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搭便车理论 |
释义 | 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一书中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所有集体的成员都能从中受益,包括那些没有分担集体行动成本的成员。例如,由于罢工的胜利,工人获得加薪,这对所有工人都有好处。但那些参加罢工的工人却承担了所有风险和成本。这种不合理的成本收益结构导致搭便车的行为。“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就是搭便车者的祖师爷。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进了宫廷乐队。虽然他实际上没有参加乐队合奏这个“集体行动”,但他表演时毫不费力的装模作样仍然使他得以分享国王奖赏这个“集体行动”的成果。 弱的搭便车理论(Brubaker提出)认为现实中虽然有些人乐意为公共资源做出贡献,但人数不多。 原因分析包括害怕与贪婪两类: “害怕”动机指的是决策者由于担心别人采取“欺骗”方案时而自己却采取了“合作”方案发生的自己利益的损失;所以他会在认为对方采取“欺骗”方案时采取同样的欺骗方案,但该动机不会导致当认为对方会采取“合作”方案时采取“欺骗”方案。 “贪婪”动机指的是决策者认为对手采取“合作”方案时采取“欺骗”方案,以便获得更多的个人利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