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网瘾基因
释义

基因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功能片断,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决定一切生物物种最基本的因子;基因决定人的生老病死,是健康、靓丽、长寿之因,是生命的操纵者和调控者。因此,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基因,一切生命的存在与衰亡的形式都是由基因决定的,包括您的长相、身高、体重、肤色、性格等均与基因密不可分。

网瘾

在我国,2008年11月8日由北京军区总医院制定的中国首个《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业已通过专家论证。根据此临床诊断标准,如果个人平均每天用于非工作学习目的连续上网超过6小时,且符合以下症状标准超过3个月,即可诊断为网络成瘾。(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和冲动感;(2)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这些戒断反应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可以得到缓解。同时,以下5条至少要符合1条:(1)为获得满足感而不断增加网络使用的时间投入;(2)网络使用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及持续时间都难以控制,多次试图尽力控制均不成功;(3)固执地使用网络而置危害后果于不顾,即使知道过度使用网络的危害仍然无法停止;(4)因长时间上网而放弃了其他兴趣,减少了娱乐和社交活动;(5)将上网作为逃避现实问题和舒缓不良情绪的途径。该标准详细界定了网络成瘾的“症状”、“病程”及“严重程度”,在“病程”和“严重程度”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量化评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今后临床医学在网络成瘾的预防、诊断、治疗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由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陶然牵头制定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一出台,就引起广泛争论,网瘾究竟应不应该列为“精神疾病”成为大家争论的焦点。中国治网瘾第一人、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对《标准》规定明确反对,称网瘾不是病,只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习惯。

网瘾基因

在有关基因研究所发布的所有资料当中并没有“网瘾基因”一词。目前SLC6A4和DRD2两个基因已经被证实与网络成瘾有密切关系,但这两个基因的作用不仅在网瘾这一个方面,所以把它们称为“网瘾基因”也不合适。网瘾倾向是一组有关联的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某一个基因导致的结果。

成瘾行为介绍

成瘾是与人类文明共生的一种现象,它的发生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现已发展成为影响人类心身健康的全球性灾难。成瘾行为分为物质成瘾和精神行为成瘾,经常被提及的成瘾行为主要包括处方药滥用成瘾(如止咳药水、曲马多、复方甘草片、复方地芬诺酯)、阿片类药物成瘾(如吗啡、杜冷丁、美沙酮、丁丙诺菲等)、新型毒品成瘾(如K粉、摇头丸、冰毒、麻古、五仔等)、传统毒品成瘾(如海洛因、黄皮、大麻)、安眠药成瘾(如安定、舒乐安定、三唑仑、阿普唑仑等)、酒瘾、烟瘾、性爱成瘾、网络成瘾等行为。目前世界精神病学界已经普遍认为成瘾性疾病尤其是毒品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疾病,国内成瘾医学和心理学专家何日辉提出成瘾不仅是一类躯体疾病,更是一种心理疾病。这样就将传统上从道德角度来看待成瘾性问题而转入从医学和心理学角度看待病人,这一转换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将有助于对成瘾性疾病的进一步的研究以及正确对待患有成瘾性疾病的人群。

成瘾行为与基因有关

成瘾行为与基因之间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的热点,近几年就已有四百多篇文献报道(使用addiction和gene或genetic或polymorphism作为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搜索)。成瘾与基因相关性研究中,使用addiction和polymorphism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搜索通过筛选后有269篇文献。

北京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大约400种基因似乎更容易使人对毒品上瘾。这一发现对治疗吸毒者以及对毒品上瘾的控制开创了新的方法。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LoS Comput Biol)。在对复杂病症的研究中,找出路线图非常重要,因为这种做法缩小了对基因和蛋白质的研究范围。在一些癌症的治疗研究中,路线图能够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诊断并且预测疾病的发展。研究人员就4类上瘾物质(可卡因、鸦片、酒精以及尼古丁)进行了研究,并且构建出导致毒品上瘾的5种路线图,或称“分子路径”。他们认为在各种使人容易毒品上瘾的因素中,遗传基因占60%,剩下40%跟环境因素有关。“这些常见的路径潜藏在回应机制之下,很可能成为有效治疗各种上瘾症状的着眼点和目标”。通过分析过去30年同行发表的1000多份有关毒瘾与基因和染色体区域联系的医疗出版物,研究人员也列出与吸毒成瘾相关的1500个基因的清单。在路径图中,其中一些基因比其他基因出现更频繁,科学家们已经将清单缩小至396个。

网瘾与基因的相关研究

1、Young Sik Lee等人的研究表明,SLC6A4基因的5HTTLPR位点的多态性与网络成瘾明显相关。SLC6A4基因编码五羟色胺转运体,它可以影响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物质——五羟色胺的含量,进而影响神经活动。5HTTLPR位点的多态性会影响神经活动,进而影响网络成瘾。在这项人群(包括91个网瘾男性和75个健康对照个体)中的有关网络成瘾的研究显示,5-HTTLPR多态性的Short/Short基因型在网瘾群体中所占比例要显著的高于在健康对照组(42.9%vs 28%,p<0.05);同时发现在网瘾研究群体中5-HTTLPR多态性的Short/Short基因型携带者通过TCI量表评价发现较该多态性的其他基因型具有更高的分值,显示其与网络成瘾的紧密关系。该多态性即可以成为检测的基因位点。

2、另有一些基因可能与网络成瘾相关,如DRD2、COMT等。在2007年由研究者发表在Journalof Addiction Medicine上的一篇关于过度网络游戏组与正常个体的对照研究中,该研究从基因的多态性的角度对过度网络游戏与在Cloninger制定的TCI量表中依赖性得分相互关系,研究群体为75个个体的过度网络游戏组与75个个体正常组,研究结果显示DRD2 的Taq1A1基因型和COMT Val158Met基因型所对应的COMTL等位基因型即低活性类型在过度网络游戏组中的频率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过度网络游戏组的个体的依赖性得分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在过度网络游戏组中,Taq1A1基因型与更高的依赖性得分具有相关性。

3、2011年发布的由研究者Sang Eun Kim等通过使用11C标记的配基雷氯必利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用于在存在或不存在网络成瘾的个体中研究配基与多巴胺受体的结合潜力,研究结果显示网络成瘾者在大脑纹状体的双边背尾(bilateral dorsal caudate)和右硬膜(right putamen)区域显示多巴胺D2受体 (DRD2)水平较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7: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