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下枣林
释义

下枣林乡

下枣林乡位于中阳县县城以西12公里处,全乡由14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组成),共有10246口人,土地面积142平方公里,下枣林乡党委、政府共有28名工作人员,其中乡党委班子9人,下辖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和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乡党委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宣传党的农村政策,执行党的农村路线,搞好协调,依法行政,力争最好地服务农村、服务农业、服务农民。

下枣林旱井集雨工程

在下枣林乡神疙瘩村,绿色的核桃树布满山野。一位六十来岁的大爷抚弄着自家的核桃树说“今年旱井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村是乡里最旱的村,靠天吃饭,遇到旱灾就没收成。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鸡叫下山挑桶水,太阳落山才进门’。遇到旱情,只要是干旱20天以上,生产、生活用水就没有了。搞集雨工程,老百姓都欢迎,我家修了两口旱井,浇地的水有了,去年村里又打了口井,喝上了干净的井水。”

老人高兴地揭开井盖,让我们看清澈的井水,他笑得很开心。

中阳县下枣林旱井集雨工程项目区位于县城以西二十华里处,涉及下枣林、神圪塔两个村,131户,486口人。多年来,项目区年平均降雨量360mm左右,且集中在7~9月份。尽管山底打了坝,山腰栽上水保生态林,山顶也栽了一些核桃经济林,形成了"山顶带帽子,山腰缠带子,山脚穿靴子"的治理模式,但由于雨量不足,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经济林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一直很低,水成为制约项目区农民脱贫奔小康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发展雨水集蓄灌溉工程,是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也是项目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前些年,他们也曾打过旱井,发展灌溉,却因集雨场不配套,淤积严重而告失败。2007年项目区群众借助新农村建设的机遇,采取采用工业补一块、上级投一块、财政扶一块、群众集一块的"四个一块的办法,多方筹资258.75万元,硬化了7公里长的田间道路,铺设混凝土集雨场24000平方米,新打旱井246眼,解决了580亩合桃经济林的补充灌溉工程。他们的具体筹资办法是:工业补一块,该乡东桉煤业有限公司出资170万元,反哺农业;财政、水利、交通、林业等上级有关部门扶持50万元,支持农业;地方财政扶持经济林苗木补助费10万元,扶持农业;受益区群众投劳集资28.75万元。通过有效整合上级有关部门、社会及受益区群众资金,有效地保证了该项目的顺利完成。

该项目一期工程已发展补充灌溉面积580亩,预计年可增加干果(核桃)产量5.8万公斤,年可增加经济收入116万元,农民人均年增收2386.8元。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力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而且通过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就地拦蓄地表径流,变害为利,减轻水土流失,巩固田间道路,防冲防损,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4: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