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先天性杯状耳矫正
释义

先天性杯状耳矫正介绍

耳廓畸形绝大部分都是先天性的原因引起,如母亲怀孕期间受到梅毒、病毒,特别是风疹病毒的感染;孕妇服用某些药物或患有代谢性、内分泌紊乱等疾病,或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及放射线等,均可导致胎儿耳发育的畸形。先天性原因引起的往往不单纯是耳廓的畸形,还伴有外耳道、中耳及其他结构的异常。后天因素如耳廓外伤、感染等也可造成严重耳廓畸形,有的可以并发外耳道狭窄或闭锁,但一般不伴有中耳畸形。

杯状耳畸形对容貌及生活影响较大,因此一般皆应手术整形。较常见的手术方法是在耳廓后内侧面,及耳轮缘至少 1cm 处做一与耳轮上缘平行的切口,以暴露卷曲变形的软骨;然后弧形掀起,适当的放置于耳舟处软骨的后内侧面,用细丝线间断缝合数针固定。如形成的耳轮卷曲不明显,可应用划痕法使其卷曲。

哪些情况适合做先天性杯状耳矫正

1、杯状耳畸形对容貌影响较大,还会影响戴眼镜,一般皆应手术整形。

2、耳廓下垂遮盖住外耳道口者,宜及早手术,以免影响听力。

3、一般6岁后即可手术,双侧可在一次手术中完成。

4、伴有严重颌面部畸形应从整体考虑制定全面治疗方案。

先天性杯状耳矫正之前要进行的准备工作

1、应实事求是地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手术目的、治疗方法、手术步骤、效果及术中、术后应注意的事项,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并积极配合。

2、全面了解病史,查体,根据麻醉和手术需要做好各项必要的辅助检查。拍摄耳郭正 面、侧面、斜面和后面照片作为手术前后参考对照。

3、术前1日洗头,剃去耳周毛发,男病人应刮胡须,女病人应将长发辫卷起或挽向对 侧。需全麻者做好全麻醉前准备。

先天性杯状耳矫正的手术过程

1、“V—Y”法

此法适用于轻度者Ⅰ型杯状耳,仅有耳轮缘紧缩者。手术方法是“V”形切开耳轮脚和耳轮前上部的皮肤和软骨,做“Y”形缝合,使耳轮脚向后上方复位,并根据杯状耳畸形的情况纠正对耳轮和耳廓与颅侧壁的正常角度。

2、软骨瓣法

此法适用中、重度者Ⅰ型杯状耳耳轮缘轻度紧缩伴耳廓上部耳软骨自行折叠者。手术方法是在耳廓后内侧面距耳轮缘至少1 cm处做一与耳轮上缘平行的切口,以暴露拳曲变形的软骨;再弧形切开耳轮缘拳曲的软骨,将其形成一旗状瓣掀起,适当地放置于耳舟处软骨的后内侧面,用细丝线间断缝合数针固定。如形成的耳轮缘拳曲不明显,可应用划痕法使其拳曲。

此法可延长耳廓的长度,恢复耳轮的正常外形。对于伴有明显招风耳畸形者,则可按招风耳的整形方法形成对耳轮、减少耳甲宽度等。

3、混合皮瓣法

此法适用Ⅱ型杯状耳耳轮和耳舟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或畸形。手术方法是在耳廓上方做“Z”型切口切开皮肤,连同皮肤切口一起切下一条软骨成为软骨皮肤瓣,并在耳廓软骨上部做放射状切开。将皮肤软骨瓣转至耳廓上部边缘,软骨做固定缝合。缝合转位后的软骨皮肤瓣及耳后切口。

4、耳甲复合组织瓣上旋法

此法适用耳廓上半部缺损较严重的杯状耳。手术方法是:

于耳廓后侧和乳突部形成一个蒂在上方的舌状皮瓣,其长宽比例可达4~5∶1。皮瓣前侧切口向耳轮脚前方延伸经耳轮脚和耳屏之间进入耳甲,从外耳道外后缘抵达耳屏切迹处,再弯向对耳轮内侧向上反折,切透软骨及前后侧软骨膜,于后侧软骨膜深处剥离,逐步掀起软骨瓣。将上旋后的耳甲软骨与深部组织固定1~2针,即可构成耳廓的上半部。缝合耳后方切口,使过大的颅耳角缩小恢复正常。将耳后皮瓣覆盖在耳甲软骨上旋后出现的创面上。也可将皮瓣的一段卷缝成管状,以有助于耳轮的形成。复合组织瓣上旋后的耳甲供区创面,取全厚皮片修复之,缝线包压法固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8: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