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翠菊
释义

许多栽培品种久已为庭园观赏花卉,翠菊花色鲜艳,花型多样,开花丰盛,花期颇长,是国内外园艺界非常重视的观赏植物。翠菊原产我国北部,1728年传入法国,紧接着1731年被英国引种,以后世界各国相继引入,经过杂交选育,新品种不断上市。至今,多国的花卉公司等都从事翠菊的育种和生产,选育了许多新品种,使中国的翠菊成为欧洲花卉市场的重要草花之一。在亚洲,日本的种子公司也培育出不少翠菊好品种,使翠菊在日本草花中占有一定份额。

中文学名:翠菊

拉丁学名:Callistephus chinensis

别称:江西腊、七月菊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菊亚纲

目:菊目

科:菊科

属:翠菊属

种:翠菊

分布区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云南、四川等

花色:红、紫、蓝、白、黄

形态特征

翠菊属一年生草本浅根性植物。全株疏生短毛。茎直立,上部多分枝,高40~100cm。叶互生,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又粗钝锯齿,下部叶有柄,上部叶无柄。头部花序单生枝顶,花径5~8cm,栽培品种花径3~15cm;总苞片多层,苞片叶状,外层草质,内层膜质;野生原种舌状花1~2轮,呈浅堇至蓝紫色,栽培品种花色丰富;管状花端部5齿裂;雄蕊5,药囊结合,柱头2裂。瘦果楔形,浅褐色。头状花序单生枝顶。舌状花花色丰富,有红、 蓝、紫、白、黄等深浅各色。栽培品种繁多,有重瓣、半重瓣,花型有彗星型、驼羽型、管瓣型、松针型、菊花型等,春播花期7~10月;秋播5~6月。染色体数2n=18。

按株型可分大型、中型、矮型。大型株高50~80厘米;中型株高35~45厘米;矮型株高20~35厘 米。按花型可分彗星型、驼羽型、管瓣型、松针型、菊花型等。宜布 置花坛、花镜及作切花用。耐寒性弱,也不喜酷热,通风而阳光充足时生长旺盛。

喜肥沃湿润和排水良好的壤土、砂壤土。积水时易烂根死亡。夏秋开花。是国内外园艺界非常重视的观赏植物。国际上将矮生种用于盆栽、花坛观赏,高秆种用作切花观赏。翠菊在我国主要用于盆栽和庭园观赏较多。现已成为重要的盆栽花卉之一。翠菊的矮生品种适宜于花坛布置和盆栽,高秆品种常用于切花。如用紫蓝色翠菊瓶插、装饰窗台,显得古朴高雅。若以黄色翠菊和石斛为主花,配以丝石竹、肾蕨、海芋进行壁插,素中带艳,充满时代感。

翠菊盆栽显得古朴高雅,球状型翠菊玲球可爱,用它摆放窗台、阳台和花架,异常新奇。群体配置广场、花坛、厅堂,清新悦目,富有时代气息。翠菊还有不少优良切花品种,当外层小花开始开放时采切,湿贮于水中,在0~4℃下,可贮存1~2周。

生长环境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怕高温多湿和通风不良。 生长适温为15~25℃,冬季温度不低于3℃。若0℃以下茎叶易受冻害。相反,夏季温度超过30℃,开花延迟或开花不良。翠菊为浅根性植物,生长过程中要保持盆土湿润,有利茎叶生长。同时,盆土过湿对翠菊影响更大,引起徒长、倒伏和发生病害。长日照植物,对日照反应比较敏感,在每天15小时长日照条件下,保持植株矮生,开花可提早。若短日照处理,植株长高,开花椎迟。

栽培管理

繁殖方法:翠菊常用播种繁殖。因品种和应用要求不同决定播种时间。 若以盆栽品种小行星系列 为例:可以从11月至翌年4月播种,开花时间可以从4月到8月。翠菊每克种子420~430粒,发芽适温为18~21℃,播后7~21天发芽。幼苗生长迅速,应及时间苗。用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作基肥,化学肥料可作追肥,一般多春播,也可夏播和秋播,播后2一3个月就能开花。

可根据需要分批播种控制花期。矮型种2~3月在温室内播种或3月在阳畦内播种,5一6月即可开花;4~5月露地播种7~8 月开花;7月上申旬播种,可在"十一"开花;8月上中旬播种,幼苗在冷床中越冬,翌年"五一"开 花。中型品种5~6月播种,8~9月开花;8月播种需冷床越冬,翌年5~6月开花。高型品种春 夏皆可播种,均于秋季开花,但以初夏播种为宜,早播种开花时株高叶老,下部叶枯黄。栽培管理:出苗后应及时间苗。经一次移栽后,苗高10厘米时定植。夏季干旱时,须经常灌溉。秋播切花用的翠菊,必须采用半夜光照1-2小时,以促进花茎的伸长和开花。

翠菊一般不需要摘心。为了使主枝上的花序充分 表现出品种特征,应适当疏剪一部分侧枝,每株保留花枝5-7个。 促进的花期调控主要采用控制播种期的方法,3-4月播种,7-8月开花,8-9月播种,年底开花。翠菊出苗后15~20天移栽1次,生长40~45天后定植于盆内,常用10~12厘米盆。生长期每旬施肥1次,也可用"卉友"20-20-20通用肥。盆栽后45~80天增施磷钾肥1次。翠菊为常异交植物,重瓣品种天然杂交率很低,容易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重瓣程度较低的品种,天然杂交率很高,留种时必须隔离。

病虫害防治

1.翠菊黄化病:是由类菌质体(MLO)侵染致病。 类菌质体主要是在各种多年生寄主上存活,如雏菊、车前、天人菊等。主要通过叶蝉、菟丝子等传播。 是翠菊的重要病害,病株矮小、萎缩,花小、变色。感病后,叶片呈淡黄色,常常长出自始至终帚状丛枝,丛枝上的花朵颜色均有程度不同的减褪,花瓣通常为淡黄绿色。植株生长弱,能继续传染邻近的植株。

最好的防治方法是将植物种在网室中。可喷50%马拉松1000倍液或二嗪农等杀虫剂防治叶蝉。要经常清除翠菊周围的野生杂草,以减少传染源。发病初期,喷洒医用四环素或土霉素4000倍液。

2. 翠菊灰霉病:该病为为葡萄孢属真菌 Botrytis cinerea Pers. 病菌核在病残体上或土中越冬。当气温20℃左右、湿度很大时,易发生此病。塑料大棚比玻璃温室发病重。翠菊常见的一种病害,危害花、花梗、叶。严重时,花、叶均枯死,影响其观赏性。叶受害时,最初出现水渍状的黄绿色或深绿色病斑,后病斑逐渐扩大,当环境比较潮湿时,造成腐烂,上有灰色的粉状孢子层出现。病叶最后枯死。花瓣在芽中或开放后均可感病。开始,花瓣边缘出现淡褐色水渍状,同样发生腐烂。

注意温室通风,降低湿度,避免不适当的浇水。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减少侵染源。发病期喷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1500倍液。

3.翠菊枯萎病:尖孢镰刀菌翠菊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sp. callistephii(Beach) Snydre &Hansen],属半知菌亚门。为土壤真菌,能在病株残体上生存延续数年,随种子和土壤传播。全株发生萎蔫而干枯。幼株被害。叶片全部萎蔫。成株发病,植株矮化,叶萎垂而变黑,其维管系统也变为褐色。处于盛花期的植株受害后,共顶梢有时突然萎垂。病株根系发生不同程度的腐烂,在病株基部可以检查到粉红色或玫瑰色的分生孢子堆。播种用的种子,用0.1%升汞液浸泡30分钟,以杀灭所带的病原菌。每年轮换育苗和定植的地段或花盆。 由于病株残体上的病菌随土壤传播,操作时,避免将带菌土壤混入新土。

土壤消毒:苗床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2公斤,混入细干土30公斤,混匀后均匀撒入定植穴内。发病初期、发病前药剂灌根或喷雾。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每株灌药0.25公斤,5~7天灌一次,连续2~3次。也可用40%多菌灵胶悬剂4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200~300倍液,或25.9%抗枯宁500液。也可用农抗"120"100ppm灌根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4)用高锰酸钾800~1500倍液灌根也可。

4.翠菊锈病:翠菊附近有转主寄主松属植物时,易导致该病发生和流行。病原菌:Coleos porium asterum (Diet)Syd.称紫苑鞘锈菌。叶片正面出现褪绿斑,相应背面可看到圆形淡黄色粉状孢子堆。已知江苏、云南、上海等省(市)有分布。 发病初期,喷酒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2.5%速保利3000倍。

5.翠菊褐斑病:为壳针孢属的一种真菌Septoria chryrsan-themella Sacc.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风雨传播。北方7~8月高温多雨,发病严重。植株植过密时,易于发病。 该病是翠菊的一种常见叶部病害,严重时,叶片枯黄,导致全株枯萎。初期在叶片在出现近圆形大小不一的紫褐色病斑,后变成黑色或黑褐色。后期病斑中心转浅灰色,再现细小黑点。叶上病斑较多时,全叶变黄干枯。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顺次向上枯死。

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段种植。种植密度要适当。选择抗病品种。发现病叶立即摘除。秋末,收集病落叶和病残体集中毁。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1%波尔多液,或75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每隔7~10天喷施1次。

翠菊花语

花语:担心你的爱·我的爱比你的深,追想可靠的爱情、请相信我。

在德国的占卜之中,有一种算法命法是,一边一片地拔下花瓣,一边口中念着「爱、不爱」,直到整朵花的花瓣被摘完为止。最近在日本,也很流行这种占卜方式,但是,最初那是由欧洲开始流传开来的。而翠菊,也托歌德名剧「浮士德」中,少女用它来占卜恋爱一幕之福而更加有名。在这幕名剧当中,少女手上拿着一朵翠菊,一片片地拔下花瓣,口中担忧的念着「他爱我吗?」「还是他讨厌呢?」....即使在现实生活中,女性抱持着「担心你的爱」、「我的爱比你的深」这种担忧,一面一片片地摘下花朵的花瓣,不也是一幅很美丽动人的景象吗?

药用价值

入药部分:花入药。

采集加工:夏、秋季花盛开时采摘,阴干备用。

主治:中药治目赤肿痛,昏花不明。蒙药治瘟疫,流感,头痛,“发症”,疔疮,毒热,猩红热,麻疹不透。

用量用法: 中药9一15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洗眼。蒙药多入丸散剂。

性味功能:中药味苦,性平。清肝明目。蒙药味苦,性平、钝、柔。杀粘”,清热,解毒,燥脓,消肿。

品种

翠菊为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全株疏生短毛。叶互生,长椭圆形。头状花序单生枝顶。舌状花花色丰富,有红、蓝、紫、白、黄等深浅各色。栽培品种繁多,有重瓣、半重瓣,花型有彗星型、驼羽型、管瓣型、松针型、菊花型等,按植株高度又分为高秆种45~75厘米、中秆种30~45厘米、矮秆种15~30厘米。常见品种有小行星(Asteroid)系列,株高25厘米,菊花型,花径10厘米,有深蓝、鲜红、白、玫瑰红、淡蓝等色,从播种至开花120天。矮皇后(DwarfQueen)系列,株高20厘米,重瓣,花径6厘米,花有鲜红、深蓝、玫瑰粉、浅蓝、血红等,从播种至开花需130天。迷你小姐(MiniLady)系列,株高15厘米,球状型,花色有玫瑰红、白、蓝等,从播种至开花约120天。波特·佩蒂奥(PotN'Patio)系列,株高10~15厘米,重瓣,花径6~7厘米,花色有蓝、粉、红、白等,从播种至开花只需90天。矮沃尔德西(DwarfWaldersee),株高20厘米,花朵紧凑,花色有深黄、纯白、中蓝、粉红等。地毯球(carpetBall),株高20厘米,球状型,花色有白、红、紫、粉、紫红等。彗星(Comet)系列,株高25厘米,花大,重瓣,似万寿菊,花径10~12厘米,花色有7种。夫人(Milady),株高20厘米,耐寒、抗枯萎病品种。莫拉凯塔(Moraketa),株高20厘米,花米黄色,耐风雨。普鲁霍尼塞(Pruhonicer),株高25厘米,舌状花稍开展,似蓬头,花径3厘米。木偶,株高15~20厘米,多花型,花似小菊,花色多。仕女系列,分枝性强,重瓣,花大,花径7厘米。以上品种均适合盆栽观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4: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