鱼塘。一年多来,新增和改善养殖水面积240亩;修建精养鱼塘8口,面积100亩;个人建渔种池一个2亩。又采取多种措施,增加水产养殖效益。如调整鱼类品种结构、开发利用鸡粪养鱼、强化鱼政管理等,仅第二项在93年至95年内3年产鱼6万公斤,年获纯利15万元。 基础设施该村过去种植业不仅受土壤、农业用水影响,而且品种单一,但自95年起该村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加快农田水利建设。两年来,深挖当家塘80只,增加蓄水量1.5万m3,改善灌溉面积700亩;建小型水库一座,增加蓄水量10万m3,新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1000亩;修建沟渠2公里并且加固牌楼河堤,大幅度改善了缺水状况,提高系统抗灾能力;二是推广先进科学技术。该村自96年试行早育稀植和软盘抛秧技术,试验取得成功,大大减少了劳动力、种子、秧田、农亩投入量,而且亩产平均增产52公斤,增幅达10%以上。97年全面推广,又在镇农技站帮助下,开展病虫预测预报工作,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止病虫害的发展,并减少化学药品用量;三是逐步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变单一粮食生产,提高系统抗逆性,用地与养地得到结合,保护土地再生能力。95年减少油菜—早稻—晚稻播种面积,新增西瓜—晚稻—绿肥播种面积,增加经济收入1.2万元。并做到耕作模式—轮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