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伟人归来 |
释义 | 《伟人归来》油画概述1976年,中国共产党的三位杰出位领袖周恩来、朱德、毛泽东都在同一年相继去世。中国社会处在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发生在1976年4月5日在天安门广场集会纪念周恩来总理的“四五”运动被定性为“反革命”行为,政治局势空前紧张。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形势突变。10月6日,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中国历史开始进入新旧交替的过渡期,这一时期,国家的政治形势依旧动荡,充满了不确定性。当时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的三个年轻人杜键、高亚光、苏高礼正是在毛泽东去世,中国的局势方向不明的时候开始酝酿创作这幅作品,希望借“伟人归来”这一主题,寄托对国家命运的关心。这幅作品原计划于1977年“四五”直接送天安门广场展出,但因当时的政治形势未能如愿。随后这幅作品参加了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纪念毛泽东逝世一周年画展,并被多家出版社印制成单页广为发行,在当年颇具影响。展览结束后,这幅作品一直保存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直到近年才重回艺术家手中。这幅作品因为诞生在一个特殊的时期而极具历史价值。从画面的一些细节可以把握到当时政治气氛的改变。画面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三人在画面中顶天立地,脚踩着祖国的土地,身后是锦绣河山。与“文革”期间描绘领袖主题绘画有所区别的是,三位领袖没有被描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红光亮”形象,而是被赋予了极具亲和力的表情和姿态。周恩来的领口微微敞开,朱德的外套甚至没有扣上一粒纽扣,同时,三位伟人的头发都被轻风吹起。这些细节不可能出现在“文革”时期油画中。在当时政治形势并不明朗的局势下,艺术家的这些构思事实上还可能给自己带来政治风险。但是毕竟开放的脚步声已经越来越近。随着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11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社会走进了一个开放的时代。《伟人归来》作为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视觉记忆,其价值毋庸置疑。——伍劲展览: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纪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画展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单页全国发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单页全国发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