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凤仪年谱与语录
释义

图书信息

作者:朱循天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5月1日)

丛书名: 中华文化大讲堂书系

平装: 52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11309525

条形码: 9787511309525

产品尺寸及重量: 24 x 17 x 3.8 cm ; 839 g

内容简介

《王凤仪年谱与语录(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王凤仪老善人(1864~1937年)是位农村长工,未曾读书,因笃行忠、孝,自诚而明。三十五岁,往救友人杨柏,行至中途,天垂异象,黑夜见白日,遂明道。三十八岁,父逝世,守墓至百日,大彻大悟,发明性理疗病法,讲病化世,普度群伦。王善人讲道,语似俚俗,而意境深远,均由自性中所流露,不拘经教,权宜说法,活泼自然,不仅足为圭臬,且为经天纬地之大经大法。其要旨在教人尽忠孝之道而化性立命。

《王凤仪年谱与语录》是王凤仪先生的弟子朱允恭所作。

朱允恭,字循天,他于1913年七岁时见到王凤仪,在义学中读书。十八岁到廿六岁,服务于安达县喇嘛句子的学田部及“务本学校”,在寒暑假中听王凤仪讲演,记有《请事斯语》一卷。自1932年起,跟随王凤仪周游各地讲演,记有《侍坐随笔》十二卷。他又收集其他人的笔记九卷。朱允恭将这些笔记加以整理成为《王风仪先生年谱》,记到四十二岁时止。之后朱允恭陆陆续续的整理王凤仪后半生的资料,直到1967年,方才完成整部书稿。

王凤仪先生是二十世纪世界大变革前夕的朴素的思想家。原为偏僻山沟里的一位农夫,家贫,不曾读书。因笃尽伦常,义赴友难,乃见性明道。

先生既不曾读过佛经道典,又未学过圣经贤传。生平讲道,完全是由躬行实践中生出来的。先生长时期生活在荒僻落后的山村,饱尝乡下人们的饥苦寒酸,尤其对家庭中的苦恼,更为深刻。经过数十年的体验了解,认识到家庭是人类繁衍的源泉,是社会最基层的组织单位。古今中外的英雄豪杰、伟人哲士,以致平民百姓,无不生长在家庭里,欲生出好的子女,必须从家庭彻底转变;欲家庭转变,就必须从夫妇作起,振兴母教,提倡妇女道德,建立新家庭。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家庭的问题。先生讲道多用乡言俚吾,但却从这些浅近而朴素的语言中,讲出了继往开来的大道理。

以一不曾读书的农夫,目睹世态之恶浊,竟有救人救世的胸怀,毕生致力于大同事业。其学说之影响,若是之深远,笃信力行之后学,若是之众多;所创事业,遍及广大城乡;所讲性命之学,化及妇孺寒微;发前人之所未发,明后人之所欲明;独来独往,兴航普渡,实为人类史上之所罕见者也!

编辑推荐

不识字的农民思想家,最朴实的人生大智慧

王凤仪的生平事迹及其学说的最为完整和详实的记录

一个不识字的农民为您讲述人生至关重要的伦常大道

目录

《王凤仪年谱与语录(上卷)》目录:

前言

年谱

一八六四年同治三年甲子一岁

一九三七年民国二十六年丁丑七十四岁

纪念碑文

《王凤仪年谱与语录(下卷)》目录:

第一篇 三界

一、三界总说

二、性心身各论

(一)性

(二)心

(三)身

三、三命

四、三界分清

五、三界合一

六、三界与伦理

七、三界与社会

第二篇 五

一、五行性理

二、五行与伦理

三、五行与社会

附录五行性各论与运用

一、五行性各论

二、五行性的运用

第三篇 四大界

一、四大界概论

二、四大界各论

三、四大界达通

四、四大界定位

五、四人界分清

六、四大界与伦理

七、四大界与社会

八、四大界总说

第四篇 性理疗病

笫五篇 伦理

一、孝悌慈

二、妇女道

三、胎教与母教

四、夫妇道

五、伦理总论

第六篇 社会

一、社会总论

二、崇俭结婚

三、立业

四、女子义

五、下达农村与大同

六、宗教

第七篇 诲人

一、诲言

二、评论

三、答问

作者小传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7: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