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刺齿复叶耳蕨
释义

刺齿复叶耳蕨的植株高95厘米。叶柄深禾秆色,基部密被棕色披针形小鳞片,向上近光滑。叶片卵状五角形。孢子囊群小,背生于小脉上,每末回小羽片或裂片1-4枚,稀疏,靠近中脉;囊群盖棕色,近革质,脱落。

中文学名:刺齿复叶耳蕨

拉丁学名:Arachniodes spinoserrulata Ching

界:植物界

门:蕨类植物门

纲:薄囊蕨纲

目:水龙骨目

科:鳞毛蕨科

族:鳞毛蕨族

属:复叶耳蕨属

种:刺齿复叶耳蕨

命名来源:Bull. Bot. Res. 6(3):46,1986.

形态特征

植株高95厘米。叶柄长52厘米,粗约5毫米,深禾秆色,基部密被棕色披针形小鳞片,向上近光滑。叶片卵状五角形,长42厘米,下部宽32厘米,顶部略狭缩呈长三角形,渐尖头,基部圆截形,三回羽状;羽状羽片7对,互生,有柄,斜展,接近,基部一对最大,三角形,长达20厘米,基部宽约12厘米,长渐尖头,基部不对称,斜楔形,二回羽状;小羽片约12对,互生,基部下侧一片特别伸长,阔披针形,长9.5厘米,基础部宽约3厘米,渐尖头,基部不对称,圆楔形,羽状;末回小羽片约10对,互生,基部1-3对有短柄,基部一对长卵圆形,长1.8厘米,宽约1厘米,短尖头,基部不对称,斜楔形,浅羽裂,裂片3-4对,顶部具有几个细尖锯齿。第二对羽片阔披针形,长18厘米,宽7厘米,尾状尖头,基部近对称,阔楔形,基部二回羽状;基部上侧一片小羽片较大,羽状,叶干后近革质,褐棕色,光滑,叶轴和羽轴下面疏被棕色、线形小鳞片。孢子囊群小,背生于小脉上,每末回小羽片或裂片1-4枚,稀疏,靠近中脉;囊群盖棕色,近革质,脱落。

生长分布

特产于云南东南部(西畴、金平和屏边)。

生长习性

生山谷密林下,海拔1200-1600米。模式标本采自西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