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我不乐生天
释义

《我不乐生天》是唐代诗僧王梵志创作的一首禅诗。诗写禅宗随性适意的生活,旨在阐明禅是平常的,在生活细节里,都有平常心的妙用;在生活的自然平淡中,感受到宁静与愉悦,才是真正的禅。

基本信息

【名称】《我不乐生天》

【年代】初唐

【作者】王梵志

【体裁】五言古诗

作品原文

我不乐生天,亦不爱福田,

饥来一钵饭,困来展脚眠。

愚人以为笑,智者谓之然。

非愚亦非智,不是玄中玄。

作品评析

王梵志是位很有悟性,很善于独立思考的僧人。对于释教中一些义理,他常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而在诗中以奇兀警拔的语句出之。他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得官何须喜,失职何须忧。照面不用镜,布施不用财。”这乍读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人人都会大摇其头,可是细加咀嚼之后,读者又会觉得其所语精辟,极富哲理。这首诗也有这个特点。

先看头两句。这里所说的两个“不”就很奇特。释教中人,谁都“乐生天”和“爱福田”。出家修行难道正是为的这事。但细思之,读者又会觉得他这样说才真正合乎释教义佛理。修行是好事,而如果过于把注意力集中于“生天”、“得福”,这动机就有些不纯,这就是功利主义的表现,这样修行就没有什么意义。 再看三、四句,这也真有点不像话。饥来用饭,困即就眠,这不能叫修行。修行不提“戒、定、慧”,这就是懒散者的行为。可细审之,读者又会觉得这话自有其深意在。《慧海禅师传》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禅师:“你有很高的道行,还用不用功修行呢?”禅师说:“用功。”那人又问:“怎样用功呢?”禅师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那人听了不禁充满疑惑说:“一般人也都是这样的,那岂不是都同你一样用功修行呢?”禅师说:“不同。”那人问:“有什么不同呢?”禅师说:“一般人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释教认为人生活在世上都很苦恼,禅师说的就是在平常生活里解脱烦恼而持平常心的道理。饿了吃,困了睡,看似容易做时难。五、六句说,愚人以为他这样说是可笑的,智者却说这是对的。而作者自己的看法在最后两句里,他说:“这不是愚与智的问题,更不是什么玄而又玄的东西,一分愚智便离开禅了。禅是平常的,亲切的,它存在于日常琐事之中,讲修行就得如此。”用《坛经·自性真佛解脱颂》来说就是:“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佛外觅佛,去觅总是大痴人。”

作者简介

王梵志

(590—660)唐代诗人。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桂苑丛谈》和《太平广记》卷八十二《王梵志》都说他生于隋代,为黎阳城东人王德祖从枯树中发现收养的,“七岁能语”,“作诗讽人,甚有义旨”。敦煌写本《王道祭杨筠文》又说他是“通玄学士”。约可考知他的创作活动主要在初唐。王梵志的诗歌以说理为主,重视惩恶劝善的社会功能。某些诗篇具有讽刺世态人情的积极意义。诗的风格浅显平易而时带诙趣,往往寓生活哲理于嘲戏谐谑之中,寄嘻笑怒骂于琐事常谈之内,开创了以俗语俚词入诗的通俗诗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3: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