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武汉刘家麒旧居
释义

概述

刘家麒旧居位于武昌得胜桥148号,这是一栋有着典型江夏民居风格的老民宅,是抗日名将 刘家麒的旧居,也是目前武汉没有作为历史文物保护的建筑。

刘家麒(1894——1937)中国国民党爱国将领,著名抗日英雄。字铮磊,又字锡侯。湖北武昌人。读过私塾和中学。辛亥革命时加入学生军,投入反清革命洪流。曾先后就读于湖北陆军小学、保定军官学校、陆军大学。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旅长等职。

1937年夏,正在陆军大学学习时,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多次向校方申请上阵杀敌。同年9月,从陆大毕业,被任命为第五十四师少将师长,立即率部奔赴山西忻口前线,奉令担任中央兵团南怀化东北高地中央地区主阵地的布防任务和占领云中河北岸下王庄前进阵地的任务。10月中旬, 日军精锐板垣师团开始向忻口进攻,南怀化主阵地首当其冲。面对密集的日军步兵冲锋集团和猛烈的炮火,沉着应战,大胆指挥,誓与敌人血战到底。不久,南怀化主阵地被日军攻破,双方展开激烈的争夺战。为夺回主阵地,亲率所部发起攻击,连克数个山头,重创敌军。在指挥部队乘胜追击时,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1937年10月24日,对于亲历过这一天的老武汉人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刘家麒、郝梦龄将军的灵柩运抵大智门火车站(今汉口车站路老火车站),4000余名军政要人及武汉市民,前往迎接英灵。

11月15日,武汉各界人士数千人为抗日英雄郝梦龄、刘家麒将军举行追悼大会,全市下半旗向英灵致哀,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代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主祭,并献了花圈,宣读祭文。来自武汉各界祭送的挽联600余副,花圈70余个,摆满整个大厅。12月6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为国牺牲的刘家麒将军,并将刘家麒将军追赠为陆军中将。此后,刘将军被安葬在武昌卓刀泉伏虎山。

中国共产党对刘家麒将军也给予了高度评价。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逝世13周年及追悼抗战阵亡将士大会上说:“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念他们,从郝梦龄、刘家麒……到每一个战士,无不给予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抗战胜利后,汉口旧日租界原“新小路”改名为“刘家麒路”,一直延用至今,现址就在武汉市江岸区沿江大道附近。

故居故事

笔者在武昌区粮道街找到了刘家麒将军的旧居——得胜桥148号。

这是一栋有着典型江夏民居风格的老民宅。从青石大门进入,经一间厅堂再过一扇花岗岩中门,右转绕开一间边厢,即是刘家麒亲属李红秀的住处。再往里走,在一间不到20平米的平房里,笔者见到了刘家麒的外孙女钱拥军。

近一个小时的对话中,年过50岁的李红秀向记者讲述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忻口战役前,身为少将师长的刘家麒时常率部练兵打仗,很少回家。

那时,刘夫人严希曜和年幼的丫鬟周继珍住在得胜桥148号。后因吸食鸦片,严希曜身体很快垮了。当周继珍出落成少女时,刘家麒将其收房为如夫人,生下一女刘世端。

忻口战役前,刘家麒奉命前往山西抗敌。临行前,身披戎装的刘家麒路过自家门口,在门口看了一眼女儿后,就转身上了路。

刘家麒阵亡后,迫于生活原因,周继珍带着刘世端改嫁到钱继培家。在继父照顾下,刘世端长大成人,大学毕业后到青海工作。婚后,刘世端生下一女,送回武昌钱继培家寄养,改名钱拥军,因生病打坏了针,钱拥军不能言语。

如今,钱拥军已婚,生下了有着刘家麒血统的第四代人,现在市第33中学读书。

李红秀告诉笔者,去年2月14日,周继珍去世,终年89岁,如果刘世端还健在的话,也有七十高龄了。

距敌200米英勇抗敌

 忻口战役长达21天,自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

中国军事博物馆编著的《为国捐躯的八百将校阵亡档案》一书说,忻口战役为华北战场上一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最为激烈的抗击日寇的大战役。

1937年10月初,日军正式发布攻取太原的命令。

13日拂晓,敌人出动飞机、重炮、战车,再加步兵5000人,连续猛攻忻口西北侧南怀化阵地。

国民军第五师团以炮兵协同步兵作战,肉搏冲锋,顽强抗击。刘家麒一连数日冒着炮火,到前沿阵地巡视,指挥官兵抗敌。

《中国抗日阵亡将士传》中称,经五天五夜激战,阵地终被收复,打死打伤日军万余人。但刘家麒的部队伤亡惨重,有的团只剩下百余人。

16日凌晨,我反攻大军分数路扑向日军阵地,枪炮声如雷,喊杀声震天,担任反攻指挥任务的郝梦龄和刘家麒亲自到最激烈的南怀化高地督战指挥,此时,郝、刘二将军距离敌人只有200米。

通过一段隘路时,郝梦龄军长不幸中弹,随后的刘家麒先被掷弹筒炸伤,紧接着也全身多处中弹。待特务连士兵将二位将军救护出阵地,两人均已壮烈牺牲。郝、刘殉国后,士兵向敌人猛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阵地。

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逝世13周年及追悼抗战阵亡将士大会上说:“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念他们,从郝梦龄、刘家麒……到每一个战士,无不给予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全市下半旗追悼刘家麒

 1937年10月24日,对于亲历过这一天的老武汉人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

这一天,刘家麒、郝梦龄将军的灵柩运抵武汉火车站(今汉口京汉火车站),武汉素车白马,4000余人恭迎忠骸。

当年出版的《中央日报》、《大公报》自11月10日起,连续9天在头版刊登《郝、刘二公治丧办事处启事》,告知全市各界,郝梦龄、刘家麒将军的追悼大会将于11月15日在市总商会(今市工商联)举行。

11月15日,气温骤降,天飘小雨。

上午8时整,追悼大会在市总商会大礼堂举行。以国葬仪式,全市下半旗向英灵致哀。

大堂正中,刘家麒、郝梦龄两位将军的遗像高悬其上,“浩气长存”的横额一字排开,气氛凝重。来自武汉各界祭送的挽联600余副,花圈70余个,摆满整个大厅。厅外地面上,燃放过的鞭炮纸屑足有两尺多厚。

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代表蒋介石主祭,并献了花圈,宣读了祭文。

来自武汉各界十余万民众,在冷雨中排队等候数小时,瞻仰两位将军的遗容。到下午3时,前来悼念的老人、小孩、学生仍络绎不绝。

据省图书馆馆藏的《晋绥日报》记载,在当年刘家麒的追悼会上,刘夫人严希曜祭读了自己撰写的《祭祷亡夫》——

“铮君灵席,温温其貌,奕奕其神,……遥传噩电,犹翼非真,遗像在座,笑容可亲,如闻馨玉,欲共咨询,十问莫答,一死莫伸,食不启口,饮不到唇,帏共泣,雪泪沾巾,呜呼已矣,抱痛无限”,字字句句,如泣如血。

当时的《中央日报》报道说,在场者听到刘夫人的祭文后,无不落泪泣哭,场面极其悲戚。

“凄风苦雨悼忠魂!”当年的《大公报》这样评价这场葬礼——“壮烈可传,张许变忠光历史;英雄如在,甫申再毓翊兴邦。”并配发社论:“刘家麒将军永远不死了,一切殉国战士永远不死了。”

最后,刘家麒将军的忠骨葬于洪山卓刀泉伏虎山。

当时的《中央日报》报道,“同年11月17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追赠刘家麒为陆军中将”。

另据民俗专家刘谦定考证,1938年初,办完丧事的刘夫人严希曜回到老家宜昌,不久病逝。

“刘家麒路”消失废墟中

 抗战胜利后,汉口旧日租界之“新小路”改名为“刘家麒路”。

曾专门研究过武汉抗战史的武汉大学历史系博士朱长义告诉记者,“历史证实,刘家麒系抗战期间牺牲的最高武汉籍将领,应值得武汉人纪念和追忆,要永远载入武汉史册”。

近日,笔者来到中山大道寻找“刘家麒路”,未得。据了解,“刘家麒路”是垂直于沿江大道、中山大道,通向中原社区的路。但如今,中原社区已被拆除,只剩最后两三栋旧房,纵横在一片废墟中的道路已见不着路牌。一位留守老房的郑姓老人告诉记者,此片土地已被拍卖,该小区全被拆除,刘家麒路已不复存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