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孔岙窑址
释义

五孔岙窑址,在临海大洋街道的五孔岙村东,地处扫帚山麓岙里水库大坝北端。1958年2月,当地社员在做水库时发现。同年3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了清理发掘。1983年4月15日,临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临海县文物保护单位”。

五孔岙窑始于南朝而盛于唐,窑址面积约2000平方米,堆积层厚,内涵丰富。产品以碗为大宗,从所采集的标本来看,早期的形制粗大,胎质厚重,外壁多施半釉;后期的为喇叭口、低圈足,釉色偏黄。主要有4式:1式碗,口微敞,厚圈足,釉色偏黄。口径25、高9.7、底径12、胎壁厚度1、圈径1.4厘米。2式碗,直口、折腹、凹底,胎质疏松,施黄色半釉,薄而无光。口径18·3、高5·5、底径8·5厘米。3式碗,敞口、圈足,胎质较松,呈淡土红色,施黄色半釉,无光亮。4式碗,口径15.5、高6.3、底径10厘米。4式碗,口微敞、凹底,胎厚实。釉色青中偏黄,釉层厚而发亮。其它的器物还有壶、罐、瓶、碗、盘、洗、钵和砚等,表面多为素面。釉质粗拙,釉色青中泛黄,无光泽,釉层容易脱落。窑具有齿口蹄形、匣钵、支丁和筒形支垫。

临海立县较早,西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即立回浦县于章安(今椒江市章安镇),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改回浦为章安县,到三国置临海郡,及此后移于今之所在。从临海窑址的分布范围看,其兴盛发展是与政治权力中心的兴盛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发展趋势是随着临海政治中心的内移,而逐渐从沿海到内地,从灵江下游向灵江上游发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