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先秦散文选 |
释义 | 图书简介《先秦散文选》一部先秦时期断代文选;系“历代诗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之一。 书名:先秦散文选 图书编号:1207103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定价:9.8 ISBN:702002489 书籍作者:罗根泽 编 戚法仁 注 出版日期:1997-10-01 版次:1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这里说的先秦指春秋末至战国时代,约当公元前五世纪中叶至三世纪中叶。在这以前,不能说没有散文,但除了幼稚的卜辞而外,出现在当时的只有应用誓诰和极为简单的记事文与史传文。到这时,不只史传文飞跃地发展到相当完美的高度,成为后来的楷模;,更重要的还产生了一种政治性、哲学性的杂文——即理论文,也发展到相当完美的高度,也成为后来的楷模。 所以这样特殊发展的原因,是由于特殊的社会阶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提供了特殊的有利条件;同时,所有作家,几乎无例外地都参加到当时的阶级斗争中去,把散文作为斗争武器,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大家所周知,这一特殊的社会阶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是由初期封建社会转变到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促成并促进这一过渡时期的,不消说是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在初期封建社会里,一方面是统治农奴的大小领主,一方面是被领主统治的农奴。文化掌握在领主阶级的文人——即‘王官’手里。和荀子所指出的‘有司’一样,他们只是‘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他们‘不知其义,谨守其数,慎不敢损益’(荀子荣辱篇)。因此很少发明发展。到春秋末年,由于领主阶级的瓦解崩溃,出身领主阶级的文人,才为了生存生活,不得不被迫地为非领主阶级服务。‘史记’历书就记载着‘畴人子弟’、‘分散’在‘诸夏’或‘夷狄’。被后来尊为圣人的孔子,如他自己所说,也不能不‘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篇),不问什么阶级出身,只要‘自行束脩以上’,交纳学费,他就‘未尝无诲焉’(同上述而篇)。这样,文化就逐渐转移到非领主的其他阶级。 作者简介罗根泽(1900-1960), 字雨亭,直隶深县(今河北深州市)人,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罗根泽在3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不断辛勤垦辟,作出多方面的贡献,尤以诸子学、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国文学史更为突出。早在1932-1937年,曾应顾颉刚之约,主编《古史辨》第四、六册,这是当时诸子学论文的总汇,留下四十多万字的考辨文章,影响深远。《中国文学批评史》是他倾注毕生精力的一部巨著,已完成先秦两汉、魏晋六朝、隋唐、晚唐五代四个部分。郭绍虞在第三分册的序言中称:"他材料搜罗之勤,真是出人意外,诗词中的片言只语,笔记中的零楮碎札,无不仔细搜罗,甚至佛道二氏之书也加浏览,"由于他掌握大量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所得结论才能持之有效,言之成理。在编写体例上,他创立一种"综合体",按古代文学理论在各阶段所表现的特点,分为几大阶段。再把每一阶段所出现的各种文学批评现象作适当分类;或以文学论点为中心,或以文体演变为中心,或以文学流派为中心,分别叙述。此书问世后,立即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他在中国文学史方面也发表过许多精辟的文章,专著有《乐府文学史》和《中国古典文学论集》、《隋唐文学批评史》、《魏晋六朝文学批评史》、《晚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史》(3册)、《中国古典文学论集》、《孟子传论》、《管子探源》等。 图书目录左传选 郑伯克段于鄢 晋公子重耳之亡 烛之武退秦师 秦晋殽之战 国语选 召公论弭谤 敬姜论劳逸 王孙圉论宝 战国策选 鲁仲连与田单论攻狄 庄辛说楚襄王 鹬蚌相持 荆轲刺秦王 论语选 论志 论正名 论伐颛臾 论诗 墨子选 非攻上 非命下 公输 老子选 俭武 贪损 孟子选 梁惠王愿安承教 齐桓晋文 戴盈之 齐人 一暴十寒 庄子选 庖丁解牛 胠箧 痀偻承蜩 梓庆为鐻 曹商使秦 管子选 任法 商君书选 更法 荀子选 天论 解蔽 韩非子选 和氏 历山之农者 侏儒梦竈 定法 吕氏春秋选 察今 去宥 疑似 察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