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达吉斯坦共和国
释义

达吉斯坦共和国(俄语:Республика Дагестан;英语:Republic of Dagestan)位于俄罗斯联邦北高加索的东部,其东邻里海(海岸线长350公里),共和国由北至南绵延350公里,由西至东200公里。领土面积5.03万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2,184,400人,有41个区、10个市、18个城镇、676个行政农庄。气候暖和、干燥。产石油、天然气和石炭。工业有石油、天然气开采加工。主要工业产品有金属车床、船业机械、发动机、电动设备等。农业有葡萄种植、园艺栽培等

中文名称:达吉斯坦共和国

外文名称:俄语:Дагестан

行政区类别:俄罗斯加盟共和国

所属地区:俄罗斯

下辖地区:41个区、10个市、18个城镇

政府驻地:马哈奇卡拉市即彼得罗夫斯克港

地理位置:俄罗斯联邦北高加索东部

面积:5.03万平方公里

人口:2,184,400人(2003年)

气候条件:气候暖和、干燥

港口:马哈奇卡拉

—地理

自然地理

达吉斯坦自治共和国旧译“达格斯坦自治共和国”。突厥语意为“山国”。达吉斯坦共和国位于俄罗斯联邦北高加索的东部,其东邻里海(海岸线长350公里),共和国由北至南绵延350公里,由西至东200公里。其北邻卡尔梅克共和国,西邻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车臣共和国和印古什共和国,西南毗邻格鲁吉亚,南部与阿塞拜疆接壤。是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属北高加索联邦管区。这里是可萨人汗国发源地。

根据地表情况,将达吉斯坦共和国领土划分成三部分,即:通向里海的低地(低于海平线);被宽阔的平原分割的一些山脉组成的山麓;以及达吉斯坦高地。广阔的洼地与带有深谷的山脉连在了一起。

达吉斯坦共和国的气候暖和、干燥,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零下5℃,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1℃~30℃;在山区,一月份平均气温为1.4℃~零下11℃,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4℃。降雨量较小,年降雨量为200~300毫米(低地)至600~800毫米(山区)不等。无霜期从北部的160天至南部的250天不等。

共和国境内河流网络密布,主要有捷列克河和苏拉克河。

国旗:绿色象征伊斯兰教,蓝色和红色分别象征讲土耳其语和高加索语的两个族群。国徽:雄鹰是智慧、勇气、信念、尊贵的一个传统标志,太阳象征生命的源泉、强大的力量、富裕的生活,底部是雪山、海洋、草原的图案,金黄色象征对国家主权的重视,绿色部分为国名。

国歌:什尔瓦尼·查拉耶夫曲

尚无歌词

自然资源

达吉斯坦共和国的主要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和石炭(南苏霍库姆斯克、阿奇芬、伊兹别尔巴什)。此外还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其储量达340多万千瓦。另外还有各种建筑材料。

行政区划

达吉斯坦共和国成立于1921年1月30日,领土面积5.03万平方公里。

共和国内的行政单位数量有41个区、10个市、18个城镇、676个行政农庄。其中,共和国直属市10个,3个区。

共和国首都马哈奇卡拉市(英文:Makhachkala;俄文:Махачкала),建于1857年,由莫斯科到马哈奇卡拉市的距离为2166公里。马哈奇卡拉市市内有3个区,分别为基洛夫区、列宁区和苏维埃区。

共和国其它直属市有:

布伊纳克斯克市(英文:Buynaksk;俄文:Буйнакск)

杰尔宾特市(英文:Derbent;俄文:Дербент)

伊兹别尔巴什市(英文:Izberbash;俄文:Избербаш)

卡斯皮斯克市(英文:Kaspiysk;俄文:Каспийска)

基兹利亚尔市(英文:Kizlyar;俄文:Кизляр)

哈萨维尤尔特市(英文:Khasavyurt;俄文:Хасавюрт)

南苏霍库姆斯克市(英文:Yuzhno-Sukhokumsk;俄文:Южно-Сухокумск)

达吉斯坦奥格尼市(英文:Dagestan Ogni;俄文:Дагестан Огни)

共和国的主要城市有马哈奇卡拉(34.4万人)、杰尔宾特(8.9万人)、哈萨维尤尔特(7万人)、卡斯皮斯克(6.6万人)。

首都

马哈奇卡拉市 1922年以前称“彼得罗夫斯克港”。俄罗斯达吉斯坦自治共和国的首都和工业、文化中心。里海西岸港口。在大高加索山东北麓。人口30.1万(1985)。建于1844年,1857年设市。1861-1870年建人工港,1896年罗斯托夫至巴库的铁路通达。工业以石油开采、提炼,石油化工和电焊器材为主,次为食品加工和纺织工业。转运货物主要有石油、木材、粮食、水果、鱼类、糖和棉花。有俄罗斯科学院达吉斯坦分院及数所高等学校。

人口

2003年达吉斯坦共和国有人口2,184,400人。

达吉斯坦共和国内生活着38个民族,他们都属于巴尔干-高加索人种,其中多数人为阿瓦尔人、达吉斯坦人、库梅克人、列兹根人、拉克人、塔巴萨兰人、诺盖人、鲁图尔人、车臣人、阿古尔人、塔特人等。

达吉斯坦人(Dagestanese)

前苏联穆斯林民族之一。达格斯坦自治共和国各民族的统称。包括大小民族共有30多个,其中较大的有:阿瓦尔人、达尔金人、列兹金人、拉克人和塔巴萨兰人等。人口共166万(1979)。属欧罗巴人种高加索类型。语言属高加索语系达吉斯坦语族。中古时期,在达格斯坦人中的一些大的族群曾建立过封建国家,如阿瓦尔人曾建立了以洪扎赫村为中心的阿瓦尔汗等国。13~14世纪,先后遭受鞑靼人和乌兹别克人的入侵。1859年,沙皇俄国政府兼并了达格斯坦。1921年,达吉斯坦成立了达吉斯坦自治共和国。平原地区达吉斯坦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小麦、玉米、向日葵、瓜果(葡萄、杏)和各种蔬菜。山地居民主要从事畜牧业,饲养绵羊、牛和马。手工业也很发达。7~8世纪伊斯兰教开始传人达格斯坦。13世纪以后,随着蒙古突厥人的到来,伊斯兰教广泛传播。直到19世纪初,达格斯坦人才完成了伊斯兰化。达格斯坦人约80%以上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极少数人信奉什叶派。20世纪初,在达格斯坦共有清真寺1500多座。达格斯坦人平时保持着穆斯林的生活方式,妇女多戴面纱,穿黑色外套,一般活动与男子分开进行。斋月期间,达格斯坦人都实行斋戒。家庭保留有宗法大家族残余,家长制仍占统治地位。

高加索民族

高加索山脉的白种人的语言分属3个语系:高加索语系、印欧语系、闪米特语系。高加索诸民族分北方两支、南方一支。南支包括格鲁吉亚人、明格列尔人、拉兹人(住在土耳其境内)、斯万人,他们共同组成格鲁吉亚民族,住在外高加索西部。两个较小的北支包括卡巴尔达民族(住在库班和上德列克盆地,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和车臣人(共和国面积1.5万公里2,人口有100多万,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首府格罗兹尼1818年建立)、印古什人(共和国南邻格鲁吉亚共和国,西邻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北邻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东邻车臣共和国,面积4700公里2,人口47万,首府纳兹兰)、巴茨人组成的维纳喀民族(住在大高加索中部)。

印欧诸民族中,第一支是亚美尼亚人(他们的祖先早在公元前1000年早期即由安纳托利亚进入外高加索);第二支是奥塞梯人(住在大高加索中部,是东伊朗游牧民族的一部,自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4世纪游牧于南俄罗斯大草原,曾先后称为西徐亚人、苏美尔人、阿兰人,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面积7000公里2,总人口50多万,首府为弗拉季卡夫卡兹)、库尔德人、吉卜赛人等塞种人;第三支是希腊人;第四支是斯拉夫诸民族(占高加索人口的1/3强,主要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住在高加索北部)。

闪米特民族只有亚述人一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因受土耳其迫害逃到俄罗斯境内,主要住在城市。

另外还有塔里什人、塔特人、阿瓦尔人等不明属别的民族。阿瓦尔人是黄种人的柔然鲜卑人和厌达人的后代,曾说蒙古语。达吉斯坦共和国面积5.03万公里2,首都马哈奇卡拉建于1857年,人口200多万,有33个民族,其中人口较多的是阿瓦尔人(50万人)、达尔根人(27万人)、列兹根人(20万人),极端的瓦哈比派伊斯兰教徒势力在达吉斯坦存在多年。

经济

达吉斯坦共和国属于北高加索经济区成员,是一个发展中的工农业共和国。其经济结构分为电力能源和石油加工工业,机械制造和化学工业,食品工业。达吉斯坦共和国首先以渔猎业而闻名,其次是金属艺术加工业。

工业

达吉斯坦共和国重要工业部门之一是石油、天然气开采加工部门。石油开采主要集中于马哈奇卡拉区和伊兹别尔巴什区。天然气开采集中于达吉斯坦奥格尼和德兹拉克。主要石油运输方式采用石油管道运输,输送到车臣共和国的格洛兹尼石油加工厂。

共和国的电力能源发达,大型国营发电站有奇里尤尔多夫斯克、切尔给斯克、格尔格比里斯克等。机械制造及金属加工业主要集中于马哈奇卡拉、伊兹别尔巴什、杰尔宾特、克孜勒尤尔特市。

主要工业产品有金属车床、船业机械、发动机、电动设备、电动仪器、分离器、抽水机。此外,共和国还有大型玻璃厂、切尔尤尔多夫斯克的磷酸盐厂以及葡萄酿酒业、渔业。

共和国的工业中心马哈奇卡拉生产挖掘机、分离机、电焊设备、食品工业机械等。杰尔宾特生产磨床、电信设备,有古老的织毯业中心,生产的葡萄酒和白兰地全国闻名。布伊纳克斯克生产仪器、成套设备、家具和鞋。哈萨维尤尔特生产仪器,以种植菜蔬出名。基兹利亚尔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生产电子仪器。里海城有些油机厂、精密机械厂,还生产纺织品和日用百货商品。伊兹别尔巴什是石油天然气工业中心之一。所有城市和许多城镇均有罐头厂,罐头业占食品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鱼、蔬菜,特别是水果罐头--占俄罗斯罐头生产的6%)。

农业

吉斯坦共和国的农业主要有畜牧业(占总产值的60%),其中以细毛绵羊养殖业、肉奶牲畜养殖业、养马业为主。由于共和国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对农业中的葡萄种植、园艺栽培、蔬菜种植有利,使得这些专业发展较好,其园艺种植与葡萄种植业占居着重要的地位。粮食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1997年1月1日统计,达吉斯坦共和国有农庄16685个,平均拥有土地规模为2公顷。

交通运输

达吉斯坦共和国的交通主要以铁路为主,主要铁路干线有:巴库(阿塞拜疆共和国)—杰尔宾特—伊兹别尔巴什—马哈奇卡拉—哈萨维尤尔特—格罗兹尼(车臣共和国)—基兹利亚尔—阿斯特拉汗。车臣冲突后,修建了通向基兹利亚尔和一直到阿斯特拉罕的干线。

公路方面主要干线有:巴库—杰尔宾特—伊兹别尔巴什—马哈奇卡拉—哈萨维尤尔特—格罗兹尼。

航运方面的主要港口有:马哈奇卡拉。

达吉斯坦共和国有石油管道:马哈奇卡拉—格罗兹尼,伊兹别尔巴什—马哈奇卡拉。天然气管道:马哈奇卡拉—杰尔宾特。

内乱

由于与战乱不断的车臣共和国接壤,达吉斯坦近年来不断发生爆炸事件以及其他暴力事件。2002年1月18日,曾有一辆载着俄罗斯军人的汽车在达吉斯坦共和国境内发生爆炸,造成7人死亡。1999年9月9日晚上,达吉斯坦的一幢五层俄军官公寓突遭到恐怖分子的汽车炸弹袭击,造成30人死亡,100多人受伤。而在1996年11月,卡斯皮斯克边防警察居住的一座楼房发生爆炸,造成68人死亡。

该共和国在1994-1996年的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扮演了十分关键的角色,当时该共和国大多数人都同分裂分子站在一边。从1999年10月开始的新一轮车臣冲突中,达吉斯坦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力量。

然而现在,达吉斯坦共和国当局却面临着来自内部伊斯兰激进分子的巨大压力。目前在达吉斯坦,受车臣军阀推崇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被禁止的,现在该共和国的大多数人都支持俄罗斯政府的反恐行动。

此次恐怖事件发生后,该共和国的高级官员立刻将其与同情车臣的伊斯兰激进组织联系在一起,认为激进分子想借此加剧俄罗斯同车臣的冲突。一位达吉斯坦高级官员表示,这次袭击很可能是一些激进的武装分子策划的,这么做是为了报复当局逮捕了他们的一些同伙。

自1990年以来,达吉斯坦一些非法武装分子开始从事恐怖活动,此后的20年里,该共和国民族冲突和分裂主义活动时有发生。其中最恶劣的一次事件于2002年5月发生在卡斯皮斯克市。当时,在纪念二战胜利的游行活动现场,非法武装制造的爆炸袭击造成20人死亡,100余人受伤。2009年,达吉斯坦发生多起枪杀高官事件。2月1日,该共和国温楚库尔区行政长官艾哈迈多夫在首府马哈奇卡拉遭枪击身亡。6月5日,该共和国内务部长穆罕默德塔吉罗夫在首府马哈奇卡拉参加一名官员女儿的婚礼时遇袭身亡。2010年2月22日,达吉斯坦哈萨维尤尔特地区的两名警察在公路上遭不明身份人士枪击后死亡。

中新网2011年7月29日电 据外电报道,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28日发生两起暴力袭击,造成3名平民死亡。据报道,俄达吉斯坦共和国1名警方发言人说,该国中部一处村庄的村长当地时间28日晚间遭人杀害,身份不明的武装分子闯入村长家,使用自动步枪枪杀了他。当天在达吉斯坦南部,一对年逾60岁的老年夫妇在家中遭人刺杀身亡。据称,这对夫妇的宗教信仰为伊斯兰教。警方目前怀疑这两起命案都是伊斯兰教武装叛乱分子所为。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18次
最近更新:2012-05-03
创建者:linwenxiu8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yangke19941112 

lizhongyandy 

una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