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南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
释义 | 西南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西校[2006]169号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材建设和管理,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 第三条 高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包含教材规划、教材编写、教材选用及教材研究与评介等。搞好教材建设与管理,对于提高教育质量,稳定教学秩序,保障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条 本办法中“规划教材”指列入学校规划的由本校教师担任主编的立项教材(文字、声像、电子等形式)。“优秀教材”指近5年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教材,教育行政部门或教材建设委员会推荐使用的教材。 第五条 组织与领导。 (一)学校设立教材建设委员会。其任务是:审定全校教材建设规划以及相关的教材管理规定;指导和协调各学院教材建设小组工作;负责学校规划教材立项的申报和评审工作;检查落实教材工作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组织学校教材评估和优秀教材评奖工作;指导教材研究和评介工作等。 (二) 各学院设立教材建设小组,负责本单位教材建设与管理。其工作职责是:制定本单位教材编写计划和教材选用计划;审核选用教材的质量;组织本单位申报教材立项;指导本单位教材研究和评介工作,并向学校推荐优秀教材等。 (三) 教材建设实行学校、学院两级管理。教务处是教材建设与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具体的组织协调工作,制定教材建设规划;组织各级规划教材的立项申报和选用审定工作,包括公共课程和通选课程教材的征订和发放;组织教材研究、对教材的检查评估和各级教材评优;实现教材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落实教材建设的有关政策等。各学院应按其承担的任务做好具体落实工作。 第六条 规划与编写。 (一)学校结合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及精品课程建设情况制订教材建设规划,并依据教材建设规划组织规划教材选题申报工作。 (二)学校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部级规划教材、重庆市精品教材,以及各级各类教材建设项目。规划教材选题的重点是受益面较广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有一定特色的专业课和文化通识课教材;体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的教材;体现学校学科优势和特色的教材;解决教学急需,填补学科空白的教材。 (三)规划教材立项程序:教师申报-学院审核-专家评审-立项。通过学校教材建设立项的项目,与学校签订任务书。 (四)立项规划教材实行主编负责制,按照“文责自负”原则,主编负责全书的统稿和书稿质量。主编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学术造诣,在本学科有所建树,副教授以上职称,讲授本门课程两遍以上,原则上年龄在55岁以下。 (五)立项规划教材交稿后,学校组织专家进行审稿。审稿的专家一般为3人以上,且必须有校外专家。评审合格后,方可组织正式出版。 (六)规划教材由学校统一联系出版事宜。教材经出版社审核同意出版后,由编者、出版社、教务处三方面签订教材出版合同,各方须严格遵守合同中有关条款,以确保教材按时保质出版。 (七)学校对各级立项教材进行中期检查,以保证立项教材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中期检查时,完成状况较差的项目,必须提出整改办法,否则将停用后期经费;不能完成各级立项项目者,两年内不得申报各级立项。 (八)教材编写基本要求: 1. 规划教材编写要求高起点、高规格,反映现代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改革成果,符合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体系上要有所创新,内容上要有所更新,方法和手段上要有所革新; 2.教材编写要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 3.教材编写要体现改革的精神,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成就、新技术。正确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要有较强的教学适用性;既要有突出的学术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4.教材内容要以最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为依据,有效保证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5.教材编写体例要求规范科学。绪论、正文、习题、思考题、索引、参考文献齐全。文字规范,文图配合恰当,图表清晰准确,标点、符号、公式、数据、计量单位符合国家标准; 6.书稿扉页上应列出编者姓名和工作单位以及审稿人姓名和工作单位。 (九)校内自编教材是指由学校审批,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需要编写的课程讲义、实验(实习)指导书等。若某门课程已有公开出版且适合我校实际的优秀教材,一般不再组织教师进行自编;校内自编教材应有一年的试用期,如试用评价不理想,应及时更换。 (十)校内自编教材编印的程序:编者申请,经所在学院审核批准后,报教务处审批,获准的编写项目完成后,向新闻出版局申报“非出版单位印制内部使用资料性书刊准印证号”,组织印刷。 经过试用和修订,对师生反映好的自编教材,经主编申请和学院审核同意,学校将择优列为规划教材,并积极向出版社推荐正式出版。 第七条 选用与管理。 (一)学校开设的课程应选用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本着“编”、“选”并重的原则,坚持优先选用优秀教材以保证教学质量。 (二)学院是教材选用的主体,负责教材选用的研究论证,提出并制定教材选用计划。 (三)教材选用原则: 1.教材的选用必须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坚持以质量为标准,择优选用,遵循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发展性原则,鼓励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规划教材和全国统编教材;国家、部、省级优秀教材;教育主管部门或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学校批准立项的规划教材。 2.积极选用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国外原版引进教材和高质量的电子教材。 (四) 同一教学大纲的课程,在对不同版本教材进行调研、比较和论证的基础上择优选用。教材选用应保持相对稳定性,若确因教学计划和课程调整需要更换教材,须经学校教材管理部门审批。教材一经选订、购入,必须按计划使用,不得因更换任课教师等原因而拒用。 (五)公共课、通选课教材选用程序:承担公共课、通选课的学院或教师在对现有教材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向教材管理科上报经过学院审批同意的拟选用教材计划,经学校教材建设委员会审定、认可后,方可用于教学。 (六)专业课教材的选用与管理:各学院学生的专业课教材的选用及管理由各专业所在学院负责审核选用教材的质量,各学院必须建立专业课程教材选用数据库。 (七)加强教材信息的交流和管理,建立国家、部、省级统编教材及推荐教材信息库、优秀教材信息库、学校自编教材信息库、全国各出版社教材信息库等,并通过校园网及时向各教学单位公布,以促进教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第八条 订购及发放。 (一)全日制本科生使用的公共课、通选课教材归口教材管理科统一管理。除公共课、通选课教材外的各学院各类课程所需教材由各学院供应,各学院必须制定《专业课程教材订购与发放管理办法》,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并填写《西南大学专业课程选用征订单》,将教材选用情况报教材管理备案。 (二)学生上课用书,必修课应人手一册,通选课按实际选课人数订购。 (三)承担公共课、通选课的学院填写《西南大学教材选用征订单》,并经学院分管领导签字,加盖学院公章后报教务处教材管理科。 (四)新生入学时按学校规定在财务处统一缴纳全部公共课教材款,专款专用,以保证教材的正常购入。全校通选课教材以学生班为单位按学生交费人数统一到教材管理科领取。任何个人不得擅自订购、印刷和向学生出售教材,否则,将追究其责任。若涉及违反新闻出版法律、法规和有关财务管理规定的,将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五)教材发放后原则上不予退换,但若有缺页、倒装等装订错误,又无任何人为的污损,可凭教材管理科证明退换。 (六)订购教材的时间: 6月下旬到7月上旬。 第九条 研究与评介。 (一)大力开展教材研究工作是不断提高教材编写及选用质量的保证。教材研究工作包括:对各专业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研究;对教材内容、体系和结构的研究;新版教材的推荐、评介;教材编写及使用经验交流;对国内外先进教材的比较研究;教材管理的研究等。 (二)积极开展教材建设与管理的调研工作,学校从教材建设基金中拨出一部分资金资助教材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材建设与管理水平。 (三)学校积极组织申报由我校教师编写的教材参加各级各类优秀教材评奖工作。 (四)学校建立教材质量信息反馈制度,通过督导、信息员、问卷调查、专家审议等形式开展教材评介工作,每年公布学生及专家对教材的反馈意见,使教材质量评定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第十条 教材建设经费 (一)为了推动和加速教材建设,促进教材更新与发展,丰富我校的教学改革成果,提高学术研究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学科、专业编写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学校每年至少划拨60万元设立教材建设专项经费。 (二)教材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国家规划教材的经费配套、学校规划教材的编写及出版;优秀教材的评审及奖励;开展教材研究活动;国外原版教材的引进等。 (三) 教材建设经费专款专用,由教务处负责管理,并定期向学校教材建设委员会报告使用情况。 第十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本科教材的建设与管理。各学院应参照本条例,依据学科建设及发展,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实施办法或细则。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此前学校发布的相关管理文件自行废止。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