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字诠释传统:中国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化 |
释义 | 图书信息中文名: 文字诠释传统:中国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化 作者: 潘德荣 图书分类: 文学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书号: 9787532731169 发行时间: 2003年11月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中国历代以来十分注重对经典的注疏与解释,包括后来对佛经的翻译与诠释,但却疏于对诠释现象进行系统的、深层次的诠释学研究,以推动中国传统的诠释理论的现代转化,乃是一种富有学术价值的探讨。本书就是一部阐述中国诠释传统,并进行中西方诠释学比较研究的著作。作者在本书中立足于中国的语言、文字以及训诂传统,对《易经》解释传统的特征、朱熹的解释理论以及成中英、博伟勋等人的现代诠释理论进行剖析与梳理,为读者勾勒出了中国古代与近现代的诠释基本状况与特点。作者通过比较研究,进而向我们揭示中西诠释传统在理解方法论上的基本差别,他们分别基于语言中心论与文字中心论,并由此而建立了倾听哲学与观的哲学。这些富有启发意义的见解,为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作者简介潘德荣,男,1951年6月29日生。德鲁尔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国际本体诠释学学会副秘书长。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西方哲学以及中、西方诠释学比较。已发表有关这一方向的中英文论文有“现代诠释学及其重建之我见”(《哲学研究》,1993年第3期),“理解,解释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等数十篇,独撰的著作有《诠释学导论》、《文学与诠释》。 目录第一章 语音中心论与文字中心论 一、文字与言语 二、从语音中心论到文字中心论 第二章 训诂学的诠释学意蕴 一、汉字文献的诠释学特点 二、中国解释传统之沿革 三、观念与诠释 第三章 经典诠释中的方法论 一、从《易经》看中国诠释传统的特征 二、朱熹的诠释方法论 第四章 中国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化之探索 一、成中英:本体诠释学 二、传伟勋:创造的诠释学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与诠释学 一、马克思与诠释学 二、诠释学与认识论 三、基于实践的理解理论 四、对建构马克思主义诠释学的本体论与方法的思考 五、理解、解释与实践 六、马克思主义诠释学的基本原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