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释义

图书信息

书名: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作者:杨黎光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月1日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页码:276页

ISBN: 9787020083268

内容简介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有“饭疏食饮水”之乐,颜回有“箪食瓢饮”之乐,他们所乐的究竟是什么呢,以至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颜回“不改其乐”?孔颜所乐的不是疏食瓢饮本身,而是一种超越于具体物质享受之上的精神,一种因悟道成仁而发自内心的生命的欣喜。落到实处,便是看似简单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君子之乐。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貌似终于搭上全球化的末班车、一脚迈入市场经济社会的中国人却发现,无论拥有怎样的物质满足,都无法给自己带来真实、持久、发自内心的快乐。这就是弗洛姆所说,一个吃饱喝足的人,一个生理上和生物学上的要求都得到满足的人,竟然仍旧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这岂非咄咄怪事。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没有“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因而也就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和动能。

有感于此,作者走入历史与哲学的浩茫烟海,穿梭子过去与现实之间,历时三载,完成此书,企图找出今日中国人不快乐的历史根源,希冀国人重拾快乐的能力。

作者简介

杨黎光,高级记者,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深圳晚报总编辑。曾获得第一、二、三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第一、二、三届“中国报告文学‘正泰杯’大奖”,首届“徐迟报告文学奖”,首届“冰心散文奖”,“中国改革开放优秀报告文学奖”等。1990年从事文学创作,出版有《杨黎光文集》(十三卷)。代表作有长篇报告文学《没有家园的灵魂》、《打捞失落的岁月》、《惊天铁案》、《瘟疫,人类的影子》,中篇报告文学《生死一线》等。另著有长篇小说《走出迷津》、《大混沌》、《欲壑·天网》等。长篇小说《园青坊老宅》入围第七届“矛盾文学奖”。

写作背景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千差万别,有人富贵,有人困苦,有人先富贵后困苦,有人先困苦后富贵,还有人沉浮不定,一生历尽坎坷。与此相应的,每个人对快乐的体验、对快乐的理解,以及对快乐与不快乐根由的探寻都是丰富多样的。但是,人们对快乐的追求却是共同的。利用一家中文网站的搜索引擎,我得到了下面一组数字,或可由此看出人们对快乐的关注和迷茫。

先在网上搜索:什么是快乐?查到了570万个网页链接;再在网上搜索:我们不快乐,得到了1990万个网页链接;进一步将这个问题个人化,又在网上搜索:我不快乐,结果竟得到了2290万个网页链接;最后在网上搜索:我们为什么不快乐?相关的网页链接也达到了633万。

我们的神经是如此的敏感,除了人生的根本性烦恼之外,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细节感受都可能引起我们的不快,进而放大成烦恼。我们的神经又是如此的愚钝,既缺少追求快乐的智慧,又对身边的快乐缺少观察与感悟。人类普遍存在的感受性错误是:快乐是自然的,应得的,因此是不易觉察的;烦恼是意外的,令人讨厌的,因此是使人敏感的。我们为什么不快乐,作为人生的大问题始终深深地困扰着我们,无法摆脱,无法回避。

同时,快乐,还是不快乐,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面对,而且必须尝试解答的。尽管我们对快乐或不快乐的感受与理解是如此的繁复纷纭,甚至歧义丛生,但是,通过探寻、求索,我们总能找到一些为人类所公认的快乐元素、快乐方法。事实上,这本书的写作目的之一,便是为我们大家寻找“快乐共识”。

编辑推荐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快乐学,人生最需要的知识

快乐族,中国最稀缺的人群

资深媒体人深度探寻 今日国人不快乐的文化根源

时代记录者上下求索 当下百姓难快乐的历史脉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9: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