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方古典主义 |
释义 | 东方文化角度看西方古典主义人们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正确地鉴赏、深刻理解美术作品,必须了解相关的社会历史、艺术传统,了解时代、阶级政治、经济对艺术发展的影响,了解画家个人的生活经历、世界观、性格和艺术修养对作品的作用。 欧洲艺术中的古典主义,起源于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盛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思潮。 其实,笔者对古典主义原先还不甚了解,只相信那古典主义既然都已被划为艺术时代,也就无需追究了。现在看来却不尽如此,古典主义不仅仅与古希腊、古罗马的美术有深刻的母子关系,更与近时代的巴洛克、罗可可,以及其后的浪漫主义有着密切的兄弟情结。慢慢地追探那神秘的古典,才发现就像如画的风格热衷于中世界的习气那样,新古典主义运动也是对往昔同样的浪漫化作法中生长出来的。试想,假如当时艺术家没有对实际榜样的学术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假如1738年开始对罗马古城赫库拉诺姆的挖掘不是真的;假如1748年罗马古城庞贝也尚未发掘,谁又能料到古典主义会轰轰烈烈的兴起。至少在不存在这么多的燃料的条件,古典主义运动还沉睡一段时间,尽管它终将醒来,谁又知道? 据说,当时欧洲盛行旅行,而且在十八世纪中期,连普通旅行者的条件都大大地得到改善,于是许多人便游历了古城雅典。他们的报导使人们认识到了古希腊建筑与它的罗马派生物之间的不同点。这便是对渴求实在知识的精神激励,人们对希腊的趣味又极度盛行起来。首先表现在建筑上,属于折衷主义,好像是它把希腊的多利克与爱奥尼克圆柱门廊同罗马圆形大厅结合起来,并运用了早先被采纳的古典主义壁柱、壁龛、线脚,入口上花得上以及用柱子做框架的窗户。这种对往昔的追求,在东方文化看来,大可划为狂崇派,其中有理性也有浪漫。 政治、经济、文化对艺术的影响是客观的。当资产阶级哲学家笛卡尔倡导唯心论的“唯理论”时,主张的是精神第一性,贬低感觉的经验,认为真理知识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一方面强调社会生活的“合理化”,认为创作的主体应表现出公民的义务和理性胜于个人情感的倾向。今天看来,这是何等的荒谬,那简直不是进步艺术。另一方面,极力模仿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采用古代传说题材,趋向复合主义。由此可见,由于哲学的影响,古典主义在其出生伊始便是营养不良的怪胎,很难让人接受。 到了后来,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的艺术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新型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教条的斗争。也是由于政治形势的发展,古典主义学派自动分为两个极端。一个是以大卫特为代表的革命古典主义,选择古希腊、罗马历史中英雄事迹的片断,表现在共和政治下的公民为祖国、为民族而斗争的英雄气概;在形象塑造中,表现共性多于表现个性、理性胜过感性;在作品的构图方面,力求严整、均衡。古代雕刻被视为范本,对素描的追求,远远超过对色彩的注意,力求表现古代庄严、静穆而严峻的美。 另一派是所谓的宫廷派。他们把真古典主义艺术奉为偶像,模仿古人,袭旧形式,追求外表的虚夸华丽和细节部分的整齐、正确。它的创作题材多取自于宗教传说、神话故事、古代历史和权贵们的生活,人物形象矫揉造作,以保守的观点对待艺术,其代言人就是大卫特的学生之一——安格尔。 具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东方,就艺术方面也有其自己的发展轨迹,其中似乎就有与之相近的大唐文化,当然也不同。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学说的观点来看古典主义,保守派和革命派虽近同,但就其本质来说都属于资产阶级文艺思潮,也不可能真正地反映劳动人民的英雄形象和英勇斗争的丰功伟绩,这是不可避免的时代阶级局限性,而东方文化在这方面略胜一筹,至少其气息时清爽的大众土壤的,人民的手笔。封建主义时期就是这样的。 倘若我们细细品味西方古典主义艺术,很自然地便发现,古典主义企图抛弃晚期巴洛克与罗可可风格的错觉对照,代之以刚健轮廓浴单纯构图,题材也自然不自然地从那种强烈打动感情与人神化的故事,转向了专注个人英雄主义行为与忠于责任的行为。尽管如此,深刻的罗可可用其浅薄的优美可爱、柔和美强烈影响着她。所以说,新古典主义既不是独立被发现的艺术风格,又不完全脱胎于罗可可艺术,而且它也没能找到把古代形式与现代主题真正令人满意的结合点,无疑是一种失败,尽管其过程还有一点点令许多艺术家兴奋的坐标。 尽管古典主义得到东方文化的评价并非很高,但其中的革命派上能给人以启发的印象,特别是其代表人物大卫特,此人的艺术思想倡导借历史宣扬爱国主义,用艺术为资产阶级革命服务,这对法国画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艺术技巧方面,坚持严谨的造型,强调素描的完整性于准确性,所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作品《马拉之死》甚爱。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他的墓碑上铭刻道:“法兰西近代画派的复兴者”,以示评价与尊崇。 西方古典主义留给世人的,不仅是艺术的过渡,更是一份不可估量的艺术遗产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