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坛三户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王彬彬 著出 版 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2-1

版 次:1

页 数:319

字 数:222000

印刷时间:2009-2-1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305057342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实际上,在我看来,金庸、王朔、余秋雨,这三人最本质的相通之处,在于他们的作品都属“帮”字号文学——“帮忙”或“帮闲”。麻痹人们对现实的感觉。消解人们改造现实的冲动,是他们的作品共有的功能。当然,他们的“帮忙”和“帮闲”,有时是自觉的,有时是不自觉的。他们对“忙”和“闲”的“帮”,在方式和姿态上,也是各有特色的。对“帮”的殊途同归,才是把他们视作“同类项”的最坚实的根据。

作者简介

王彬彬,1962年11月生,安徽望江县人。1982年毕业于洛阳外国语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化批评研究。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独自与驳诘》、《鲁迅晚年情怀》、《给每日以生命》、《为批评正名》、《城墙下的夜游者》、《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往事何堪哀》、《一嘘三叹论文学》等多部。

目录

自序

第一编 衡金庸之轻重

第一章 金庸:雅俗共赏的神话

第二章 金庸武侠小说与中国新文学传统

一、历史的回顾

二、何满子的愤激

三、钱理群的模糊

四、刘再复的谬误

第三章 破金庸武侠小说之“新”

一、“人”在何处

二、“现代精神”质疑

三、孙悟空的跟头与如来佛的手心

附:面对“金迷”

第二编 论王朔之短长

第四章 王朔与“鸳鸯蝴蝶派”

一、“不写小说就没什么出路了”

二、“应该说真不幸,我成了这样……”

三、“反正我敢糟践自个儿”

四、余论:亟须确立通俗文学批评标准

第五章 王朔与“大院文化”

一、“是什么鸟变的就是什么鸟”

二、“我小时候,管你们才叫痞子呢”

三、“强奸一次是强奸,再强奸一次就成夫妻了?”

第三编 辨余秋雨之是非

第六章 余秋雨散文的价值定位

一、从颂歌合唱到“骂”声如潮

二、颂歌合唱中的几种声调

三、否定的声音及其评析

四、几种特别中肯的说法

第七章 余秋雨是否应该忏悔

一、问题的提起

二、余杰有多大失误

三、余秋雨为何不忏悔

增订版后记

章节试读

第一章 金庸:雅俗共赏的神话

对金庸的研究,已被堂而皇之地称为“金学”。供职于由金庸任院长的浙江大学文学院的徐岱先生,原本是以文艺理论研究为业的,此前似乎并未涉足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批评,但现在也跻身“金学家”行列,不但致力于对金庸小说艺术价值的探究,而且每每对那些敢于非议金庸者以迎头痛击。在为反驳袁良骏而作的《批评的理念与姿态》一文中,徐岱先生对袁良骏批评金庸时的“理念与姿态”进行了批评,他告诫人们:“对于批评家本身来说,他不应该向大伙儿掩饰其‘个体’身份。这并不是诚实问题,它关系到文学批评作为一种关于文学之批评的合法存在。……即使他不愿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也不应该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2: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