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纯黄杜鹃
释义

常绿小灌木,高0.2—1.7米。幼枝被鳞片,通常疏被细长的硬毛。叶芽鳞早落叶革质,宽椭圆形,倒卵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4--9厘米,宽2--5厘米,先端圆或 钝,具明显的小突尖,基部圆形或钝,幼叶边缘常具刚毛,叶上面绿色,有光泽,无毛 或疏被鳞片,下面苍白色,密被鳞片,鳞片疏而细小,大小不等,金黄色至淡褐色,相 距为其直径的1—2倍;叶柄长0.6—1.6厘米,常在两侧具细长刚毛,有鳞片。

基本资料

【种中文名】:纯黄杜鹃

【种拉丁名】:Rhododendron chrysodoron Tagg ex Hutch.

【海 拔】:2000-2800

【命名来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Gard. Chron . 95: 276. 1934]

【中国植物志】:57(1):151

【亚组中文名】:黄花杜鹃亚组

【亚组拉丁名】:Subsect.Boothia(Hutch.)Sleumer

【组中文名】:杜鹃组

【组拉丁名】:Sect.Rhododendron

【亚属中文名】:杜鹃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Rhododendron

【属中文名】:杜鹃属

【属拉丁名】:Rhododendron

【亚科中文名】:杜鹃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鹃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

短总状 花序顶生,具3—6花;花梗短,粗壮,长7—10(--20)毫米,密被鳞片,无刚毛; 花萼小,碟状,外面密被鳞片,裂片浅波状,长约2毫米,不反折,边缘具流苏状长缘 毛;花冠宽钟状,长1.5—3(--4)厘米,鲜黄色,5裂,花管外面被鳞片,管内外均 被柔毛;雄蕊10,不等长,短的短于花冠,花丝下部1/3至2/3被毛;子房6室,密 被鳞片,花柱长约2厘米,粗壮,强度弯弓,基部被鳞片。蒴果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 长1—1.2厘米,被鳞片。 花期5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生于杂木林或竹丛中,海拔2000--2 800米。缅甸东 北部也有分布。

模式标本为采自云南保山的种子栽培而得。

参考文献

Rhododendron chrysodoron Tagg ex Hutch.5n Card.Chron.95:276,1934;中国 高等植物图鉴3:27.图4007.1974;Cullen in Not.Eot.Gard.Edinb.39:13' 1980;Davidian,Rhodod.Spec.1:71.1982;西藏植物志3:641.1986;云南植物; 4:526.1986;横断山区维管植物下册1440.1994.——R.Butyricum K.Ward Rhodod.Assoc.YearBook,Suppl,237.1933.Nom.nud.

分布范围

生于山坡、丘陵灌丛中。

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东至台湾、西南达四川、云南;湖北麻城拥有中国最大的古杜鹃花群落,已被上海吉尼斯总部获批;在长白山区及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地区等都有大量分布。

世界分布:杜鹃花在全世界约有960余种,亚洲最多约850种,北美洲24种,欧洲9种,澳大利亚1种,中国约占560种,占全世界种类的59%。我国的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地区是世界杜鹃花的现代分布中心之一。

生长环境

杜鹃花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花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杜鹃花经过人们多年的培育,已有大量的栽培品种出现,花的色彩更多,花的形状也多种多样,有单瓣及重瓣的品种。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易被灼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观赏类的杜鹃中,西鹃抗寒力最弱,气温降至0℃以下容易发生冻害。

繁殖方法

1.扦插法:此法应用最广,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性状稳定。

①时间,西鹃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毛鹃在6月上、中旬,春鹃、夏鹃在6月中下旬,此时枝条老嫩适中,气候温暖湿润。

②插穗,取当年生刚木质化的枝条,带踵掰下,修平毛头,剪去下部叶片,保留顶部3片至5片叶,保湿待插;

③扦插管理,扦插基质可用兰花土、高山腐殖土、黄心土、蛭石等,扦插深度以穗长的1/3至1/2为宜,扦插完成后要喷透水,加盖薄膜保湿,给予适当遮荫,一个月内始终保持扦插基质湿润,毛鹃、春鹃、夏鹃约一个月即可生根,西鹃约需60天至70天。

2.嫁接:可一砧接多穗,多品种,生长快,株形好,成活率高。

①时间,5月至6月间,采用嫩梢劈接或腹接法;

②砧木,选用2年生的毛鹃,要求新梢与接穗粗细得当,砧木品种以毛鹃“玉蝴蝶”、“紫蝴蝶”为好。

③接穗,在西鹃母株上,剪取3厘米至4厘米长的嫩梢,去掉下部的叶片,保留端部的3片至4片小叶,基部用刀片削成楔形,削面长约0.5厘米至1.0厘米。5嫁接管理,在毛鹃当年生新梢2厘米至3厘米处截断,摘去该部位叶片,纵切1厘米,插入接穗楔形端,皮层对齐,用塑料薄膜带绑扎接合部,套正塑料袋扎口保湿;置于荫棚下,忌阳光直射和暴晒。接后7天,只要袋内有细小水珠且接穗不萎蔫,即有可能成活;2个月去袋,翌春再解去绑扎带。

种植方法

1.【栽植】 长江以北均以盆栽观赏。盆土用腐叶土、沙土、同土(7:2:1),搀入饼肥、厩肥等,拌匀后进行栽植。一般春季3月上盆或换土。长江以南地区以地栽为主,春季萌芽前栽植,地点宜选在通风、半阴的地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含丰富的腐殖质,以酸性沙质壤土为宜,并且不宜积水,否则不利于杜鹃正常生长。栽后踏实,浇水。

2.【光照与温度】 4月中、下旬搬出温室,先置于背风向阳处,夏季进行遮荫,或放在树下疏荫处,避免强阳光直射。生长适宜温度15 -25℃,最高温度32℃。秋未10月中旬开始搬入室内,冬季置于阳光充足处,室温保持5 -10℃,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否则停止生长。

3.【浇水与施肥】 栽植和换土后浇1次透水,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以利根部成活生长。生长期注意浇水,从3月开始,逐渐加大浇水量,特别是夏季不能缺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但勿积水,9月以后减少浇水,冬季入室后则应盆土干透再浇。合理施肥是养好杜鹃的关键,喜肥又忌浓肥,在春秋生长旺季每10天施1次稀薄的饼肥液水,可用淘米水、果皮、菜叶等沤制发酵而成。在秋季还可增加一些磷、钾肥,可用鱼、鸡的内脏和洗肉水加淘米水和一些果皮沤制而成。除上述自制家用肥料外,还可购买一些家用肥料配合使用,但切记要“薄”肥适施。入冬前施1次干肥(少量),换盆时不要施盆底肥。另外,无论浇水或施肥时用水均不要直接使用自来水,应酸化处理(加硫酸亚铁或食醋),在pH值达到6左右时再使用。

4.【整形修剪】 蕾期应及时摘蕾,使养分集中供应,促花大色艳。修剪枝条一般在春、秋季进行,剪去交叉枝、过密枝、重叠枝、病弱枝,及时摘除残花。整形一般以自然树形略加人工修饰,随心所欲,因树造型。

5.【花期控制】 若想春节见花,可于1月或春节前20天将盆花移至20℃的温室内向阳处,其他管理正常,春节期间可观花。若想“五一”见花,可于早春萌动前将盆移至5℃以下室内冷藏,4月10日移至20℃温室向阳处,4月20日移出室外,“五一”可见花。因此,温度可调节花期,随心所愿,四时开放,另外,花后即剪的植株,10月下旬可开花;若生长旺季修剪,花期可延迟40天左右;若结合扦插时修剪,花期可延迟至翌年~2月。因此,不同时期的修剪,也影响花期的早晚。

药用价值

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以根、叶及花入药。春末采花,夏季采叶,秋冬采根,晒干备用或鲜用。

1. 性味归经

根:酸、涩,温。有毒。

叶、花:甘、酸,平。

2. 功能主治

根:祛风湿,活血去瘀,止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闭经;外用治外伤出血。

花、叶: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止痒。用于支气管炎,荨麻疹;外用治痈肿。

3. 用法用量:根2~3钱;花、叶3~5钱;外用适量,根研粉,叶鲜品捣烂敷患处。

4. 注意:孕妇忌服。

·资料来源:《全国中草药汇编》

温馨花语

杜鹃花的花语——永远属于你。

杜鹃花代表爱的喜悦,据说喜欢此花的人纯真无邪。

杜鹃花的箴言是当见到满山杜鹃盛开,就是爱神降临的时候。

花语:爱的欣喜,节制,节制欲望。

花色含意:爱的喜悦。

白色:被爱的欣喜。

它只在自己的花季中绽放,即使杜鹃总是给人热闹而喧腾的感觉。而不是花季时,深绿色的叶片也很适合栽种在庭园中做为矮墙或屏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