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闲情拾趣:古陶瓷收藏与欣赏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5月1日)平装: 119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9787208068506 内容简介《闲情拾趣:古陶瓷收藏与欣赏》的作者郑为,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专家,在《闲情拾趣:古陶瓷收藏与欣赏》中,他通过130余件作品,展现了从新石器时代起至清朝我国有代表性的典型的陶器,从审美的角度及制作技术上,介绍了如何欣赏与收藏古陶器。既可供读者了解古陶器使用,又对读者收藏渡陶器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郑为(1922—2005年),上海市松江区人。1944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自1950年以来一直从事美术事业,1993年任上海博物馆图书资料组代理主任,1962年起为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在这期间兼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1986年起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1991年被聘为上海美术馆收藏委员会委员。出版发表过众多文物鉴定及艺术鉴赏方面的著作及文章,并在1993年、1994年先后在上海美术馆举办过个人书画展览。 目录新石器时代/1 河姆渡文化 夹炭黑陶罐/4 崧泽文化 黑衣陶釜/5 崧泽文化 黑衣陶豆(2件)/5 良渚文化 黑衣陶豆/6 良渚文化 高把手黑衣陶豆/7 良渚文化 高把手泥质黑陶豆 良渚文化 猪形泥质薄胎黑陶罐 良渚文化 鼠形泥质蛋壳黑陶卮 马家窑文化 彩陶壶 马家窑文化 半山类型彩陶罐(2件) 马家窑文化 马厂类型彩陶壶(2件) 马家窑文化 马厂类型彩陶罐(3件) 马家窑文化 马厂类型彩陶杯 辛店文化 彩陶罐 良渚文化 泥质灰陶豆 齐家文化 泥质红陶杯 商、周—春秋、战国 商早期 夹砂硬陶尊 西周 夹砂灰陶方形匝 商 深灰色小夹砂陶豆 商 小泥质陶鼎 先周 灰色圆盘形陶鼎 春秋 印纹陶罐 春秋 折肩小平底硬陶罐 春秋 印纹硬陶大罐 战国 印纹硬陶单把罐 春秋 灰色菱形印纹硬陶罐 春秋 褐色米筛形印纹硬陶罐 春秋 麦穗纹印纹陶罐 战国 硬陶有盖香熏 商 原始青瓷鼎 西周—春秋原始青瓷豆 春 秋原始青瓷小罐 春 秋原始青瓷杯 春 秋原始青瓷小盘 …… 清康熙 青花山水盘 附:法门寺前谈秘色/郑为 文摘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都以黏土作原料,搓成泥条盘筑成形后再抹光、装饰、焙烧而成。它们有红陶、灰陶、黑陶、彩陶和夹砂陶。红陶、灰陶的颜色是由于黏土中含有铁的成分和焙烧时火焰中含氧不同的自然条件所形成。夹砂陶、黑陶和彩陶是人们根据自己实用的需求和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在不断实践和改进中所制成的器物,虽然在原料的选择、加工、焙烧温度、气氛控制等方面还有其原始的一面,但在器物造型、装饰纹样的便化、纹饰的组合设计加工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他们可以选取一个形象用作纹饰母题,以二方连续的形式组成带状作为器物的装饰,也会用一个主题和几个相关的形象进行便化组合,根据器形设计成一个有层次的单独图案。用刻、划、镂空、描绘等方法装饰在器物身上,使它们成为既可实用又有观赏价值的美丽艺术品。这种艺术品的珍贵之处在于:它们不仅显示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证实了距今七千多年前祖先们已经掌握黏土掺水后经高温焙烧可改变成坚硬牢固的陶器的技术,由此掀开了文化科学史上化学学科的第一篇章,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祖先们的社会生活,使它们成为我国史前文化史上最可靠的实物资料。在这些器物上,我们还能看到先祖们在制作这些陶器时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严谨熟练的制作技术和对艺术美的执著追求以及自由的创作精神,使这些器物与目前市场上的赝品,有着明显的区别。 黑陶有夹炭黑陶、黑皮陶和泥质黑陶,夹炭黑陶是在制陶的黏土中羼入植物茎叶的碎末或谷壳,搓成泥条后盘筑成形,用较柔软的草抹光胎面,再选择各种纹样组成纹饰,用刻、划、锥点等方法装饰在器物上,晾干焙烧后使它们成为坚硬美丽的黑色陶器。如河姆渡文化类型的双系夹炭黑陶罐(图1-1),这种黑陶的优点是在陶器胚胎晾干和焙烧时不易变形或碎裂,但胎质疏松,渗水性强,它们的黑色,只是在人们粗粗地观看时视觉上有一种黑色感觉,如果用放大镜仔细观看时,它的胎壁实际上是灰红色的,只是中间夹有未完全氧化的植物茎叶碎末所形成的炭的微小颗粒,它们粘附在器物胎壁内餐使器物形成黑色,这种黑陶,从目前资料看,它们在新石器时代较早的遗址中出现较多,如距今七千年多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但在以后的崧译、良渚文化遗址中就很少见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