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指果 |
释义 | 【中 文 名】 五指果 【别 名】 又有多头茄、乳茄、五代同堂茄等别名 【科 属】 属茄科,它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 【原 产】 中美洲。 【形态特征】 株高1—1.2米。体表被绒毛。叶互生,阔卵形,长10—15厘米。花蓝紫色,果金黄。种子多数,扁平。自然花期6—9月。果熟期7—10月。 【用 途】 主要用途作切果。五指茄的果实色黄醒目、皮似涂蜡、形状奇特、观赏期长,是良好的插花材料,亦可作为案头清供。 【繁殖方式】 用播种法繁殖,春季4—5月进行。当气温稳定地保持在20—30℃时,把用温水浸过12小时的种子播在苗床上,覆土0.5厘米,保持适宜湿度。在两周内,大部分种子萌发。待小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当小苗长出6—8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生产周期】 从新株定植到采收成品大约需要3个月。五指茄最好每年播种育苗。 【栽培地点】 露天地栽。五指茄忌连作,怕环境窝风,否则植株易受红蜘蛛侵袭。 【基 质】 宜选用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 【定 植】 栽种密度为每平方米6—9株,将种苗保持相间距进行定植。在栽种时要适当深栽,这样小苗才能越长越壮。 【浇 水】 在定植后浇透水一次。以后经常保持土壤处于微潮状态即可。 【施 肥】 在定植前,可以施用腐熟马粪作为基肥,用量为每平方米2千克,应该将基肥均匀地深翻于土壤中。在小苗发棵前,每周追施一次稀薄尿素溶液作为追肥。当植株高约30厘米时要施用一次富含磷、钾的液体肥料,否则植株不爱结果。 【光 照】 五指茄喜光照充足的环境,每天接受直射日光不能少于4小时。 【通 风】 应该保持栽培环境空气流畅,以利植株的同化作用顺利进行。 【温 度】 五指茄喜环境温暖,但是环境温度超过35℃时,花朵受精会受到影响,在15—25℃的环境温度里植株结果最多。所以,在五指茄的花期里,高温燥热对提高植株结实十分不利,要赶快采取降温措施,否则影响结果。 【中耕除草】 每月松土一次有助于植株根系更好生长。五指茄的生长旺盛季节,亦是野草横生的阶段,此时特别要注意见小草就拔,这样能保持土壤的养分。 【整形修剪】 应该为其插上支撑物,防止负果植株倒伏。当五指茄高约30厘米时摘心一次,在它未长到60厘米前,要摘心2至3次,以促使多生分枝,这样植株才能挂果更多。经常摘掉基部黄弱叶片。过了立秋,天气开始转凉,应把才长出的果实摘去,以免它们消耗植株体内养分。 【有害动物】 防治栽培中五指茄易受红蜘蛛危害。在高温季节,可采用每天给栽培地点喷水数次进行防治。 【成品采收】 当植株上的大多数浆果果皮变为金黄色时为采收适期,采收一般是将整个植株连根拨出,而让五指茄的果实仍然存留在枝条上。保持植株处于直立状态,放于阴凉之处,经两天后,去掉叶片,使果实挂于枝条上进行包装。 以上由《林果花蔬网》初次编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