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河 |
释义 | 1 韩国影视演员基本资料 姓名:李河 英文译名:Lee Hwa 韩文:이화 性别:男 国籍:韩国 从业经历 2007年 《儿媳妇的全盛时代》饰卢胜有 2 宋代书法家李河:宋朝人,生平不详。 李氏长于书法,有《致诏使总领札》。此札纸本,行书,尺牍一则,幅大为30.8×57.7cm。凡15行,每行字数不一,共34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河,男,1958年8月出生,研究员兼《世界哲学》编辑部主编,工作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专业领域:现象学、解释学、西方政治哲学史、当代国外文化政策研究、中国传统思想研究 主要著作: 《巴别塔的重建与解构——解释学视野中的翻译问题》(专著,40万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得乐园·失乐园》(著作),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人在故事中》(著作),广州教育出版社,1997年 《概念栖身于语词世界》,博士论文,2004 主要译著: 《科学时代的理性》(伽德默尔著,合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海德格尔》(乔治·斯坦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剑桥中华民国史》(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胡塞尔思想的发展》(德·布尔著),台湾仰哲出版社1994年(繁体版);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5年(简体版) 《穆勒》(威廉·托马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从现象学到解释学》(德·布尔著,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4 石嘴山市物理骨干教师◎ 个人履历李河,男,现年44岁。1983年毕业于宁夏大学物理系,中学高级教师。工作二十年四来,从事班主任工作15年,物理教研组长六年,年级部主任四年。1993年,被平罗县人民政府授予“记大功”奖,1994年被评为石嘴山市“教坛新秀”,1998年被石嘴山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2005年被评为自治区“师德先进个人”。2000年评为石嘴山市物理骨干教师。 ◎ 成就及荣誉李河,男,现年47岁。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级教师,高一年级部主任,石嘴山市骨干教师。1983年参加工作,二十七年来,从事班主任工作15年,物理教研组长六年,年级部主任七年。他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扎扎实实、勤奋钻研、无怨无悔,赢得了学生和家长得赞誉,获得了老师和领导的肯定。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3年,被平罗县人民政府授予“记大功”奖。1994年被评为石嘴山市“教坛新秀”。1998年被石嘴山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 2005年被评为自治区“师德先进个人”。2007年被评为自治区“十佳中小学班主任”。2010年被评为石嘴山市“351人才”专家. 1995-2008年多次被中国物理学会评为优秀竞赛辅导员。 教育教学工作独具特色。在教育工作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所带班级学风浓厚、班风严谨,多次被评为模范班集体, 2003届所带毕业班全班学生全部考上重点大学,两名同学考入清华。 在教学中,教学方法先进、科学,教学风格独特。多年来,所带学生历届高考物理成绩都大幅度超全区平均分,学生有8人考入清华、北大。参加全国奥赛有42人获宁夏赛区一、二、三等奖。 他所带年级部,人人争先、同心同德,成为最有凝聚力的团队。2006届毕业生创三中高考新纪录,一次上本科线512人,重点线268人,有4人考入清华、北大、2009届毕业生再创新高,一次上本科线726人,重点线398人。 李河老师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教学教研工作中起到指导和引领作用。 ◎ 社会评价一、 学高之师 李河同志有着综合而系统的高中物理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有着最先进最科学,学生喜闻乐知的教学方法,他以治学严谨而著称,形成了物理教学中以教带学,以学促教,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在历年历届会考高考中屡建奇功,所带年级物理会考在全区会考中2000届、2003届、2006届分别进入全区第六名、第五名和第二名,历届高考物理成绩都超自治区平均分,最高达42分之多,名列自治区前茅。在历届高考中他所带班级更是捷报频传,在2000届高考中他所带的高三(9)班有25人考上了重点大学,23人考上了大专和本科,张怀春同学考出了银北最高分。 2003年石嘴山日报报道他所带高三(9)班学生在2003年高考中全部考上重点院校,张晓斌、王海两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消息在全市引起很大轰动。2006年高考中马楠、杜志超、刘颖杰、华炜被清华、北大录取,全年级有600多人被全国各高校录取,创三中历史新高。 二、 德高之范、教书育人 李河同志有着崇高的职业道德风范和师德之风,他对事业有着“春蚕吐丝,蜡炬成灰”的执着忠诚,对学生有着慈父之心,师长之爱,挚友之情。学生敬他为良师,爱他如益友。他开创了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班会先例,他将家长、学生一起请到学校开了《自我管理,全面发展》的班会,《爱拼才会赢》是他的班训,也是一次著名的班会,被评为优质主题班会。正是这种博爱之心才使学生对他尊敬有加,他所带班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均有出色表现,成为模范班、团支部。2003年-2007年期间,担任年级部主任的他倡导和带领全年级师生先后多次参加大武口森林公园、星海湖环境改造劳动,参观市武警支队、太西监狱、大武口乡农民科技示范园区、九○五厂、隆鑫碳素厂等,走访下岗职工家庭,长年坚持为福利院送温暖,捐钱捐物,配合学校先后在上述单位成立了市三中“生态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爱心教育基地”,成为市三中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同时也为市三中参加的全国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德育教育课题积累了资料与经验。在学生和家长中得到广泛好评,成为同行学习的经验。 李河同志勤业、敬业,无论工作之余,还是节假休息,他从不放弃教书育人。他365天,天天在家备课,批改作业,一直工作到深夜。常常抱一大堆试卷批改、评注,第二天,找来学生细心地讲解,他课上精益求精地讲解,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学科思维方式,激发了学习兴趣,使物理这门高中最难学、最难做的学科成为学生们最爱学、最乐学的学科,这是李河在三中学科教学中一个成功的范例。许多学生,家长都非常渴望孩子能受教于他。他不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还有着做人民教师高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专门购买了教育心理学、家庭教育、中学生心理等方面的书籍,进行了认真学习,并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用真诚师爱感染学生,用执着的热情带动学生,在他辛勤努力下,他的学生后进变先进,他所领导的年级部是一个团结务实,最有凝聚力的团队,一个又一个高校录取书,就是他成功教育的见证。 三、 科研先锋 李河同志不自满,他积极投入新课改,钻研新大纲、新课标,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摸索高中物理教学的新路子,带领全备课组成员刻苦钻研,分析教材教法,安排观摩课、示范课,同时注重团队精神,共同发展。物理备课组齐心协力,传帮带,全组教学科研成果显著。在他的精心指导下,2003年张晓斌、王威、王海等14名同学在全国物理奥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张晓斌被清华大学免试录取,王海同学以银北最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2005年他的学生马楠在央视“三星智力快车”节目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年度总决赛第二名,被全区各大媒体广为宣传。2004年组织的全校优质课评比中,培养、选拔出优秀青年教师李向东参加区级比赛。特别是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上,他始终走在全校前列,现在他已经熟练掌握了多媒体使用技术,并且能制作课件,有3个课件在自治区评比中获奖。 能力培养不仅是学生需要的,更是老师们的需求,他鼓励全组老师行动起来,每位教师各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实验室也开展了《扩展性和选择性实验》有两千多学生参观,近百名学生动手。作为学科带头人,李老师不光盯着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努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在两年一次的校科技艺术节上,他提议开展科技作品评选。他带领全组老师辅导学生动手制作许多作品,并指导学生写小论文及说明书。在评比活动中,他所辅导的学生的小制作获得了一等奖。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李老师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了《地震报警仪》、《直流电动机模型》。他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自己找材料,完成作品,在他指导下学生完成的作品《直流电动机模型》直接用到了高二的《电功率》《电磁感应》等课堂教学中。 四、爱岗敬业,身先士卒 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年级部又是“校中之校”,是落实教育教学的基层单位。李河老师自担任年级部主任以来,根据本年级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狠抓年级段管理,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组织才能,四年中,每天早晨总是7点以前到校,检查全年级16个教学班900多名学生的到校、早读、早操情况,与班主任、任课老师一道抓纪律、抓学风、抓行为规范,使整个年级从高一到高三,总是保持着一种纪律严明、秩序井然、学风浓厚的稳定局面。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大型团体操表演中,全年级学生在李河老师的精心组织下,表现极为出色,受到大会组委会的一致好评。他大胆使用年轻教师做班主任,热情鼓励年轻教师挑大梁,采取“压担子、分任务”等办法,鼓励年轻教师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对年轻教师,他既严格要求,又给予热情支持和充分的信任。组内老师谁家有困难他总是积极主动去帮助,谁家有婚丧大事,他都会组织全组老师一起去帮忙。一家有事大家帮,已经在组内形成惯例。在他的影响下,年轻教师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创造出了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形成了一个团结协作的温暖的“大家庭”,极大地增强了年级部的凝聚力,荣获优秀年级组称号。 在高中毕业会考中,全年级师生共同努力,取得了优异成绩,2006届毕业生在全区举行的九门会考中,用优异的成绩充分证明了自身的实力。其中,历史、地理、物理、生物、外语获得全区第二名,语文第三、化学、政治第四。该年级在2006年高考中,获得大丰收,高考本地区600分以上学生39名,学校就占32名,全校一次上本科线512人,上重点线268人,其中马楠、杜志超、刘颖杰、华炜被清华、北大录取,全年级有600多人被全国各高校录取,创三中历史新高。 5 重庆市万州区李河镇李河镇镇情简介 一、基本情况 重庆市万州区李河镇位于万州区中西结合部,紧邻库区腹心地带。2004年由原高升、李河两镇合并而成,辖14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下设102个村民小组、12个居民小组,幅员面积77.09平方公里,人口14000余户、近4万人。属亚热带暖湿东南季风气候类型,海拔200-1200米,冬暖早春,夏热秋凉,四季分明,降雨充沛、温湿适度,年平均气温21℃,年均降雨1200毫米,全年无霜期300天,适宜多种植物种植和动物饲养。李河镇天时地利人和,自然山水灵气,造就了良好的生活、投资环境。 二、区位优势明显 该镇地处重庆第二大城市万州城郊,库区尾水惠及该镇,距万州深水港码头25公里、万州海关15公里、飞机场30公里、火车站1.2公里;318国道横贯全镇14公里,距渝万高速公路分水入口13公里、万云高速公路高梁入口10公里;达万铁路途经李河并设有客(货)运站。交通方便快捷,运输畅通无阻,直达全国各地,是万州及周边10多个区县的重要物资集散地,辐射周边人口达30多万人,是重庆第二大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具有较强的城市带动功能。 三、基础设施完善 辖区现有中心小学1所,初级中学2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标准化镇卫生院1所,卫生分院1所。各村道路通畅,其中6个村已实现公路硬化,水、电等设施完善,70%以上城乡居民饮用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工商、国税、地税、公安等行政执法单位均在李河设有派发机构,通讯及互联网遍及全镇,金融机构配套齐全,方便快捷,能满足中、远期经济发展需要。解放军高炮四团、一级驾校通安驾校在李河设有大本营。城市近郊休闲娱乐农家乐品味档次高,商贸流通三产业繁荣,辖区两个集镇人气十分旺盛。 四、环境资源丰富 该镇紧紧抓住三峡大移民、重庆直辖和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契机,全力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拥有耕地24878.34亩,林地25385亩,各类水利设施500余处,盛产水稻、小麦等10余种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煤、气、石英砂、矿泉水等矿产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有多处闲置资产可供利用;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凤凰山和骑龙寨旅游资源在重庆市旅游局已立项,作为重点旅游开发项目;7500亩柑桔带、6000亩杭白菊种植基地、近2000亩花卉苗木企业已基本环形农业观光长廊,后续开发前景广阔。 五、工业基础良好 李河镇党委、政府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将“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商贸兴镇、旅游活镇”为工作总思路,强力推进镇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2010年该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000万元,引进区外资金825万元,辖区拥有各类企业105家,规模以上企业7家,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突破2.6亿大关。该镇已初步形成以国光塑料为主的塑料制品业;以老川江牛肉干厂、三星食品、江豪食品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以诚文贸易、欣欣商场、新一家商场为主的商贸流通业;以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福地阳光、兴茂生态休闲农业园、骑龙农庄、李河花园农家乐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和花卉种植业;以通安驾校为依托的餐饮娱乐业等五大特色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李河还将大力建设园外工业集中区,使城镇面积扩大到2平方公里,工业用地达到1.5平方公里,实现年工业生产总值达到30亿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