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个人乌托邦倾向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武跃速等 著 丛 书 名:比较文学与文化丛书 出 版 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806814444 出版时间:2004-07-01 版 次:1 页 数:300 装 帧:平装 开 本:32开 内容简介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阅读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能够接触到的译介文本和有限的介绍中,留下的印象大抵是异化、荒诞、扭曲等。但即使是这点有限的阅读,也使我异常兴奋,因为其中所蕴涵的危机意识,和正在某种意识形态理想中觉醒过来的我们这一代人(文革红小兵),在内心深处产生极大的亲和性,类似痛苦、绝望等否定性概念给予我的是一种如此痛快淋漓的感觉,而且立即就和“思想深刻”联系在一起,认为“理想”之类是人的天真肤浅所致,等。当时中国当代文学正是“现代派”热,自己偶尔对同龄人的创作做一点批评文字,会比照着说中国的“现代派”如何的不够“现代”,因为它们并不是真正的“绝望”,因此也就不够“深刻”云云,还相当的斩钉截铁。 目录总序 蒋承勇 序 刘象愚 导论 第一章 家园:诗与思的建构 一、里尔克:存在的领悟 二、叶芝:“驶向拜占庭” 三、普鲁斯特:反抗时间流逝 四、超现实主义:人性的全面解放 第二章 神性追与意义秩序:艾略特的宗教精神 一“荒原”深处的祈盼 二、皈依天主教 三、时空中的意义呈现 第三章 和谐与爱:伍尔芙的人性渴望 一、宇宙人生的冥思 二、“生命之树上的蓓蕾” 三、灯塔意象 第四章 顽强的自我:卡夫卡的亮光 一、“我像一个孩子,在成年人中流浪” 二、个体面对群体的灵魂坚守 第五章 沉浮中的灵魂拯救:奥尼尔的终极追寻 一、宗教意义上的精神救助 二、尊严寻求与情感诉求 三、无限意义上的“天边外” 第六章 意义生存:西西弗斯的努力 一、萨特:人的“自由选择” 二、加缪:清明意识中的道德人格 三、历史尴尬中的人性亮光 四、人与“绝对”的较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