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息县第一实验小学 |
释义 | 息县第一实验小学前身系息县黉学, 于宋庆历7年(公元1047年)由知县张仲卿创建,校址设在县城西街今人民文化馆处, 周围计地6100步, 南至西大街, 北至塘北埂, 西至城隍庙, 东至岳岩西墙. 当时学额15名(原额10名, 因捐修书院增加5名), 廪生20名, 增生20名. 民国5年(1916年)改为单级师范初级小学, 规模分甲,乙,丙,丁4班, 在校生130人. 民国 7年(1918年)改为息县第一高级小学, 校长夏光日, 原来4班基础小学, 逐渐扩建成具有12班规模,设备齐全的学校. 1944年, 城南关,北镇小学又并入该校, 整个规模达到24班. 新中国成立后, 学校更名为西街小学; 1968年更名为反帝街小学; 1978年秋, 正式定名为息县第一实验小学, 系目前县教体局直属的唯一重点小学. 多年来,学校校风严谨, 教学质量高, 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先后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 如美籍华人, 耶鲁大学客座教授赵浩生先生, 部队高级将领黎原(关俊彦)将军等. 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 在校学生2700余人. 学校有计算机房,标准多媒体教室,校校通校园网,电子备课系统,实验室,仪器室,图书阅览室,音乐室,舞训室,教科室,乒乓球训练厅,地面卫星接收系统等教学设施. 学校现有教师队伍102人, 其中课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小学高级教师48人, 中学高级教师1人, 特级教师3人, 省级优秀教师5人, 市级文明教师6人, 市级优秀班主任5人, 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7人. 学校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深化课程改革为重点,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 "为学生成长奠基, 为教师终生成长铺路", "全面主动,个性张扬,和谐发展" 的育人理念, 坚持 "以人为本,管理为范,师资为根,科研为先,教改为魂" 的办学思路及"开放式办学, 内涵式发展" 的办学策略, 坚持依法治校, 依德治校, 依情治校, 强化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 努力实现"建特色型学校, 树研究型教师, 育高素质人才" 办学目标, 打造团结协作, 勤奋务实, 和谐民主, 开拓创新的教师团队, 内强素质,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外树形象, 提高学校办学品位, 努力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目标. 学校曾先后获得河南省"赖宁大队", "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先进家长学校", "十三届全国六一计算机比赛先进学校", "河南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第21届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 <<小学生学习报>>小记者站基地, 信阳市"文明单位". "文明学校, 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红领巾示范学校", "办学水平示范性学校", 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安全文明校园", "先进基层党组织", "教学管理示范校", "艺术教育试点学校", "第二届,第五届信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等称号. (以上全部内容为2007年6月最新实况介绍, 2008年3月12日上传)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