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从军行 |
释义 | 1 李白诗 《从军行》《从军行》是唐代李白所作,此诗以疏简传神的笔墨,叙写了唐军被困突围的英勇事迹,热情洋溢地歌颂了边庭健儿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品名称:从军行 创作年代:唐代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李白 ◎ 作品原文从军行 【唐】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 注释译文将军戎马一生,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这次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将军急中生智,下令突围,在突围的关键时刻,将军将敌方大将一击射杀。敌军一时陷于慌乱,将军率残部乘机杀开重围,夺路而出,一骑绝尘,千余(虚数)共拼杀而回。 ◎ 作品鉴赏赏析一 诗人不直述战事的进展,而将读者置身于险象环生的局势,感受紧迫的态势, 此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中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象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 赏析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这是一首用乐府古题写的边塞诗,其内容已基本失去专写“军旅苦辛”的古义,也无法合乐歌唱,因而,有别于汉魏乐府曲辞中的(从军行》。唐人以“从军行”为诗题,一般来说,旨在标明诗歌题材属“边塞”一类而已。盛唐边塞诗,从总体上看,大多气势磅礴,极富悲壮崇高之美。李白的这首诗就写得辞健气壮,慷慨激昂,有撼人心族的艺术魅力。 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诗人用平直叙起的笔法写出了征战环境之“苦”。“百战”,意谓战事频繁。“碎铁衣”,形容气候恶劣,斗争严酷。其中,“碎”字下得绝妙,颇值玩味。将士的恺甲都已冻碎难着,令人宛见“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塞外荒寒景象。此外,唐军将士因长期作战,来不及休整,给养十分困难的情形,也可由此一“碎”字思而得之。 ◎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朝诗人,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多首。公元744年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2 王昌龄诗 《从军行》◎ 作品信息【名称】从军行 【年代】盛唐 【作者】王昌龄 【体裁】乐府古体诗 【出处】《全唐诗》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昌龄”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天子王昌龄”。 ◎ 从军行(二首) 王昌龄◎ 从军行 其一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 平沙万里余,飞鸟宿何处。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 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 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 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四起愁边声,南庭时伫立。 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 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 惟闻汉使还,独向刀环泣。 ◎ 从军行 其二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汉武帝时,大将军卫青在漠北以武钢车合围单于,从此漠南无王庭的一战。 结合史记的一段记载:“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卫将军骠骑列传》 ) 事件“大将军出战” 漠北决战,大将军卫青率五万骑兵于定襄出塞千余里,深入漠北 环境“白日暗榆关” 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 战法“三面黄金甲” 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合围单于,趁风起时反击 战果“单于破胆还” 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逃跑而去 ◎ 从军行(七首)◎ 从军行(其一)原文 烽火城西百尺楼①,黄昏独坐海风秋②。 更吹羌笛关山月③,无那金闺万里愁④。 鉴赏 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这首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作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 注释 ①烽火:又称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昼报警燃烟,称为燔燧,因常用薪草及狼粪,故又称狼烟;夜晚则燃火,称为“烽”。 ②海:指青海湖。 ③羌笛: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关山月: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戍边生活。 ④无那:无奈。金闺:古时称年轻女子的居室为闺房。 译文 烽火城西面的楼高有百尺, 黄昏时我独自坐在那里,沐浴着青海湖来的秋风。 羌笛吹奏《关山月》的乐曲被秋风从远处带来, 无论如何也消除不了我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思念。 ◎ 从军行(其二)【原文】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1)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鉴赏】 从题材看,这是一首格调沉郁的边塞诗。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域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 “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既然强调别情之“旧”,那么,这乐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是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既是写景,又是抒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以此将征戍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表达的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 从军行(其三)【原文】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注释】 1. 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2. 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3. 表:上表,上书。 4.掩尘骨 :掩是埋,掩尘骨指尸骨安葬. 5. 龙荒:荒原. 【鉴赏】 这首诗是从军行七首中的第三首. 深秋边城榆树上的叶子早已疏黄开始飘落,傍晚红日欲坠,大风突起, 一转眼城外的古战场就被如云的风沙弥漫.风沙过后,无数枯骨暴露在战场上. 这些年来,多少将士为保卫家园,战死在这荒凉的边城.应该上书朝廷将他们的尸骨好好安葬, 别让这些为保卫国家而死的将士们像孤魂野鬼一样到死还在游荡. 这首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段,通过描写一阵大风吹过古战场将战死的枯骨暴露在外.说明当时的战争有多么的惨烈,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而没有办法好好安葬.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唐朝前期,中国国力强盛,但在边关战火却一直没有停止过.无数离开故乡到边关去争战的将士们都死在了离故乡几万里之外的陌生之地.但他们的的报国热情却感染着诗人。关山迢递,戎马劻勷,奋槊进击,血染征袍…… ◎ 从军行(其四)【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时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9.洮(taó 桃)河:黄河的支流,在甘肃省西南部。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 [今译]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鉴赏】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 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 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 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 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 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 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 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 “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 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 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 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 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 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 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 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 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 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 从军行(其五)【原文】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释】 1.大漠:指广阔无边的沙漠 2.辕门:军营正门 3.洮河:黄河支流。原于青海省、东北流经甘肃省临洮县,入黄河。 4.吐谷浑:古代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名。此处借以指进犯少数民族的首领。 【译文】 大漠之中,狂风呼啸,尘土飞扬,天色昏暗。一队将士半卷着红旗出了军营,向敌军挺进。这时前方部队传来捷报:他们已在洮河的夜战中生擒敌军,大获全胜。 【鉴赏】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 (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学,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象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 从军行(其六)【原文】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释】 [1]本篇描写了一个志在杀敌保边疆的英雄形象。 [2]胡瓶:西域出产的一种储水器。落膊:挎在胳膊上。落,通络。薄汗:健马名。 [3]碎叶城:古城名,因城临碎叶水而得名,故址在今吉尔吉斯国托克马克城附近,曾是唐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镇治所所在地。 [4]明:白天。敕(chì):皇帝的诏书。星驰:星夜奔驰。封宝剑:赐给尚方宝剑,作为封官的凭证。 [5]楼兰:古国名,见《从军行?其四》注5。 ◎ 从军行(其七)【原文】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 创作背景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就是描写其间边塞战士的。诗词是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3 杨炯诗 《从军行》◎ 作品信息【名称】从军行 【年代】初唐 【作者】杨炯 【体裁】五言律诗 【写作背景】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这大概就是“烽火照西京”的意思。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 其诗原文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zhāng)辞凤阙(què), 铁骑(jì)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zhǎng), 胜作一书生。 ◎ 其诗【注释】 1.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2.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 3.西京:长安。 4.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 5.凤阙: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6.龙城:汉代匈奴聚会祭天之处,此处指匈奴汇聚处。 7.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8.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译文】 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 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 将军的骑士就直捣龙城。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 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 也不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 其诗作品鉴赏选自【全唐诗】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用夸张的手法写外患严重,情势危急,生动传神的把战事紧急的军情传递给读者,并引出下文。“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尤其是这样一首描写金鼓杀伐之事的诗篇,却用具有严格规矩的律诗形式来写,很不简单。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这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是很难能可贵的。是唐诗的亮点。 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有两种看法:唐汝询在《唐诗解》中以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以为作者看到敌人逼近西京,奋其不平之气,拜命赴边,触雪犯风,以消灭敌人,建功立业,不象书生那样无用。前者以为这是一首讽刺诗,后者以为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述志诗。这样,从第二联以下,二人的体会都不同了。我以为吴昌祺的理解比较可取,因为第一联已说明作者心中的不平是为了“烽火照西京”,如果说他是为了武人显赫而心有不平,这一句就不应该紧接在“烽火”句下了。 ◎ 其诗作者简介杨炯(公元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唐高宗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死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但自称“耻在王后,愧在 卢前”他于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坐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秋后迁盈川令(今浙江龙游县),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张说谓“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旧唐书》本传盛赞其《盂兰盆赋》“词甚雅丽”,《四库全书总目》则以为“炯之丽制,不止此篇”,并谓“其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不止涉猎浮华”。所作《王勃集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四杰”有意识地改革当时文风的要求。对海内所称“王、杨、卢、骆”,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今存诗33首,五律居多。明胡应麟谓“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诗薮·内编》卷四)。《旧唐书》本传谓其有文集30卷,《郡斋读书志》著录《盈川集》20卷,今均不传。明万历中童佩搜辑汇编有《盈川集》10卷,附录1卷。崇祯间张燮重辑为13卷。事迹见《旧唐书》本传。 ◎ 诗风与王勃、卢照邻共同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他的诗也如“四杰”其他诗一样,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诗篇不多,所写《从军行》等几首边塞诗,均表现出了雄健风格,很有气魄。 ◎ 著作《旧唐书》本传谓其有文集30卷,《郡斋读书志》著录《盈川集》20卷,今均不传。 明万历中童□搜辑汇编有《盈川集》10卷,附录1卷。崇祯间张燮重辑为13卷。其中《从军行》被编入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 卷50_1「奉和上元酺宴应诏」杨炯 甲乙遇灾年,周隋送上弦。妖星六丈出,沴气七重悬。 赤县空无主,苍生欲问天。龟龙开宝命,云火昭灵庆。 万物睹真人,千秋逢圣政。祖宗玄泽远,文武休光盛。 大号域中平,皇威天下惊。参辰昭文物,宇宙浃声名。 汉后三章令,周王五伐兵。匈奴穷地角,本自远正朔。 骄子起天街,由来亏礼乐。一衣扫风雨,再战夷屯剥。 清明日月旦,萧索烟云涣。寒暑既平分,阴阳复贞观。 惟神谐妙物,乃圣符幽赞。下武发祯祥,平阶属会昌。 金泥封日观,璧水匝明堂。业盛勋华德,兴包天地皇。 孝思义罔极,易礼光前式。天焕三辰辉,灵书五云色。 敬时穷发敛,卜代盈千亿。五纬聚华轩,重光入望园。 公卿论至道,天子拜昌言。雷解初开出,星空即便元。 瑶台凉景荐,银阙秋阴遍。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 深仁洽蛮徼,恺乐周寰县。宣室召群臣,明庭礼百神。 仰德还符日,沾恩更似春。襄城非牧竖,楚国有巴人。 卷50_2「广溪峡」杨炯 广溪三峡首,旷望兼川陆。山路绕羊肠,江城镇鱼腹。 乔林百丈偃,飞水千寻瀑。惊浪回高天,盘涡转深谷。 汉氏昔云季,中原争逐鹿。天下有英雄,襄阳有龙伏。 常山集军旅,永安兴版筑。池台忽已倾,邦家遽沦覆。 庸才若刘禅,忠佐为心腹。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 卷50_3「巫峡」杨炯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卷50_4「西陵峡」杨炯 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盘薄荆之门,滔滔南国纪。 楚都昔全盛,高丘烜望祀。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潜起。 四维不复设,关塞良难恃。洞庭且忽焉,孟门终已矣。 自古天地辟,流为峡中水。行旅相赠言,风涛无极已。 及余践斯地,瑰奇信为美。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 卷50_5「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卷50_6「刘生」杨炯 卿家本六郡,年长入三秦。白璧酬知己,黄金谢主人。 剑锋生赤电,马足起红尘。日暮歌钟发,喧喧动四邻。 卷50_7「骢马」杨炯 骢马铁连钱,长安侠少年。帝畿平若水,官路直如弦。 夜玉妆车轴,秋金铸马鞭。风霜但自保,穷达任皇天。 卷50_8「出塞」杨炯 塞外欲纷纭,雌雄犹未分。明堂占气色,华盖辨星文。 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军。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 卷50_9「有所思」杨炯 贱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三秋方一日,少别比千年。 不掩嚬红缕,无论数绿钱。相思明月夜,迢递白云天。 卷50_10「梅花落」杨炯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 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卷50_11「折杨柳」杨炯 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 卷50_12「紫骝马」杨炯 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秋。 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 卷50_13「战城南」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卷50_14「送临津房少府」杨炯 岐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烟霞驻征盖,弦奏促飞觞。 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 卷50_15「送丰城王少府」杨炯 愁结乱如麻,长天照落霞。离亭隐乔树,沟水浸平沙。 左尉才何屈,东关望渐赊。行看转牛斗,持此报张华。 卷50_16「送郑州周司空」杨炯 汉国临清渭,京城枕浊河。居人下珠泪,宾御促骊歌。 望极关山远,秋深烟雾多。唯馀三五夕,明月暂经过。 卷50_17「送梓州周司功」杨炯 御沟一相送,征马屡盘桓。言笑方无日,离忧独未宽。 举杯聊劝酒,破涕暂为欢。别后风清夜,思君蜀路难。 卷50_18「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杨炯 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 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别怨应无限,门前桂水斜。 卷50_19「途中」杨炯 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途路盈千里,山川亘百重。 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 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 卷50_20「送刘校书从军」杨炯 天将下三宫,星门召五戎。坐谋资庙略,飞檄伫文雄。 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秋阴生蜀道,杀气绕湟中。 风雨何年别,琴尊此日同。离亭不可望,沟水自西东。 卷50_21「游废观」杨炯 青幛倚丹田,荒凉数百年。独知小山桂,尚识大罗天。 药败金炉火,苔昏玉女泉。岁时无壁画,朝夕有阶烟。 花柳三春节,江山四望悬。悠然出尘网,从此狎神仙。 卷50_22「和石侍御山庄」杨炯 烟霞非俗宇,岩壑只幽居。水浸何曾畎,荒郊不复锄。 影浓山树密,香浅泽花疏。阔堑防斜径,平堤夹小渠。 莲房若个实,竹节几重虚。萧然隔城市,酌醴焚枯鱼。 卷50_23「送李庶子致仕还洛」杨炯 此地倾城日,由来供帐华。亭逢李广骑,门接邵平瓜。 原野烟氛匝,关河游望赊。白云断岩岫,绿草覆江沙。 诏赐扶阳宅,人荣御史车。灞池一相送,流涕向烟霞。 卷50_24「早行」杨炯 敞朗东方彻,阑干北斗斜。地气俄成雾,天云渐作霞。 河流才辨马,岩路不容车。阡陌经三岁,闾阎对五家。 露文沾细草,风影转高花。日月从来惜,关山犹自赊。 卷50_25「和崔司空伤姬人」杨炯 昔时南浦别,鹤怨宝琴弦。今日东方至,鸾销珠镜前。 水流衔砌咽,月影向窗悬。妆匣凄馀粉,熏炉灭旧烟。 晚庭摧玉树,寒帐委金莲。佳人不再得,云日几千年。 卷50_26「和骞右丞省中暮望」杨炯 故事闲台阁,仙门蔼已深。旧章窥复道,云幌肃重阴。 玄律葭灰变,青阳斗柄临。年光摇树色,春气绕兰心。 风响高窗度,流痕曲岸侵。天门总枢辖,人镜辨衣簪。 日暮南宫静,瑶华振雅音。 卷50_27「和酬虢州李司法」杨炯 唇齿标形胜,关河壮邑居。寒山抵方伯,秋水面鸿胪。 君子从游宦,忘情任卷舒。风霜下刀笔,轩盖拥门闾。 平野芸黄遍,长洲鸿雁初。菊花宜泛酒,浦叶好裁书。 昔我芝兰契,悠然云雨疏。非君重千里,谁肯惠双鱼。 卷50_28「和郑雠校内省眺瞩思乡怀友」杨炯 铜门初下辟,石馆始沉研。游雾千金字,飞云五色笺。 楼台横紫极,城阙俯青田。暄入瑶房里,春回玉宇前。 霞文埋落照,风物澹归烟。翰墨三馀隙,关山四望悬。 颓峰暌酌羽,流水旷鸣弦。虽欣承白雪,终恨隔青天。 卷50_29「和旻上人伤果禅师」杨炯 净业初中日,浮生大小年。无人本无我,非后亦非前。 箫鼓旁喧地,龙蛇直映天。法门摧栋宇,觉海破舟船。 书镇秦王饷,经文宋国传。声华周百亿,风烈被三千。 芜没青园寺,荒凉紫陌田。德音殊未远,拱木已生烟。 卷50_30「和刘侍郎入隆唐观」杨炯 福地阴阳合,仙都日月开。山川临四险,城树隐三台。 伏槛排云出,飞轩绕涧回。参差凌倒影,潇洒轶浮埃。 百果珠为实,群峰锦作苔。悬萝暗疑雾,瀑布响成雷。 方士烧丹液,真人泛玉杯。还如问桃水,更似得蓬莱。 汉帝求仙日,相如作赋才。自然金石奏,何必上天台。 卷50_31「和辅先入昊天观星瞻」杨炯 遁甲爰皇里,星占太乙宫。天门开奕奕,佳气郁葱葱。 碧落三乾外,黄图四海中。邑居环若水,城阙抵新丰。 玉槛昆仑侧,金枢地轴东。上真朝北斗,元始咏南风。 汉君祠五帝,淮王礼八公。道书编竹简,灵液灌梧桐。 草茂琼阶绿,花繁宝树红。石楼纷似画,地镜淼如空。 桑海年应积,桃源路不穷。黄轩若有问,三月住崆峒。 卷50_32「和刘长史答十九兄」杨炯 帝尧平百姓,高祖宅三秦。子弟分河岳,衣冠动缙绅。 盛名恒不陨,历代几相因。街巷涂山曲,门闾洛水滨。 五龙金作友,一子玉为人。宝剑丰城气,明珠魏国珍。 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共许刁元亮,同推周伯仁。 石城俯天阙,钟阜对江津。骥足方遐骋,狼心独未驯。 鼓鼙鸣九域,风火集重闉。城势馀三板,兵威乏四邻。 居然混玉石,直置保松筠。耿介酬天子,危言数贼臣。 钟仪琴未奏,苏武节犹新。受禄宁辞死,扬名不顾身。 精诚动天地,忠义感明神。怪鸟俄垂翼,修蛇竟暴鳞。 来朝拜休命,述职下梁岷。善政驰金马,嘉声绕玉轮。 三荆忽有赠,四海更相亲。宫徵谐鸣石,光辉掩烛银。 山川遥满目,零露坐沾巾。友爱光天下,恩波浃后尘。 懦夫仰高节,下里继阳春。 卷50_33「夜送赵纵」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4 陈羽诗 《从军行》◎ 作品信息【名称】从军行 【年代】唐代 【作者】陈羽 【体裁】七言绝句 ◎ 诗词原文从军行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②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③雪。 ◎ 注释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 ②横笛:笛子。 ③天山:山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 ◎ 译文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却看不见人,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 ◎ 诗词鉴赏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使人产生这里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试想,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又怎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呢?适应氛围描写的需要,在押韵上采用了入声的韵脚,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韵,“裂”、 “折”、“雪”都是入声“屑”韵字,韵尾为舌尖音,收音短促,适宜于抒写或悲或壮的诗情。 前两句的氛围描写与入声韵的选用,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映衬毕竟是陪宾,描写的成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三、四两句。后两句意在写人,却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这种指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军中物品无数,只写笛、旗二者,不仅出于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见行军将士的精神。在写法上,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对远处事物的注意往往“先声后形”的一般习惯。特别巧妙的是“不见人”三字的嵌入。“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使末句的动人景象更为显豁地突入人们的眼帘之中。 这首《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 作者简介陈羽 (约公元八O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初前后在世。工诗,与上人灵一交游,唱答颇多。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以第,二人登进士第与韩愈、王涯等共为龙虎榜。后仕历东宫卫佐。羽著有诗集《唐才子传》传世。 5 希和诗《从军行》◎ 诗作原文【从军行】希和 枉自悲伤总逢春,独去他乡作军人。 千日离愁随飞雪,万里狂沙吹北风。 无月此情向谁诉,有泪今宵伴泣声。 游子夜夜归故里,山高水深难阻魂。 ◎ 诗作译文古往今来,多少人在春天这个季节空自悲伤,而现在却轮到我了,我一个人独自去那千里之外的他乡从军。一千天的离愁就像这飞雪一样,纷纷扬扬,一发不可收拾。北风里夹杂着万里狂沙。这样的夜晚没有月亮,这样的情怀向谁诉说,只有泪水伴着哭泣的声音罢了。我这个游子夜夜都会梦回家乡一次,哪怕山再高,水再深,也阻挡不了我这个赤子的乡魂。 ◎ 作者简介希和,1985年出生,江苏灌南县人 ,原名孙海江,17岁开始诗歌创作,写有诗歌一百多首。有诗集《打工行》、《言志诗》、《从军行》、《乘风集》、《破浪集》。名句有“古来夫妻知多少,几多恩爱到白头。”“但有信念坚如铁,小蚁犹可成大事。”“人生但有一线路,谁愿长入打工门。” 6 李昂诗《从军行》作品名称:从军行 创作年代:唐朝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乐府 作者:李昂 ◎ 作品原文从军行 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 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 阴山瀚海千万里,此日桑河冻流水。 稽洛川边胡骑来,渔阳戍里烽烟起。 长途羽檄何相望,天子按剑思北方。 羽林练士拭金甲,将军校战出玉堂。 幽陵异域风烟改,亭障连连古今在。 夜闻鸿雁南渡河,晓望旌旗北临海。 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 玄漠云平初合阵,西山月出闻鸣镝。 城南百战多苦辛,路傍死卧黄沙人。 戎衣不脱随霜雪,汗马骖单长被铁。 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上空流血。 匈奴未灭不言家,驱逐行行边徼赊。 归心海外见明月,别思天边梦落花。 天边回望何悠悠,芳树无人渡陇头。 春云不变阳关雪,桑叶先知胡地秋。 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 麾兵静北垂,此日交河湄。 欲令塞上无干戚,会待单于系颈时。 ◎ 注释译文①此诗为歌行体。歌行体是古代乐府诗的一体。后从乐府发展为古诗的一体,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形式也多变化。宋?姜夔《白石诗话》:“体如行书曰行,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体凡》:“﹝乐府﹞题或名歌,亦或名行,或兼名歌行。歌,曲之总名。衍其事而歌之曰行。歌最古;行与歌行皆始汉,唐人因之。” ②燕支山,一名删丹山,在丹州删丹县南五十里。东西百余里,南北二十里,水草茂美。 ③稽洛:山名,即稽洛山。 ④渔阳:地名。战国燕置渔阳郡,秦汉治所在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改蓟州为渔阳郡,治所在渔阳(今天津市蓟县)。唐?杜甫《后出塞》诗之四:“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⑤遥裔:遥远。隋?卢思道《河曲游》诗:“丰丛鸡树密,遥裔鹤烟稠。” ⑥骖cān同驾一车的三匹马。有时也指位于两边的马。 ⑦边徼jiào:亦作“邉徼”。边境。 ⑧赊shē,距离远。 ⑨陇头:陇山。借指边塞。 ⑩田畴:泛指田地。 ⑾麾huī,指挥。 ⑿干戚:亦作“干鏚”。盾与斧。古代的两种兵器。也是武舞所执的舞具。指征战。 ⒀单chán于:汉时匈奴君长的称号。 ◎ 作者简介李昂(并非唐文宗李昂),诗作很少,全唐诗中仅存其二首,他的生平事迹也记载极少,只知道他在开元时任考功员外郎,本诗应该是写于开元年间的。虽然李昂在唐代诗人里毫无名气,存诗也少,但他这首诗还是相当不错的,写得激越豪壮,恰似一曲嘹亮雄健的军中乐章,能从中感受到大唐盛时那贲张的血脉。 ◎ 作品赏析1、 意象宏阔:唐代边塞诗多有从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的特色,本诗也不例外。比如像“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阴山瀚海千万里”、“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等句,都写得气势磅礴。 2、 对仗精美:本诗虽是七言歌行体,但其中有不少的句子运用律句的特色,声韵上讲究平仄相对,对仗也工整巧妙。如:“羽林练士拭金甲,将军校战出玉堂”、 “玄漠云平初合阵,西山月出闻鸣镝”、“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上空流血”等等,都使诗句显得有堂堂之阵、正正之师般的整饬气象。 3、 铁血柔情:此诗主旋律是雄壮慷慨的,但并非一味地心如铁石,毫无亲情、爱情可言。本诗从“杨叶楼中不寄书”(杨叶楼,应指征人妻子所居之楼)开始,转入柔情款款、音韵轻柔舒缓的另一个乐章,词语也清丽起来,像“杨叶楼”、“莲花剑”、 “海外明月”、“天边落花”等,一下子就将人们的思绪带到那渴望已久的家乡,想起那楼头窗前终日翘首凝望的红颜佳人。 4、 基调昂扬:此诗作为盛唐的边塞诗,透出一股立功立业的高昂之气,虽然战事艰苦凶险――“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城南百战多苦辛,路傍死卧黄沙人”,虽然思乡思亲情切――“归心海外见明月,别思天边梦落花”、“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上空流血”,但是众将士抱着“匈奴未灭不言家”的决心和斗志,不把敌虏首脑打得投降(单于系颈)不罢休,这句“欲令塞上无干戚,会待单于系颈时”,说得相当豪迈,和李白诗“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是一致的,都反映了盛唐当年那种“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气概。 这首诗用典较多,害得江湖夜雨搬来辞源,找了半天,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首诗的传播。注意该诗中好多典故并非实指,比如“燕然石”、“稽洛川”等,并非是唐朝当时作战的地方,这里只是借用汉代典故而已。这些典故,对于唐代的读书人来说,是大家熟知的事情,并非生僻之词,只是流传到我们今天,就并非人人都一目了然了。 7 刘长卿诗《从军行》◎ 诗作原文【从军行】刘长卿 回看虏骑合,城下汉兵稀。 白刃两相向,黄云愁不飞。 手中无尺铁,徒欲突重围。 ◎ 作者简介刘长卿(709~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唐代著名诗人,擅五律,工五言。官至监察御史。与诗仙李白交厚,有《唐刘随州诗集》传世,其诗五卷入《全唐诗》。 8 卢思道诗《从军行》◎ 原文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艮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 赏析《从军行》属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 在历代众多《从军行》诗作中,卢思道的这首是传播得较为广泛的。据《古今诗话》载:唐玄宗自巴蜀回,夜登勤政楼就吟咏了本诗中的“庭前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句,可见在唐代这首诗就很受欣赏。 古乐府《从军行》大多写军旅生活的艰苦和征人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本篇也是如此。 这首诗的前半部是写征战将士英勇奋战,长戍不归的戎马生活。“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诗篇一开头,便渲染了强烈的战争气氛:北方的烽火接连不断地传来战争的消息,军情紧急,令人担忧。甘泉是西汉的皇宫名,“照甘泉”在这里代指向朝廷报警。“飞将”即西汉著名将领李广。接着,诗中便描绘了这位“长安飞将”的英姿。“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箫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犀渠”是盾的一种。“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这两句中“右地”指右北平,左贤代指匈奴的重要首领。“平明”和“薄暮”写出了将士们在边塞度过了数不清的日日夜夜。“偃月”和“鱼丽”是古代的两种战阵的名称。这里诗人用了极简炼的文字,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紧张的征战生活。“屯右地”“逐左贤”都是李广所为。接下来“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用了两个典故。《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道:“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山上金人曾祭天”也用的是汉代典故,汉大将霍去病出征西域,获胜,“收休屠祭天金人”。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进一步表现出征匈奴的将士的神威,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英勇的将士,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诗的前半部着重塑造了飞将军李广的形象,以李广来代指当时的征战将士,采取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写法,既是赞扬汉代名将李广的业绩,又是当时征战将士生活的写照。把历史和现实揉合在一起。 自“天涯一去无穷已”开始,写将士和他们妻子的两地相思。诗从两处落笔,感情转为忧怨。“无穷已”原指路途遥远,这里写出了将士们遥无归期的征战生活。“蓟门”“马岭”“龙城”均为北方的地名,在这里都是虚指。连年的战争使将士家中的亲人,对着遥远的塞北望眼欲穿,但是“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诗人用衬托的手法写出了战争的长期和残酷。“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五原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北,这里写了亲人们在极寒冷的塞外,远隔千里,因此人们只能发出“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的叹息。《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中有《关山月》曲,《乐府题解》说:“关山月,伤离别也”在写征夫思妇的诗中,常用到关山和月。人们想着万里之外的亲人,谁能独自欣赏那美丽动人的月亮呢?“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既写出了边地将上的生活苦寒,又写出了他们悲切的怨情。“伤马骨”出自陈琳的“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冬去春来,在远离故土的异地他乡,将士们度过了多少日日夜夜,“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雁归而人未归,萧萧长风,行行归雁,蕴含着征夫思妇无限的思乡离情。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可说是全诗的总结,龙庭是匈奴祭祀的地方,“出龙庭”在诗中指出征之远。“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意思是说匈奴已投降了,将军再到哪里去建功立业呢?言外之意是:边塞的将士总该回来了吧! 《诗薮》说“六朝歌行可入初唐者,卢思道《从军行》,薛道衡《豫章行》,音响格调咸自停匀,气体丰神,尤为焕发。”可以说《从军行》影响了唐以来的七言歌行。 隋朝统一了分裂三百来年的中国,结束了东晋以来南北对峙的局面。作为隋代的诗人卢思道,在他的诗中,也融会了南朝和北朝的风格,在《从军行》中,既写将士的英勇出征,又写了思妇闺怨,既有“长安飞将出祁连”“白马金羁侠少年”的奔放、雄健,又有“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的清丽、哀怨,南北的风格在卢思道的《从军行》里得到了较和谐的统一。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