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城县志 |
释义 | 武城县修志始于明嘉靖年间,后陆续增修、重修,至民国时已有7次,存于世者6部。第一部《武城县志》成书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县知事尤麒纂修;明隆庆三年(1569),县知事金一贞曾招人将《武城县志》增修,因时局动乱,修订稿遂荒略残缺无人问津。第二部《武城县志》修于清朝顺治七年(1650),县知事房迈达于兵火灰烬之中获旧志刊本,但字画不可辨识,遂召集本县绅士补遗,修成《武城县志》。第三部为乾隆十五年(1750)重修《武城县志》,由县知事骆甸方纂修。第四部《武城县志》为道光二十一年(1841)县知事厉秀芳所编修。第五部,光绪二十六年(1900)武城第一部乡土志--《武城县乡土志略》编纂成册,由县知事萨承钰督辑。第六部为民国元年(1912)县知事王延伦纂修的《(增订)武城县志续编》。 新编《武城县志》 编纂工作始于1982年4月,1992年8月定稿,总计收集到600余万字的县志资料。本志上限为1840年,下限为1985年,个别内容根据需要适当上溯或下延,其中大事记下延至1991年。全书分概述、大事记、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居民、人物和附录,共12编。 武城县地处山东省西北部边缘鲁冀交界处,西、西北隔卫运河与河北省故城县相望。春秋时为晋国东鄙地,战国时属赵地,因地处赵国东境边塞,为防御强齐入侵,遂修筑城防以屯兵,武城由此而得名。西汉初年始设东武城县,隶属冀州刺史部清河郡, 西晋太康年间去“东”字,始称武城县,县名沿用至今。全县面积为748平方千米,是黄河泛滥冲积而成的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东北部有卫运河流域最大的滞洪区--恩县洼滞洪区, 面积301平方千米,新中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1955年、1963年三次滞洪,有效控制了运河洪峰,确保了津浦铁路、天津市和下游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武城县地处暖温带季风区,属大陆性气候,冷热干湿区别显著,四季分明。1985年,辖3镇、12乡,人口为327224人,少数民族不足3000人。 武城从一个传统农业县发展成为一个工农业并重、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鲁西北重镇。1983年,武城已率先成为全国四个农业总产值翻番县之一。1985年,武城成为德州地区粮食高产县之一,同时成为全国重点产棉县之一。酿酒、造纸、棉纺、地毯、化工等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武城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1972年,武城开始生产玻璃钢产品,解决了武城能源短缺、矿藏匮乏等制约因素,生产迅速发展到全县。 1988年,产量已达8000余吨,占全国产量的十分之一,品种达260余种,被中国玻璃钢工业协会命名为“全国第一个玻璃钢县”。 武城县根据本县农村传统经营项目的实际,依靠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工业基础,统筹规划,城乡结合,先后建起地毯、抽纱、肉类饲养与加工、林产品、工艺美术等十多个“龙头”企业,使全县初步形成了北部玻璃钢加工区、南部地毯加工区、东部抽纱加工区,以及遍及城乡并各具特色的专业村、专业户,从而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 武城县工农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0.36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1.08亿元,1988年达到6.05亿元。武城农业发达,工业齐全,交通便利,通讯方便,发展后劲足。 黄河与大运河,在武城这块沃土上哺育世代名人。文臣如东汉崔琰,明代的王道、董伦、王士嘉;武将有隋末著名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刘黑闼,近代组织辛亥革命滦州起义的王金铭;一代名艺谢大玉把山东梨花大鼓唱遍大江南北。武城不少物产饮誉古今。从宋代早已知名的“东阳好酒”到当代的“古贝春”,可谓源远流长。武城栽培西瓜逾五百载,是著名的德州西瓜的重要产地。武城旋饼以其独有的焦香可口,享誉300年。 武城的男工地毯、工艺美术蜡、飞鱼牌油灰刀、玻璃钢等名优产品跻身国际商品市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