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邦畿 |
释义 | 概述王邦畿,明末副贡生,明亡后出家为僧,与程可则、方殿元及恭尹等称“岭南七子”。 基本资料姓名:王邦畿 性别:男 出生年月:不详 时代:明末清初 籍贯:广东番禺 民族:汉族 身份:南明爱国诗人 个人经历王邦畿,广东番禺人。明末副贡生。崇祯年间举人。 明亡后出家为僧,法名今吼,与程可则、方殿元及恭尹等称“岭南七子”。 著有《耳鸣集》。有子王隼,亦出家为僧,取名古翼。 死于安逸,被当地人民所纪念,在一些史书有其资料记载。 王邦畿、陈子壮、黎遂球、梁朝钟、苏曼珠、张穆等都是岭南的著名诗人,都有诗集传世,产生了“海云诗派”和“海云书派”。 作品清廷在广东实行恐怖统治,抗清义士大多全族破亡,岭南于高压之下,士子战战兢兢,复国之志渐渐消磨,岭南诗风也从慷慨激越转变成深沉含蓄,士大夫反清复明的追求逐渐从行动转变成寄托,如王邦畿的《过易水》诗: 《过易水》王邦畿 地入幽州白日沉,寒云莽莽水阴阴。 亦知匕首难成事,只重荆轲一片心。 王邦畿,番禺人,是明朝崇祯年间的副贡生,他曾写过一首《海市歌》:“虹霓驾海海市开,海人骑马海市来。白玉楼阁黄金台,以宝易宝不易财。骊龙之珠大于斗,透彻光芒悬马首。若将海宝掷人间,小者亦能亡桀纣。海市市人非世人,东风皎洁梨花春。海市人服非世服,龙文象眼鲛绡幅。海市人事非世事,至宝不妨轻相示。市翁之老不知年,提篮直立海市前。篮中鸡子如日紫,要换市姑真龙子。龙子入海云雨兴,九州之大无炎蒸。” 王邦畿《耳鸣集》自序:“十年以前不复存,十年以后不敢存,其或托微辞以自见,亦自听之,人不得已而听之也,故曰耳鸣云”,有诗云“已知世界全无地,遂令波涛尽拍天” 春风已作三朝别,夏月哉生此夕明。堪叹年华同逝水,却思野寺隔孤城。栽池小藕经时长,浴佛余香濯虑清。有约届期谁后到?大师有罚记渠名。(《耳鸣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