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春晚山庄率题 |
释义 | 春晚山庄率题,作者是初唐的卢照邻,体裁为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向往幽远宁静的小山村环境,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未能展其志的失落感。 作品名称:《春晚山庄率题》 创作年代:初唐 作品出处:《卢升之集》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作者:卢照邻 作品原文春晚山庄率题 【其一】 顾步三春晚,田园四望通。 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 竹懒偏宜水,花狂不待风。 唯馀诗酒意,当了一生中。 【其二】 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 莺啼非选树,鱼戏不惊纶。 山水弹琴尽,风花酌酒频。 年华已可乐,高兴复留人。 作品选析《春晚山庄率题》组诗共二首,这里选择第一首进行赏析。 第一首诗的头两句“顾步三春晚”,点明正是暮春三月,诗人不正面刻划春天的美丽,而用“顾步”两字,似乎春亦有灵性,顾影自怜,不忍离去,两个字将春天刻划得栩栩如生,新颖逼真。次句“田园四望通”,放眼四望,通达辽阔。这质朴的诗句,简洁地勾勒出一个平坦、畅达的山村背景。这种幽远宁静的小山村,最是为诗人们向往的。 “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写的是昆虫活动的状态:那浮游的丝缕悬挂在树间,吐丝的蚕儿自由自在地爬行。那飞舞嬉戏的蝴蝶逍遥地停歇在草丛间,无拘无束。一个“惹”字、一个“乱”字,拟人化地表现出那些小动物的活跃、繁忙,而又各得其所的自在场面。这几句具体描写山村风光。“竹懒偏宜水,花狂不待风”,写的是植物的绚丽多彩的姿态。那慵懒的修竹在绿水旁舒展,那狂放的花心如痴如醉。“懒”字、“狂”字,生动地表现了竹、花的繁茂与恣肆。这里所描写的景物,并非奇花异草、珍禽异兽,而只是山村常见的虫蝶竹花。诗人却将它们刻划得精灵可爱。 这四句诗紧扣“春晚”,将山村生机勃勃、恣态万千、逍遥自在的田园风光美。 面对自然美景,多愁善感的诗人却发出了迟暮的感慨:“唯余诗酒意,当了一生中。”诗人赋诗离不开酒,“当了”二字抒发心中愤懑之情。诗人在《释疾文·序》里曾说:“先朝(高宗)好吏,予方学于孔、墨;今上(武则天)好法,予晚受乎老、庄。彼圆凿而方枘,吾知龃龉而无当。故吾甘栖栖以赴蜀,分默默以从梁。”万物都逍遥自在各得其所,诗人却怀才不遇,未能展其志,这当然令人感伤与失落了。 作者简介卢照邻 (约637~约689)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少时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高宗时任益州新都尉。秩满,漫游蜀中。离蜀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为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徙居阳翟具茨山下。由于仕途的坎坷失意和长期病痛的折磨,自投颍水而死。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今存《卢升之集》和《幽忧子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