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
释义

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作者:单小曦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3-1

ISBN:9787500466819

字数:290000

页码:24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提要

本书是关于研究“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的专著,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书中具体包括了:文学存在方式研究的基本问题、文学存在方式与文学存在方式研究方法论、中国当代文论中的文学动态存在方式研究、现代传媒技术革命与现代传媒时代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立足于现代哲学和人文学术的研究成果,研究了文学信息的性质、结构、历史发生、现实生成、传播与接受等,明确了文学本体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存在方式研究的关系这一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中一直模糊不清的问题;对文学存在式做了新的解释,区分了文学的动态存在方式和静态存在方式;对现代传媒语境下的文学场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当代文学存在状况得出了与通常看法不同的判断;把文学传媒看成文学活动和文学作品的本体性构成要素,建构出了新的文学动态存在方式和静态存在方式理论。

目录

引言 文学存在的事实性与文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合法性

一 文学存在的事实性

二 文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合法性

第一编 文学存在方式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 文学存在方式研究与文学本体论

一 作为文学本体论基础的哲学本体论

二 文学存在方式研究:文学本体论的当代选择

第二章 文学存在方式与文学存在方式研究方法论

一 文学存在方式的内涵及其对传媒要素的依赖

二 文学存在方式研究方法论

第二编 文学存在方式研究的历史跨迹

第三章 西方与中国当代文论中的文学动态存在方式研究

一 从古希腊到20世纪初:“世界-作家-作品”模式

二 从现象学到接受美学:“作家-作品-读者”模式

三 艾布拉姆斯:“世界-作家-作品一读者”模式

四 文学社会学:“世界作家-作品-中介者-读者”模式

五 民主德国马克思主义:“世界-作家-作品-收件人-读者”模式

六 中国当代文论中的文学动态存在方式研究

第四章 当代中西文论中的文学静态存在方式研究

一 文学作品与其他文学活动要素的关系

二 文学作品的性质

三 文学作品的文本结构

四 中国当代文学静态存在方式研究

第三编 文学存在方式研究与现代传媒语境

第五章 现代传媒技术革命与现代传媒时代

一 现代传媒时代

二 机械印刷的力量

三 电子传媒的兴起及其社会后果

四 网络传播与新的交往模式

第六章 现代传媒影响下的文学场

一 关于文学场

二 古代社会权力场中的传媒与文学

三 现代机械印刷与自主性文学场

四 电子传媒与当代文学场的裂变

第四编 坝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研究

第七章 文学信息的生产、传播与接受

一 文学活动: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

二 文学信息的性质与结构

三 文学信息的历史发生

四 文学信息的现实生成

五 文学信息的传播与接受

第八章 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动态存在方式

一 现实世界与信息世界:世界要素的双重存在

二 在作家与世界之间:传媒的制造

三 作品与权力:传媒的建构

四 从手稿到作品:传媒的选择

五 集体文学生产:“传媒参与创作”

六 文学动态存在方式的理论模式

第九章 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静态存在方式

一 文学信息链上的不同作品形态

二 作为“传媒文本”的文学作品

三 传媒研究视域中文学作品的存在结构

四 文学作品传媒要素的审美价值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作者介绍

单小曦,1971年4月生于吉林长岭。1995年7月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03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文学院,获文艺学硕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获文艺学博士学位。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主要从事外国文学、文艺学、美学、文艺与传媒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科研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参编著作3部、教材2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