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文冕
释义

王文冕,字饬端,号象坡,南栅人。父亲王巨任,字宗尹,旧志记载他:“键户读书,寒暑不枕,务得要旨,”研读数载,精通五经,当时连学使也认为他治学严谨,成就卓著,补为诸生,让他潜心教学,著述有《易经贯义》、《诗经贯义》等书。王文冕与兄长王文博,从小受父亲教育,少负奇才,尤其是文冕,九岁能诗文,特别善于骈体文。乾隆庚辰开科(1760年)联捷进士,功成名就后才归家结婚,适值外戚遇丧,他服丧后才到湖北黄梅任县令,恰巧上级官府向县内推派开河款项、工役,计价过万金。时县民贫困,度日如年,王文冕不忍向百姓摊派,他说:“我的志向是当清白之官,如果向百姓难中取钱,岂不是雪上加霜,我不能做对不起他们的事。”于是请求上级调职,后转任崇阳竹山知县。任中,他法纪严明,使当地奸宄畏惧,治安绥靖,不久,升任襄阳郡丞,时严金龙聚叛乱,文冕明察其奸,巧设圈套,率领部属靖逆,使郡境安然无恙。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由于父母去逝,回乡守孝,直到庚子年(1780年)他奉旨到江南迎接乾隆皇帝出巡,重又起用。在竹山任内时,受人陷害牵连。他求得清白,恢复名誉,自此罢官而归。 文冕回归乡土,以维持风俗为己任。每遇乡亲有难,常将积蓄救济他们。当时家乡濒临海隅,设置盐场,由于沙坦日淤,旧额灶地不能正常产盐,但盐课司却虚额收税,盐民备受赋税重压,悲困万状,文冕体恤民情,凡有关众事者,召集各村士绅在莲溪六册坑村(今属怀德村)靖康医灵古庙聚议。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由王文冕牵头,靖康域内士绅联名上书,要求减免丁盐。事后又倡力重修医灵古庙。有一年,域内有个强悍好斗之人,伤风败俗,被官府罚数千银,其人执迷不悟,并气势汹汹,要以死相拼,官府莫奈其何。文冕冒险相助,耐心规劝,晓之以理,十番九次开导,不厌其烦,终于使顽征归顺,不再闹事。

文冕为人重义气,倡公益,为教化域中弟子,捐俸重修靖康书院,后来又倡建靖康社学,使乡间学风大振,周围村乡都以文冕为领头人。他虽然是仕宦之人,家庭富有,但从不摆架子,他出入四乡,或参加喜庆、拜祭之事,依然是布衣草鞋。有人问他为何不坐轿,他说在桑梓之地怎能自尊自大?文冕手足情深,数十年来一直相安无事。族人红白之事,他有求必应,助人为乐,不惜家财。享年七十四岁。卒于家乡。

文冕生平著述甚多,有骈体散文集,《承轩诗草》、《宦游小草》、《北行草》、《旅中间翰》等诗文集,为时人所称道。其子王钰,字印廪森,是莞邑廪生,精研治世文学,曾上书:“平海五策”“靖海六要”,未被当时粤督采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4: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