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稳定性系数 |
释义 | 稳定性系数1.含义稳定性系数在测量学里的定义为相同被试在不同时间里获得的测验分数之间的相关。它也被叫做重测信度系数,指的是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或多次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2.影响因素影响稳定性系数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施测的间隔时间、被试的年龄、测验结果的运用场合。 影响稳定性系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两次测验之间时间间隔的长短。如果立即重测,被试可能会重复自己先前的答案。短时记忆会造成测验分数的高度一致性,但这种高信度的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另一个影响稳定性系数的因素是测量本身的客观性。如果评分者在每次测验中所使用的评分标准不同,稳定性系数也会很低,当然,如果能够研制出更多客观的评分系统,这种效应的影响就会降低。 3.前提假设用稳定性测量性都的前提假设是所测的特质或因素能够保持恒定不变。例如,用IQ测验分数保持恒定时其实际价值最大,所以高信度的IQ测验很受欢迎。然而,如果测验所测量的特质是不稳定的,分数恒定就没什么意义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