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藏白珠 |
释义 | 白珠树属木本植物,灌木或乔木,体型小至大;地生或附生;通常常绿,少有半常绿或落叶;叶革质,少有纸质,互生,极少假轮生,花单生或组成总状、圆锥状或伞形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两性,蒴果或浆果,少有浆果状蒴果;种子小。 中文学名:西藏白珠 拉丁学名:Gaultheria wardii Marq. et Airy-Shaw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科:杜鹃花科 亚科:白珠树亚科 属:白珠树属 分布区域:四川、云南、西藏 基本信息属拉丁名:Gaultheria 亚科拉丁名:GAULTHERIOIDEAE (Drude) E. Busch 科拉丁名:Ericaceae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海拔:(1730-)2500-2900 命名来源:(中同高等植物图鉴)[] 中国植物志:57(3):047 形态特征木本植物,灌木或乔木,体型小至大;地生或附生;通常常绿,少有半常绿或落叶;有具芽鳞的冬芽(主产非洲的欧石南亚科除外)。叶革质,少有纸质,互生,极少假轮生,稀交互对生,全缘或有锯齿,不分裂,被各式毛或鳞片,或无覆被物;不具托叶。花单生或组成总状、圆锥状或伞形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两性,辐射对称或略两状或高脚碟状,稀离生,花冠通常5裂,稀4、6、8裂,裂片覆瓦状排列;雄蕊为花冠顶部通常有芒状或距状附属物,或顶部具伸长的管,顶孔开裂,稀纵裂;除吊钟花属Enkianthus为单分体外,花粉粒为四分体;花盘盘状,具厚圆齿;子房上位或下位,(2--)5(--12)室,稀更多,每室有胚珠多数,稀1枚;花柱和柱头单一。蒴果或浆果,少有浆果状蒴果;种子小,粒状或锯屑状,无翅或狭翅,或两端具伸长的尾状附属物;胚圆柱形,胚乳丰富。染色体基数X=(8--)12或13(--23)。 生长习性花期5-7月,果期8月开始。 分布范围中国产25种,10变种,长江以南各省 区皆有,但主产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缅甸北部、印度北部亦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