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清卫 |
释义 | 清乾隆七年县志载:“明洪武初避水患,迁县于西八里元卫帅府镇抚衙,即今治也。”看来,武清县治从旧县迁往镇抚衙——日后之城关,不只是因为朝代的更迭,主要是因为明洪武元年(1368)六月的那场大水。那一年太行山洪暴发,淹静海、天津、武清、文安等县,武清一带淹田30余万亩,水深逾丈,人畜伤亡很大,其情可伤。旧县城本是夯土之城,战乱连年,荒于修缮,经此浸泡冲刷,自是颓圮难免、在劫难逃。经过元末战争后的各地城池均已破败不堪,而且边境的“北虏”、“南倭”的威胁也日渐严重。所以在明代便有一个陆陆续续、却是全国规模的、不下500个城池新建或重建的筑城运动。武清县城或迁徙、或重建,应该说正与这场全国筑城的大背景合拍。 但明朝初立,百废待兴,建城有个财力问题。而水患危害甚巨又不能不解决,于是当政者便把目光投放到离武清旧县西八里、地势高一些的原元朝卫帅府所在地——即今天的城关镇所在地。这里既离旧治不远,地势高可避水患,还有一定的聚落基础和前朝现成的镇抚衙门可资利用,所以迁治到卫帅府镇抚衙也是应急之举。 城关之称,肯定是明洪武初年县治迁至于此之后的事情。此前元朝时应称卫帅府,明朝以后称武清卫。元时战乱频仍,在这里建立了卫帅府镇抚衙等,但那时当地并没有城池。后来卫帅府在其东南附近又建起了帅府家庙,大概是以为政权比较巩固了,统治会世代延续下去,孰料兴亡不足百年,入主中土则日期更短。但武清入元则较早,在成吉思汗十年(1215)时即属蒙古燕京路管领。 卫帅府是元朝的一级军事机构,既有打仗、“镇抚”的功能,也有屯田的任务。至元四年(1267)元统治者在武清置中卫屯田;八年后中卫迁往河西务等地;至大元年(1308)复置左卫帅府。城关的卫帅府应建于此时。 明朝的“卫”成了正规化,朝廷在要害地区大多设立了“卫”这种军事编制,其性质与元朝的“卫”约略相同,所以后人乃至县志记载中都把元卫帅府称为“武清卫”。但实际上只有明朝才有这样的称呼,而且由那时起,军事编制演变成了地名。如介绍明武宗时工部侍郎李钦,志载其为“武清卫人”,实际就应该是今天的城关人。明制一卫为5600人,由都司率领,隶属于五军都督府,防地不限当地,可以包括几府,一般驻在某地即称某卫。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有“天津卫”、“威海卫”,殊不知当时我们这儿也有个武清卫,而且武清卫就设置于今天的城关。如果从明永乐元年(1403)在河西务设卫算起,武清建卫至2003年就整整600年了。如果从永乐十三年(1415)二月正式设武清卫算起,则到2015年为整整600年。 明时一卫设指挥使、指挥同知各2人,指挥佥事7人,镇抚3人,经历、知事各1人;辖5所1营:左所正千户2人、百户8人,右所正千户1人、百户6人,中所正千户1人、副千户3人、百户3人,前所正千户1人、副千户2人,后所正千户2人、副千户2人、百户5人;操守崔黄口营指挥佥事1人、百户2人。 起初将县衙搬到卫帅府镇抚衙,听起来有些“合署办公”的味道,实际当时衙署正空,拿来暂用,这是政权更迭后合情合理的事情。当时的情况应该是元卫帅府在城东,镇抚衙虽下属于卫帅府却与卫帅府不在一处。后来的县衙所建处是镇抚衙所在地。也就是说必须把卫帅府与镇抚衙分开,因为它们分建于两个地方。读前朝县治图,武清卫(卫帅府)与县衙明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处不同的地方。县衙位于县城西北,而武清卫(卫帅府)在县城之东,也在县衙之东,县衙是另立一地,并非原卫帅府的地面。民国二十七年《武清县城图》中所示桑园、火药库一带即为卫帅府遗址(今镇供销社宿舍以南)。据当地老人讲,晚清至民国闹水时,此地因地势较高,残砖断瓦,荆棘丛生。民国年间,这里还一度为清末民初武术家“鼻子李”(李瑞东)的家场。有人还称这里为“韩昌府”,说是辽国大将韩昌曾于此建府,但无史料可查。 那么,城关的武清县衙修建于何时,史志未见记载。但作为京东大县长期没有县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武清城关县衙修建应不会晚于明永乐十三年左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