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无神论者做弥撒
释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无神论者做弥撒》

作者: 巴尔扎克

类别: 小说

语种: 译本中文

出版社: 新文艺出版社

页数: 177页

开本: 18cm页

出版时间: 1953年

装帧: 平装

摘要

《无神论者做弥撒》是巴尔扎克鸿篇巨著《人间喜剧》中的一个名篇。是对人真、善、美的颂扬,体现了巴尔扎克理想主义倾向。

简介

《无神论者做弥撒》这是法国伟大作家170多年前写的一篇小说。它在我心灵深处发生过震撼,对一些无神论者相信天国改变了我的看法。至今只要一提起这篇作品,就为作品里的主人翁——德普兰外科大夫而感动。

《无神论者做弥撒》是巴尔扎克鸿篇巨著《人间喜剧》中的一个名篇。是对人真、善、美的颂扬,体现了巴尔扎克理想主义倾向。

主要表现

作品表现了德普兰大夫,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一个伟大的外科医生,由于他习惯出色地解剖没生出来的、活着、死去的人体,他并没有发现人的肌体里有灵魂。成了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他对病人洞察入微,他对人体特征一览无遗,根据病人的气质特点和气候条件,确定给病人做手术的精确时间。他脾气怪戾,他抨击弥撒是闹剧,然而德普兰,不止一次去教堂做弥撒。诚惶诚恐地走进教堂,恭恭敬敬地跪在圣母面前。德普兰这个思想和行动的矛盾,两种不能相容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成了一个谜,产生了吸引人和震撼人的力量。

原来在德普兰未成名之前,他是一个连买书、喝咖啡都没有钱的穷大学生。他一直在发狂搬地用功读书,过着孤苦无援的生活,直到有一次因欠房东三个月的租金,临被赶走之际,和一个素昧平生的挑水夫布尔雅萍水相逢。布尔雅是一个孤儿,他苦熬了二十三年之后,已积下一笔存款。在了解了新相识的穷朋友的窘况之后,他放弃了一生奋斗努力的希望:买一只水桶和一匹马,把所有的积累的钱,供给德普兰准备毕业论文。他知道德斯兰大任在身,“智力渴望的需要”比他的需要更重要。为了使德斯兰吃上有益身心的丰盛食物,让他买书,有咖啡提神好开夜车,布尔雅自己便只吃大蒜涂面包,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布尔雅的身上。使这个差点饿死的穷大学生终于成了名人,他的身体收到了很大损害。德斯兰医生要报答他的时候,天真而单纯的天主教信徒布尔雅只是要了一匹马和两个水桶。当然,布尔雅没有失望,他牵着马、驮着水桶,过上了他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可惜,他很快病了,德普兰大夫给他胜于国王看病的待遇,可是救不了他。临终前死在德普兰大夫的怀里。布尔雅虽是个虔诚的教徒,可他并没有要求德普兰为他做弥撒。可是德普兰大夫弥撒做了,无神论者去做了,而且比任何人更虔诚。

作品启示

上帝在哪里?谁见到过上帝?巴尔扎克问。这篇小说似乎告诉人们上帝就在你心里。天上有一双眼始终在注视着你,当这双眼来源于一个你极其崇拜敬畏的人时,他才有可能不放弃完善自我的努力。这种信仰给人力量,让人赞美。

巴尔扎克的作品富有时代气息,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不少作品还带有浓厚的浪漫色彩,我对他作品的印象是刻画了一个个狡狯、贪婪、吝啬的暴发户的典型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刻画了资产阶级个人野心家的典型。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可这篇作品充满对人类美好理想的色彩。

尼采呐喊过:“上帝死了!上帝永远死了!我们把他杀死了!我们,凶手中之凶手,如何来自慰呢?”这段话中,既有对“世纪末情绪”的凝炼概括,又有对“信仰危机”的深重忧患。一个世纪过去了,尼采的呼喊依然回荡在当代人的耳边。

巴尔扎克的这部作品使我在思索的矛盾里,有了启示,人是要有思想的,有敬畏的,有感恩的,对普通劳动者的善良和朴实你应该看成天,看成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7: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