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刺泥鳅 |
释义 | 刺泥鳅,即大刺鳅。生长在长江、汉江及其以南水系。为小型野生淡水鱼类,目前已难以寻获。其体呈流线型,背鳍上长有16根左右的刺。因刺硬及形似细而长的小刀,故称“刺泥鳅”、“刀鳅”。“干煸刀鳅”是两湖地区人们喜爱的一种菜肴。特别是作为下酒菜,香脆可口,回味无穷。 基本信息【名称】刺泥鳅,即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 【类属】鲈形目、刺鳅科、刺鳅属。 【俗称】刺泥鳅、蛇鱼、刀鳅、镰刀鱼等。 生长环境生长在长江、汉江及其以南水系。为小型野生淡水鱼类,对水质要求高,目前尚未形成商业化养殖,野生数量更是因环境变化和人类捕捞等原因而连年减少,目前已难以寻获。 外形特点比普通泥鳅头小,嘴尖,胡须小,背上刺硬,杂食,性烈。其体呈流线型,较普通泥鳅更为细长,头部稍侧扁,尾部扁而薄,游动起来速度快。体背侧灰褐色或黑褐色,腹部灰黄色,背鳍上长有16根左右的刺。因刺硬及形似细而长的小刀,故称“刺泥鳅”、“刀鳅”。 干煸刀鳅特色:制法简单,成本低廉(市售价约30元/500 g,可出三份菜肴)。是两湖地区人们喜爱的一种菜肴。特别是作为下酒菜,香脆可口,津津有味,且回味无穷,令人馋涎欲滴。 备料:此菜先把活刺泥鳅杀好,用刀拍扁,加盐腌制4小时,放竹簸箕内,在阳光下暴晒,水分挥发后即成刺泥鳅干。再把刺泥鳅干油炸后骨肉酥香,孜然风味浓郁。 原料:刺泥鳅干150 g,蒜末12 g,干辣椒粉5 g,醋8 g,孜然油、料酒各6 g,色拉油500 g(约耗25 g) 制法:把刺泥鳅干用凉水泡至回软,控水备用。锅内烧油至六成热,下刺泥鳅干炸熟,捞出,放调料在锅里炒匀,出锅装盘即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