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炳统 |
释义 | 个人履历武炳统,1935年生,山东省泰安市肥城人。1949年参加革命,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鲁中南7地委文工团少年演员,华东大学、山东大学艺术系少年班演学员,无锡华东艺专学生,中央音乐学院学生、研究生、留苏预备生。曾任大学团委宣传部长、代理书记、教员、教研组长,3年五七干校期间任班长、指导员。1972年调中国广播艺术团,任创作员、支部书记,中国广播合唱团团长,中国广播艺术团总团副团长、团长兼党委书记,广电部机关党委委员等职。1985年至1986年担任中央赴安徽讲师团团长,系中国音协会员、国家一级作曲家。1995年退休,任北京长城艺术公司艺术总监。 主要事迹武炳统出生在农村贫苦家庭,家里人多地少,尽管父亲是老村长,也只得为家人糊口,常年在外打短工。一次家里染上“猩红热”,5天内死了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母亲跳井上吊未成,却落下了精神分裂症,双目失明。父亲为保武家一条根儿,受封建习俗的影响,用麦秸扎了一只“虎”,放进烟筒里烧成灰,就能保住这条命。从此,武炳统就有了小名叫“虎子”。 “虎子”调皮而聪明,在家一边帮父亲干农活一边学习,学习成绩年年优秀。他从小爱憎分明,亲眼看见日本鬼子屠杀中国老百姓,亲身经历纪律严明的八路军,处处为了老百姓。“毛主席万岁!”、“打倒日本鬼子!”、“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被他牢牢记在幼小的心灵里。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被选为本村儿童团指导员,站岗、放哨、查路条、埋地雷、锄奸等还真立了不少次功呢。 “虎子”从小立志参军打仗,可均因年幼退回,盼到1949年底,鲁中南7地委文工团来乡里演戏,并招一名儿童演员,“虎子”从小耍狮子、跑旱船颇有些小名气,加上学校的推荐,当即被正式录取,从此,走上了几十年的文化艺术道路的征程。 全国一解放,全山东文工团整编,“虎子”因年龄小,表现好,有发展前途,被党和国家先后送进4所大学进行中学文化补习和大学专业培训,使其成为国家有用的艺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在此过程中,他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20世纪50年代:舞剧音乐《农奴之歌》、歌剧音乐《青春之歌》(集体创作)、双簧管协奏曲《刘胡兰》(主执笔)、大合唱《中南海颂》(集体创作)。 20世纪70年代:电影音乐《非常岁月》、独唱曲《来到北京唱颂歌》、四重唱《剥掉“四人帮”的鬼画皮》、《矿山永远是春天》、电视艺术片音乐《下课以后》、交响曲《杜鹃山》(集体创作)。 20世纪80年代:交响大合唱《怀念》。 20世纪90年代:合唱组曲《神活四题》 中国广播艺术团是广播电影电视系统的大型综合音乐团体,有交响乐、合唱、现代音乐和曲艺。建团40多年,为广播电视和国内外演出提供和积累了大量优秀节目,涌现和培养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艺术人才。如:侯宝林、马季、姜昆、冯巩、牛群、陈佩斯、朱时茂、殷秀梅、王馥荔、聂中明、彭修文、袁方等。 武炳统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末,先后在合唱团和总团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呕心沥血,兢兢业业,率领全体演职人员为广播影视文艺事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并多次率团赴日本、新加坡、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宣传祖国、广交朋友,获得世界友人的广泛赞誉。 他性格热情,待人诚恳,心胸坦荡,平易近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群众的好领导、好朋友。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和知识分子政策,团结同志,实事求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靠党、靠人民、靠广播、靠电视,为中国广播艺术团开创出一派喜人的新局面,为此,他还受到国务院的特殊奖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