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狭窄骨盆 |
释义 | 概述骨盆径线过短或形状明显异常,使骨盆腔容积小于胎先露部能够通过的限度,阻碍先露部下降,影响产程顺利进展,致骨盆狭小胎头通过受阻碍,称狭窄骨盆(pelvic contraction),是造成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分类一,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分级 Ⅰ级(临界性狭窄)骶耻外径18cm,人口前后径10cm,绝大多数可自然分娩; Ⅱ级(相对性狭窄)骶耻外径16.5~17.5cm, 入 口前后径8.5~9.5cm,需经试产决定是否可经阴道分娩; Ⅲ级(绝对性狭窄)骶耻外径≤16.0cm,入口前后径≤8.0cm,须以剖宫产结束分娩。 分类 1,单纯扁平骨盆(simple flat pelvis):骨盆入口呈横扁圆形,骶岬向前下突出,使骨盆入口前后径缩短而横径正常。2,佝偻病性扁平骨盆(rachitic flat pelvis):童年患佝偻病,骨骼软化使骨盆变形,骨盆入口呈横的肾形,骶岬向前突出;骨盆入口前后径明显缩短,骶骨下段变直后移,尾骨前翘,髂骨外展使髂棘间径≥髂嵴间径,坐骨结节外翻使耻骨弓角度及坐骨结节间径增大。 二,中骨盆平面狭窄 主要见于男型骨盆及类人猿型骨盆,以坐骨棘间径及中骨盆后矢状径狭窄为主。 三,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常与中骨盆狭窄相伴行,常见于男型骨盆,其入口呈前窄后宽的鸡心形,骨盆入口各径线值正常。由于骨盆侧壁内收及骶骨直下使坐骨切迹<2横指,耻骨弓角度<90°,呈漏斗型骨盆(funnel shaped pelvis)。四,骨盆三个平面狭窄 骨盆三个平面各径线均小于正常值2cm或更多,又称均小骨盆(generally contracted pelvis),多见于身材矮小、体型匀称的妇女。五,畸形骨盆 指骨盆丧失正常形态及对称性所致的狭窄,包括跛行及脊柱侧突所致的偏斜骨盆及骨盆骨折所致的畸形骨盆。偏斜骨盆的共同特征是骨盆两侧的侧的侧斜径或侧直径之差>1㎝。 影响狭窄骨盆对产妇的影响 1,导致胎先露和胎方位异常、胎先露部下降受阻引起继发性宫缩乏力,产程延长,手术产及产后出血增多;产道受压过久,可形成尿瘘或粪瘘。 2,严重产道梗阻处理不及时可致先兆子宫破裂,甚至破裂。 3,胎膜早破及手术助产,增加感染机会。 狭窄骨盆对胎儿的影响 1,发生胎膜早破、脐带脱垂(prolapse of cord)机会增多,导致胎儿窘迫甚至死亡。, 2,产程延长,胎头受压过久,缺氧缺血易发生颅内出血。 3,产道狭窄手术助产机会增多,易发生新生儿产伤、感染等疾病。 诊断1.病史 包括既往分娩史、骨外伤、佝偻病及其他骨病史。 2. 一般检查 孕妇身高<145cm应警惕均小骨盆。观察孕妇体型,步态有无跛足,有无脊柱及髋关节畸形,米氏菱形窝是否对称,有无尖腹及悬垂腹等。 3. 腹部检查 (1)腹部形态:观察腹型,尺测宫高及腹围,B型超声。 (2)胎位异常。 (3)估计头盆关系:检查胎头跨耻征。 4. 骨盆测量 (1)骨盆外测量:骨盆外测量各径线<正常值2cm或以上为均小骨盆。骶耻外径<18cm为扁平骨盆。坐骨结节间径<8cm,耻骨弓角度<90°。 (2)骨盆内测量:骨盆外测量发现异常,应进行骨盆内测量。 处理1,入口狭窄 (1)绝对狭窄:骶耻外径≤16cm,入口前径≤8cm,剖宫产。 (2)相对狭窄:骶耻外径16.5~17.5cm,入口前后径8.5~9.5cm,胎儿体重<3000g,在严密观察下试产。宫口开大3~4cm,已破膜为试产开始,试产2~4小时,顺利则阴道分娩,否则剖宫产。 2,中骨盆狭窄 主要影响胎头内旋转及俯屈,成为枕横位或枕后位,出现活跃期停滞或延长,宫口开全,双顶径平坐骨棘或棘下,可徒手转正胎头位置行助产术,若双顶径在坐骨棘上停滞不下降或出现胎儿窘迫则剖宫产。 3,出口狭窄 不宜进行试产。常伴有中骨盆狭窄,出口横径明显狭窄,宜剖宫产。横径+后矢状径>15cm,可阴道分娩加助产。横径+后矢状径<15cm,应剖宫产。 4,畸形骨盆 应根据畸形骨盆种类、狭窄程度、胎儿大小及产力等具体分析。 凡畸形严重、头盆明显不称者,应及时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明显者剖宫产。 5,均小骨盆 头盆相称、胎位正、胎儿不大,宫缩好,可试产。胎儿较大,有明显头盆不称,则剖宫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