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椿树街道 |
释义 | 椿树街道椿树街道位于北京市宣武区东北部。东起南新华街中心线与大栅栏街道交界,西至宣武门外大街中心线与广安门内街道相邻,南起骡马市大街中心线,北至宣武门东大街中心线。面积1.09平方千米,人口3.5万人(2006年末)。辖53条街巷,7个社区,办事处驻椿树园小区11号楼甲1号。椿树街道有蒙、满、壮、哈萨克等11个少数民族,是全市辖区面积最小、人口密度较大的街道之一。驻区单位723个,其中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等中央单位23个,市属单位24个。著名的琉璃厂西街历史文化保护区集中了许多书画、文具(古玩)店铺,形成了以古董、书籍、字画、碑帖、南纸为特色的市场,荣宝斋等知名老字号企业云集于此,成为传统文化的著名品牌。 历史沿革1954年为香炉营、椿树、麻线街道,1958年合并为椿树街道。同年改椿树公社,1979年复置。1996年,面积1平方千米,人口5.2万,辖宣武门东大街一、宣武门东大街二、宣武门东大街三、宣武门东大街四、宣武门外大街南、宣武门外东里、宣武门外东街、东河沿、和平门外面里、前青厂、香炉营头条、大沟沿、海柏、西椿、东椿、西草厂、裘家街、铁门、山西街、骡马市大街东、骡马市大街西、南柳巷、北柳巷、琉璃厂西街、南新华街、前孙公园、后孙公园、红线、梁家园、铁鸟、魏染、四川营、北方工业公司34个居(家)委会。 人文景观琉璃厂辽代时位于现在北京的和平门外,西至宣武区的南北柳巷,东至宣武区的延寿寺街,全长约800米的地段并不是城里,而是一个郊区,当时叫“海王村”。后来,到了元朝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自明代建设内城时,因为修建宫殿,就扩大了官窑的规模,琉璃厂成为当时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到明朝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4年)修建外城后,这里变为城区,琉璃厂便不宜于在城里烧窑,而迁至现在的门头沟区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厂”的名字则保留了下来。琉璃厂东西街,不管从东从西,慢慢走来,总是笼罩在一种文化、艺术的气氛中,这种气氛是琉璃厂所特有的,是从清代乾隆和嘉庆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直绵延到后来,其间将近二百年之久,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了。 荣誉称号2009年3月 获得市防控危险性林木有害生物指挥部授予的“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9年4月 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的“二〇〇八年度首都文明街道”荣誉称号、2009年10月 获得国庆社会治安与安全警卫指挥部、北京市“国庆平安行动”指挥部协调小组授予的“国庆安保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9年10月 获得市安监局等单位授予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安全生产保障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09年11月 获得市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的“09年首都国家安全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9年12月 获得市爱卫会授予的“北京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