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视界 |
释义 | 版权信息书 名: 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视界 作 者:潘知常 出版社: 江西出版集团,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 ISBN: 9787210039808 开本: 16 定价: 32.00 元 内容简介潘知常美学论文集《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视界》是继新世纪以来的《生命美学论稿》、《王国维:独上高楼》、《谁劫持了我们的美感——潘知常揭秘四大奇书》、《〈红楼梦〉为什么这样红——潘知常导读〈红楼梦〉》之后推出的又一本新著,也是对于前面这四《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视界》的美学探索的深化,代表了作者在新世纪的主要思考。 《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视界》系南京大学潘知常教授的美学文选,由10篇组成,从各方面阐述了作者心目中的“生命美学”。包括:为爱作证、生命的悲悯、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为信仰而绝望等。 书中最精彩的一句话是:我们可以拒绝宗教,但却不能拒绝宗教精神;我们可以拒绝信教,但却不能拒绝信仰;我们可以拒绝神,但却不能拒绝神性。 作者简介潘知常,湖南醴陵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博士生导师、教授,传播学方向学术带头人,传播学方向硕士导师,传播与文化方向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学位委员会聘任的文学新闻学科组评审专家。先后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青年美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政协顾问以及《美学与艺术学研究》副主编、《新闻传播论坛》编委、《现代城市研究》编委等。长期以来在传媒批判理论、媒介文化、美学与艺术研究、影视批评、媒介与广告策划等方面有突出的成绩。主要研究成果:专著《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传播批判理论》、《反美学》、《美学的边缘》、《诗与思的对话》、《生命美学论稿》、《众妙之门》等十五部,在《新闻与传播研究》、《文艺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录前言美学新千年的朝圣之路 为爱作证——从信仰维度看美学的终极关怀 文学的理由:我爱故我在 生命的悲悯:奥斯维辛之后不写诗是野蛮的 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中西文化传统中的“宽恕” 为信仰而绝望,为爱而痛苦:美学新千年的追问 “以美育代宗教”:美学中国的百年迷途 失败的鲁迅与鲁迅的失败 林昭、海子与美学的新千年 爱的审判——帕斯捷尔纳克与他的《日瓦戈医生》 “我的爱永没有改变”——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看中国的《夜宴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