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1956年海河洪水
释义

1956年8月初海河流域发生一次特大暴雨,分布面广,在实测资料中,仅次于1963年8月的大暴雨。海河五大水系均发生漫溢决口,广大平原地区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一)雨情

受台风影响,7月底8月初海河流域发生一次大强度暴雨,降雨从7月29日开始至8月4日结束,历时7天。雨区范围很广,太行山、燕山山区都被大雨所笼罩,7天雨量在100mm以上的范围达17万平方公里,200mm以上范围9. 1万平方公里。大暴雨区主要分布在太行山迎风山区,从南到北次雨量600mm以上暴雨中心多达5处,最大暴雨中心平山县狮子坪最大1天雨量385mm(8月3日),3天雨量747mm(8月2-4日)。

(二)洪水

位于京广线以西的大清、子牙、漳卫河均于8月3日至6日期间出现最大流量,漳卫、子牙河多发生在3~4日,大清河5~6日。漳河观台最大洪峰流量9200立方米/秒,约100年一遇,滹沱河黄壁庄13100立方米/秒,为40年一遇,滏阳河各支流洪水也很大。永定河卢沟桥2450立方米/秒,潮白蓟运河苏庄2350立方米/秒。海河流域主要河流洪峰流量见表36。

(三)灾情

当时河道行洪能力低,各水系都发生漫溢和决口,其中以大清、子牙河最为严重。各河分洪溃口情况:

潮白河苏庄8月4日洪峰流量2350立方米/秒,北运河也同时涨水,破黄庄洼隔堤,全洼连成一片。永定河芦沟桥8月3日洪峰流量2450立方米/秒,永定河泛区行洪。大清河北支各河洪水猛涨,于兰沟洼分洪后,8月6日白沟洪峰流量2990立方米/秒,8月4日新盖房分洪道开始分洪,最大分洪流量2200立方米/秒。南支各河也都先后涨水,白洋淀十方院水位9.86m(9月8日),除有计划分洪外仍有多处漫溢决口。大清河各河决口31处。

1956年海河流域主要站洪峰流量表


水系 
河名 
站名 集水面积
(平方公里) 洪峰流量
(立方米/秒) 日期
(月·日) 重现期
(年)

蓟运河
潮白河
北运河
永定河
大清河
大清河
大清河
大清河
子牙河
子牙河
子牙河
子牙河
漳卫南运河
漳卫南运河
漳卫南运河
漳卫南运河 蓟运河
潮白河
温榆河
水定河
白沟河
拒马河
潴龙河
沙 河
铭 河
沙 河
北沙河
滹沱河
淇 河
安阳河
卫 河
漳 河 九王庄
苏 庄
通 县
卢沟桥
白 沟
千河口
北郭村
南雅握
临铭关
朱 庄
大陈庄
黄壁庄
新 村
安 阳
西元村
观 台 
17600
2400
45000*
10000
5020
8550
3590
2300
1220
945
23400
2100
1600
11200
17800 413
2350
1130
2450
2990
4200
3390
4010
2970
2610
2480
13100
3380
1030
936
9200 8.4
8.4
8.7
8.3
8.6
8.4
8.5
8.3
8.4
8.3
8.3
8.4
8.4
8.3
8.6
8.4 
5
10
5
40
100注 *为三家店集水面积。

子牙河系滹沱河黄壁庄站出现特大洪水,8月3日夜间滹沱河南北堤漫决数十处,北堤决口洪水人滋河故道,部分洪水顺千里堤入文安洼。南堤决口洪水向东漫流人献县泛区。滏阳河各支流同时涨水,沿河决口,大陆泊、宁晋泊连成一片,艾辛庄至衡水间河道决口百余处,并与漳河决口洪水汇成一片。8月16~17日在石德铁路衡水以西扒口7处,18日在衡水以东扒口4处,连同2个涵洞、2座铁路桥共15个口门,最大过水流量2300立方米/秒,洪水分别进入文安洼和贾口洼。子牙河干流8月9日在大城县姚马堤左堤决口,洪水泄入文安洼,12日献县右堤郭马房决口,13日又在老河口决口,两处决口洪水皆进入贾口洼。

漳卫河系:卫河干流楚旺以上溃不成河,左右岸决口22处,楚旺以下决口8处。漳河洪水下泄后,右堤在临漳、魏县、大名一带,决口数十处,一部分洪水与卫河洪水汇合后向东北流,一部分洪水破马颊河左堤人山东境内。

本年海河流域受灾面积391.5万公顷,成灾284.4万公顷。其中河北省淹地300万公顷,成灾面积267.5万公顷,粮食减产25亿kg,棉花减产1.5亿kg,受灾人口1500万。京广线冲毁多处。

(四)结语

台风是形成海河流域大暴雨很重要的天气系统,1956年8月初这场大暴雨就是在台风影响下造成的,当台风在东南沿海登陆之后转向北上,形成低压,若与西风带天气系统相结合,常导致大范围暴雨,本世纪所发生的1917年、1924年、1939年等特大暴雨洪水,都与台风有密切关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