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1959年中国国庆10周年阅兵式 |
释义 | 1959年中国国庆10周年阅兵式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11次国庆阅兵,首次“逢十大阅”。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观礼阅兵式,这是毛泽东最后一次国庆阅兵。由彭德怀元帅负责筹划准备。中国制造的第一代主战坦克“五九”式中型坦克首次亮相,受阅部队的最新式武器装备都由我国自行制造。阅兵式历时58分钟。首都群众70余万人参加典礼和游行,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庆典礼活动中人数最多的一次。 特点这次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11次国庆阅兵,首次“逢十大阅”。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观礼阅兵式,这是毛泽东最后一次国庆阅兵。由彭德怀元帅负责筹划准备,杨勇上将任阅兵总指挥,也是他惟一的一次。中国制造的第一代主战坦克“五九”式中型坦克首次亮相,受阅部队的最新式武器装备都由我国自行制造。取消了三轮摩托车方队和口径在100毫米(不含)以下的地炮、高炮方队,徒步方队横排面由20人增加到24人。 阅兵规模比往年大,用的时间却比往年少,这表明阅兵组织工作比往年更周密、更细致、更成熟。这次阅兵与5周年国庆阅兵相比,取消了三轮摩托车和口径在100毫米(不含)以下的地炮、高炮方队,徒步方队横排面由20人增加为24人,受阅总人数增加三分之一。此次阅兵,装备数量大大增加,并且受阅轻重武器装备绝大部分已实现了国产化,一批国产武器装备登台亮相。装甲兵方队,装备了中国制造的59式中型坦克,这是我国制造的第一代主战坦克。飞过广场上空的战机,是由中国制造的歼5型飞机组成的梯队。标志着中国军队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充分显示出我国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建设取得的迅速发展。 装备共有35个方(梯)队,其中15个徒步方队、14个车辆方队、6个空中梯队,受阅人员共11018人。受阅武器装备,有100毫米自行火炮、122毫米榴弹炮、122毫米加农炮、130毫米加农炮、152毫米榴弹炮、152毫米加农榴弹炮、152毫米自行火炮、 100毫米高射炮等共144门,中型坦克、重型坦克99辆,还有雷达探照灯和155架轰炸机、歼击机等。阅兵式历时58分钟。首都群众70余万人参加典礼和游行,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庆典礼活动中人数最多的一次。 阅兵过程10时整,北京市市长彭真宣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国庆典礼开始!”随后,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受阅官兵身着在“五五”式服装基础又加以改进的新式服装,显得更加威武精神。 分列式开始:英雄的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部队,以雄壮的阵容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迎风招展的“八一”军旗,引导着军事院校的队伍。第一个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是军事学院方队。学员们身着海蓝色陆军校官礼服,佩带着金黄色肩章,翻领上绣着军兵种图案,迈着整齐的步伐,接受党和人民检阅。他们排成24路纵队,精神抖擞,齐步前进。步兵学校、炮兵学校、工程兵学校、坦克学校、铁道兵学校、空军学校、海军学校的学员方队,紧跟在军事学院方队之后通过。他们队形整齐,步伐有力,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受阅部队装备的最新式自动步枪、大炮、坦克、歼击机,都是由我国新近制造出来的。向着工业化飞跃迈进的伟大祖国,装备了人民解放军各种现代化武器。 祖国万里海疆的保卫者——海军军官和水兵们列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水兵方队的指战员,身着白色水兵服,佩带肩章,头戴黑色飘带水兵帽,手持国产半自动步枪,刺刀闪闪发光,特别引人注目。人民海军已经是一支拥有大量水面舰艇、水下潜艇和海军航空兵、海岸炮兵等各兵种组成的坚强的海防力量,我们伟大祖国“有海无防”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继水兵方队之后,是6个步兵方队。指战员们头戴钢盔,手持自动步枪,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威风凛凛,显示出他们高水平的训练。徒步方队每个排面24人,10个排面,另有2人领队,每个方队共有242人。 装备精良的摩托化步兵和空降兵等机械化部队组成的方队,由72辆解放牌卡车载运,在马达轰鸣声中以强大阵容循序通过金水桥前。摩托化步兵方队的乘员手持冲锋枪或自动步枪,威武地站立在卡车上。空降兵方队的乘员,胸前斜挂冲锋枪,身背降落伞包,站立在卡车上受阅。 拖着大炮的“五九”式履带牵引车和坦克,它们组成的钢铁巨流,发着隆隆的巨响,驶进天安门广场受阅。由144门各种口径火炮组成的7个炮兵方队,一波一波地通过天安门广场。炮兵驱车牵引着各种口径的远射程大炮前进,在6种型号的火炮中,有5种型号是中国制造的,其中有威力强大的自动化高射炮。受阅的炮兵部队中,有一支是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中建军最早的部队,他们在辽沈战役中大显神威,在解放海南岛的战役中痛击敌舰。现在,他们拥有新式国产的大口径加农大炮,成为无坚不摧的现代化炮兵。受阅的装甲兵方队由99辆坦克组成。排在前面受阅的第一个装甲兵方队,装备了中国制造的“五九”式中型坦克,这是我国制造的第一代主战坦克,性能优良,有各种最新式的技术装备和强大的火力,当年定型,当年投产,当年装备部队并参加国庆阅兵。 当装甲兵第一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人们正向轰隆而过的铁流招手欢呼的时候,受阅的人民空军轰炸机和歼击机群突然出现在天安门东方的天空。领航机群准时飞临广场上空,接踵而来的是6个空中梯队,最后飞过广场上空的是由中国制造的歼5型飞机组成的梯队。这些英雄的战鹰,排着整齐的5机编队,像闪电一般,夹着雷鸣般的吼声,由东向西飞驰,令人目不暇接。这些由155架喷气式轰炸机和歼击机组成的机群,飞行高度350米至500米,闪电般地飞过广场上空。我国自己制造的新式超音速喷气歼击机在受阅中大显威风,驾驶它们的是我国空军建军最早的一个师。 受阅方队徒步方队有军事学院、石家庄步兵学校、郑州炮兵学校、南京工程兵学校、第一坦克学校、石家庄铁道兵学校、沈阳航空学校、大连海军指挥学校等编组的院校方队,海军长山要塞区编组的水兵方队,北京军区3个野战军编组的步兵师方队。 车辆方队有北京军区组成的2个摩托化步兵方队,空军空降兵教导师组成的伞兵方队,北京军区炮兵组成的122毫米榴弹炮方队、152毫米榴弹炮方队,北京军区空军高炮师、雷达探照灯团组成的100毫米高射炮方队和雷达探照灯方队,沈阳军区炮兵组成的122毫米加农炮方队,武汉军区炮兵组成的130毫米加农炮和152毫米加农榴弹炮方队,北京军区所属坦克独立团组成的中型坦克方队、重型坦克方队,北京军区所属炮兵组成的152毫米自行火炮方队,沈阳军区1个守备师组成的100毫米自行火炮方队。 空军飞行梯队由1个轰炸机师、4个歼击机师和高级航空兵学校抽调组建而成。 筹备这次阅兵适逢第一次“大阅”,规模比以往要大,所以准备工作也比较早。 10周年《国庆阅兵方案》,总参谋部在9周年庆祝活动一结束即已经开始筹划。国防部长彭德怀负责具体筹备和实施,由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刘少奇、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审定批准。 1958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在批转中央宣传部《关于建国十周年庆祝活动的意见》时指出,要使庆祝典礼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比往年搞得更加隆重盛大。根据这个精神,京津卫戍区司令部于12月拟制了《1959年国庆首都阅兵方案》,上报国防部和总参谋部批准通过。 1959年4月9日,阅兵总指挥部向受阅部队颁发了《1959年国庆受阅部队训练计划》,明确了训练时间及课目,提出了训练指标和要求,拟制了联合演习计划,要求单兵动作准确、整齐、雄壮、合乎要领,徒步和车辆方队做到队形整齐一致,雄壮有力。 4月16日,中央军委召开第169次会议,专题讨论阅兵问题。会后以总参谋部名义下达《1959年首都阅兵工作指示》,对阅兵规模、编组、组织指挥以及各项准备工作,作了明确规定,制定了实施方案。 方案确定,受阅部队由15个徒步方队、14个车辆方队和6个空中梯队组成。 阅兵总指挥部的办事机构,由北京卫戍区组成。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上将任阅兵总指挥兼阅兵总指挥部主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郑维山、谭希林中将,司令部副参谋长罗文坊少将、政治部副主任张正光少将,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烈少将、副政治委员张廷桢少将等任总指挥部副主任。 受阅部队开训前,组织了教练员集训,统一动作要领,研究教学方法,并在提前进京投入训练的步兵师、石家庄步兵学校方队驻地召开受阅训练和行政工作现场会,交流了经验。6月1日,各受阅部队正式开训,7月初集中到北京训练。 徒步方队按照总指挥部的要求,进行了比往年更加艰苦的训练。军事学院方队,是一支由团以上干部学员组成的队伍。他们开训后,有40%的人脚底起了泡,脚腕红肿,但仍忍痛坚持。许多人为做到踢腿有力,踏地有声,在腿上捆绑沙袋进行锻炼,肩部、肘部、膝部磨出了老茧,仍一丝不苟地进行操练。 车辆方队为了解决标齐问题,司机们反复琢磨控制速度的方法,仔细体会脚踏油门的要领,精心探讨解决单车超前、拖后的问题,并创造了在驾驶室适当部位安装红色、绿色小灯,解决夜间或视度不良情况下的标齐问题。 空军受阅编队由5周年时的3机增加到5机,飞机总数由111架增加到155架,受阅飞行高度降低100~150米,这都对受阅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飞好编队,飞行员们地面苦练,空中精飞,每飞一个起落,都认真研究,找出问题和解决办法。为了调动飞行员训练的积极性,他们采用5分制,评定并公布每个人的训练成绩。 9月26日,中国制造的坦克正式命名为1959式中型坦克(简称“五九”式中型坦克)。首批生产的33辆59式坦克全部参加国庆阅兵,然后再装备部队。59式中型坦克战斗全重36吨,乘员4人,最大时速50公里,最大行程440公里,具有重量轻、体形矮小、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它的诞生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坦克的历史,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坦克部队的装备向国产化迈出了主要的第一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