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潘村
释义

西潘村

西潘村位于赤湖镇东北部,东邻半石村,西邻前张村,南邻北桥村,北邻白竹湖农场古山作业区。背(北)靠丘陵,赤湖溪自北而南流过村前。省道漳东线经过本村。

政区沿革

西潘清代属十七都赤水保所辖,民国23年成立属赤水联保(民国32年改称赤水乡)的西潘保,民国32年并属赤湖乡管辖。新中国初期为第六区(赤湖区)所辖的西潘乡。后改为西潘村。西潘村辖西潘、后魏、前坑、山后、东蔡、下黄、长瑞、古山8社。现共有1465户,5632人,其中,西潘社611户,2337人;后魏社161户,607人;前坑社161户,665人;山后社73户,296人;东蔡社52户,200人;下黄社256户,944人,长瑞社18户,89人;古山社126户,493人。(根据2011年10月20日计生户口统计)

姓氏源流

西潘、古山二社为庄姓聚居地,以庄文盛为入闽始祖,原光州固始县玉融村人,唐末光启年间随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居永春,庄文盛的九世孙庄夏为南宋兵部侍郎,嘉定十二年归休居泉州,其长子庄梦说任漳州龙溪县主簿。梦说之子庄瑜,于宋末元初避乱迁居漳浦濠浔(今官浔),生五子,明初避兵役,其子孙分居各地,后裔一部分住漳浦枫林,清康熙年间沿海“复界”后迁居赤湖西潘社,一部分住赤湖古山社,以后,古山社庄姓部分迁居西潘社。

后魏、山后二社为魏姓聚居地,各有祖祠,以魏有人为开漳始祖。魏有人,光州固始人,唐总章二年随陈政统兵入闽平乱,佐陈元光建立漳州,后移居莆田,其26世裔孙魏崇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开基龙溪县牙州港内社,其6世孙魏淳宇生5子,其第四子万卿,于明永乐二十一年开居赤湖后魏社,生5子,其第四子槐荫开基深土社,其余四兄弟槐转、槐茂、槐实、满湖都传裔于后魏,其中,满湖子孙一支分居山后社。

东蔡社为谢姓聚居地,有祖祠,祖源同前张村洋尾石等社。

下黄、长瑞2社为陈姓聚居地,各有祖祠,前坑社亦陈姓聚居地,有部分许姓,这一支陈姓为佛昙大坑所分衍,属“太傅派”。

经济状况

全村有耕地4173亩,大部分为水田。主要农产品稻米、花生、番薯、蔬菜、萝卜籽。村民历来农业兼营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并有萝卜籽专业户6家,民国时期有米粉作坊18家、花生油作坊1家,萝卜籽远销至广东、台湾、南洋。现在除上述农产品外,并开山种果,桃、李、荔枝的经济收入不亚于水稻。农业以外的个私经济有木材加工厂6家,煤炭加工业1家,有推土机一部,菜籽店6家,建筑业26伙,石料加工业40多人,从事运输的B型车4辆、三轮车3辆、手扶拖拉机8辆,建材门市1家,日杂小店15家,蔬菜购销业2家。

1955年建小水库一座,1989年建石陂一座,改善了农田水利条件。生活用水靠水井。1980年通电照明,现电视机、电话、摩托车基本普及。30%村民建新楼房,公路两旁建商住两用房十多座。村部建办公楼,并有计生服务站、医疗室等,庄氏祠堂修建为老人活动室。

西潘小学校园面积7436平方米,于1995年建新校舍,建筑面积1170平方米,设8班级,学生275人,教师9人。

名胜古迹

后魏堡,清代建造的土堡。

均和楼,清初建造的方形土楼,位于下黄。

风俗

有保生大帝庙一座,每年春节举行庙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5: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