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春日山庄言志 |
释义 | 作品名称:《春日山庄言志》 创作年代:初唐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者:王绩 作品原文春日山庄言志 王绩 平子试归田,风光溢眼前。 野楼全跨迥,山阁半临烟。 入屋欹生树,当阶逆涌泉。 剪茅通涧底,移柳向河边。 崩沙犹有处,卧石不知年。 入谷开斜道,横溪渡小船。 郑玄唯解义,王列镇寻仙。 去去人间远,谁知心自然。 作品鉴赏在隋末唐初的诗坛上,王绩因为特立独行的人生志趣而使得其作品也随之呈现出与同时期风行的宫体诗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他自己曾说过:“诗者,志之所之:赋者,诗之流也。”(《游北山赋》)正因为如此,王绩的诗中往往蕴含了较为浓重的隐逸情怀。作为一个曾经三隐三仕的文人,王绩本人十分推崇老庄和陶潜,而同时也把这样的思想融入到了他的诗当中。 在《春日山庄言志》这首诗中,诗人在他的笔下尽情讴歌和赞美自然,表现了自己对于自然的一种归属感。正如第一句“平子试归田,风光溢眼前”所述,自己一旦离开都市重新回归到田园当中的时候,眼前便豁然开朗展现出一片生机无限的田园风光,并由此引出了下文对于河谷山野的描写。于是诗人也正藉由此发端开始尽情地抒发自己获得自由后的欢愉以及重归山野的慰藉,其中旨趣颇得陶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个中滋味。 之后十句均为写景,描述诗人所居之处的环境:因为住处罕有人烟,以至于斜树生长穿出屋檐,台阶也暗涌出逆泉;茅草需要剪除才可通到深涧,柳树还要移栽到河边;不知经历多少时年,崩沙和卧石也依旧没有改变;而一切改变都只待“我”开道入谷、横溪渡船的这一天。在这样一系列的描述当中,既包括了人工的营造又不乏自然造化的生成,像树屋共生、阶泉相浸这样的奇景多少也暗含了人对于自然的归属和天人相生这一概念。 最后诗末四句诗则转入议论和阐发,诗人借东汉末郑玄隐居修注五经和东晋王列访仙著《蟠桃记》的典故以自勉,表达了自己对于退居求隐的志向,旨在安于自在自足的隐逸生活。同时以“去去人间远,谁知心自然”一句来传达并且赞美以上所述的这样一种接近原始的自然状态——当然,若是结合王绩的平生来看,亦可理解为是诗人对于仕途受挫后退而求其次转向山野林间寻求慰藉的表现。 纵观上下,全诗风格显得宁静冲淡却又不失率真野趣,并蕴精致于质朴之中,是王绩山野诗风的一贯代表。翁方纲说:“王无功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鸾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石洲诗话》卷二)同时,这首诗以五言为句,上下共十六句,虽然并非严格的律诗体例,但是从中却也可看出作者无论在对偶还是音韵方面都是颇为精裁讲究的。律诗直到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手里才逐渐定型,但在王绩的诗中却已然暗含新变。 作者简介王绩简介: (585—644)隋末唐初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隋末名儒王通之弟。隋炀帝时,举孝悌廉洁,授秘书省正字,六合县丞。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性简放”,酷爱喝酒,时人称“斗酒学士”。只要有人以酒邀请,均不推辞。后因酒醉失职,弃官归隐东皋而终。工诗善文,作品多以田园、隐逸生活为题材,常以阮籍、陶潜自况。其诗突破了齐梁时期宫体诗华靡的风格,扩大了诗歌表现的内容,在唐诗发展的最初阶段,作出了一定贡献。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东皋子集》。 作者思想王绩说:"诗者,志之所之:赋者,诗之流也。"(《游北山赋》)又说:"题歌赋诗,以会意为功。"(《答处士冯子华书》)以为无论诗、赋,都应以言志为本。故王绩的诗、赋,甚至书信,大都是抒情言志之作,或抒发生活的情趣,或描绘大自然赐予人的丰富美好景物,或以诗的形式抒写他对哲理的领会,倾诉远戍者的思归衷曲。他百以幽居者的细致的观察,描述了山容水态;又以田园中悠然自得的主人公,歌唱田园生活带给他的欢乐与自由。 归隐之后的王绩,在恬静的大自然中获得身心的安适。他倚托大自然,热爱大自然,采撷大自然中的奇观巧趣而编织成篇,形成了他的萧疏、朴野的山水诗。他喜欢描绘处于自然状态的、未加斧凿的山水景色: 溪流无限水,树长自然枝。 --《自答》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赠程处士》 树倚全拥石,蒲长半侵沙。池光连壁动,日影对窗斜。--《山家夏日九首》 野竹栏阶种,岩花入户飞。涧幽人路断,山旷乌鸣稀。--《山家夏日九首》 这些画幅,独成格局,从中透露出一种宁静者的欣然自得之意和若有所悟的心理状态。在另外一些景色中,即便和人的生活联系起来,也透露出一种自然而然的谐调关系: 引流还当井,凭树即为楹。 --《山中独坐》 密藤成斗帐,疏树即檐栊。 --《山家夏日九首》 竹瘤还作杓,树瘿即成杯。 --《春庄酒后》 自持茅作屋,无用杏为梁。 --《春日还庄》 树荫连户静,泉影度窗寒。 --《山家夏日九首》 王绩诗里的人和自然是无忤的,宁静的,人依顺着自然,自然给人以厚爱与赏赐。他描绘大自然,也是赞美大自然,讴歌大自然。王绩一旦离开了都市,回归到田园,就尽情地歌唱获得自由的欢乐以及山野生活所给予他的愉悦和慰藉。《春日山庄言志》一诗既描写了眼前风光,又抒发了诗人对山村野墅的爱悦之情: 平子试归田,风光溢眼前。野楼全跨迥,山阁半临烟。入屋欹生树,当阶逆涌泉。剪茅通涧底,移柳向河边。崩沙犹有处,卧石不知年。入谷开斜道,横溪渡小船。郑玄唯解义,王列镇寻仙。去去人间远,谁知心自然。他所回归的山庄,荒芜而罕有人迹,不似陶渊明所归去的田园"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那样充满了人间烟火和人世生活的温暖。因为罕有人到,屋子里斜长出了小树,阶上涌出了泉水。剪茅才可通到涧底,河边尚未移栽柳树,道路也尚未开凿。崩沙、卧石两句表示此间的自然是有变化的,也是无变化的,不知经历了多少年月。然而诗人所欣赏与追求的就是这样"去去人间远"的自然境界,所赞美的就是这些接近原始的自然状态。在《山家夏日九首》中,诗人还从多种角度描述寂寞山村所呈现的大自然的动静、变化:"石榴兼布叶,金莶唯作花。落藤斜引蔓,伏笋暗抽芽。"在雨露滋润的初夏,各种花、木都在生气勃勃地荣发滋长。山家充满了生机,有玩赏不尽的物华。这些在静谧中演化着的活泼生动的美,给诗人带来启示和欢娱:"园亭物候奇,舒啸乐无为。芰荷高出岸,杨柳下欹池。蝉噪黏远举,鱼惊钩渐移。萧萧怀抱足,何借世人知!"(《晚秋夜坐》)诗人满足于在静默中享受这些美景,并为之陶醉。王绩笔下的田园生活几乎是与世隔绝的。他"迷节候"、"隔尘埃","忽见黄花吐,方知素序还"。春"二月兰心紫,三春柳色青" (《山园》),夏天"槿花碍前浦,荷香栏上风"(《山家夏日九首》),深秋时,"浅溜含新冻,轻云护早霜"(《秋园夜坐》),追随着四时景物的变换,诗人 "鼓腹聊乘兴,宁知逢世昌。"在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中,偶有一二知音,互相存问:"藉草邀新友,班荆接故人。"(《被征谢病》)"结藤标往路,刻树记来时。"(《游山赠仲长子光》)给隐者的生活带来另一种欢娱。 家室的和谐温暖,给田园诗歌染上一种世俗的欢乐情调: 不道嫌朝隐,无情受陆沉。忽逢今旦乐,还逐少时心。卷书藏箧笥,移榻就园林。老妻能劝酒,少子解弹琴。落花随处下,春乌自须吟。兀然成一醉,谁知怀抱深。 --《春晚园林》 阮籍生涯懒,嵇康意气疏。相逢一醉饱,独坐数行书。小池聊养鹤,闲田且牧猪。草生元亮径,花暗子云居。倚杖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回头寻仙事,并是一空虚。 --《田家》 田园生活给予他现实的生活乐趣,比之什么神仙世界更真实更可贵。当他被征暌别故乡时,他对他的田园生活是依恋的:"山鸡终失望,野鹿暂辞群。"(《被举应征别乡中故人》)在外久居,又以故园为念,《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遂以为问》这首诗中,表现了他对家园深沉的思慕和怀念:"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忽逢门外客,道发故乡来。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羁心只欲问,为报不须猜。行当驱下泽,去剪故田莱。"这样以家园琐事接连发出问讯的诗歌,在诗歌史上是极为独特的。由于感情诚恳,饶有兴味,不但不给读者以累赘之感,反而能触动人们的思乡之情。 久居山乡,王绩的诗歌中还展现了一些当时乡村生活风俗的画面。如《过乡学》虽用典较多,而乡村私塾的简陋的学习生活及淳朴的风气却被勾画了出来。《采药》中写出了药材采集之难:"时时断嶂横,往往孤峰出。......地冻根难尽,丛枯苗易失。"颇有切实的生活感受。《围棋》一诗写对弈者在紧张争斗中的一理状态:"裂地四维举,分麾两阵前。攒眉思上策,屈指计中权。......骤睹成为败,频看绝更连。"也是非常生动的。 饮酒常是隐者的嗜好,也是他们惯爱发挥的题材。王绩写饮酒的诗歌很多,他从各种角度颂扬酒给生活带来的愉悦,描述自己酒后放浪形骸的狂态,上承继陶渊明,下为李白之先声。他一边称颂前人如何饮酒,一边赞美饮酒给自己带来的乐趣:"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醉后H号》)"彭泽有田惟种黍,步兵从宦岂论钱。但使百年相续醉,何辞夜夜瓮间眠。"(《解六合丞还》)"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不如高枕卧,时取醉销愁。"(《赠程处士》)"比H寻常醉,经年独未醒。"(《春园兴后》)《题酒店楼壁绝句八首》更是集中地写了饮酒的乐趣。《春夜过翟处士正师饮酒醉后自问答二首》自画醉中情态十分真切: 樽酒泛流露,相将临岁华。酣歌吹树叶,醉舞拂灯花。对饮情何已,思归月渐斜。明朝解酲处,为道向谁家? 春来物候妍,夜饮但留连。晚铃交鬓侧,残樽倚膝前。纵横抱琴舞,狼藉枕书眠。解酲须及暑,路远莫言旋。醉后酣歌畅舞,随心所欲,求得了心灵的解脱、自由。醉者眼中的景,呈现出非同一般的妍美。醉后所获得的安适、欢娱,正是诗人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陶渊明说过:"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止酒》)陶渊明虽然深知酒的乐趣,可是也明白酒的危害,决心要止酒。王绩却从不提到止酒的话。为了摆脱诗书礼乐的束缚,他"相逢宁可醉,定不学丹砂"(《赠学仙者》)!不信神仙,宁可饮酒。而且其酣饮不只是为了兴奋、愉快、身心舒畅,似乎还在于寻求麻木、昏沉的"神全"之境。《庄子·达生》日:"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逻物而不慑。"意谓醉者忘乎七情,故神全。这就是王绩所追求的境界。 王绩除了在田园、山水诗中体现了老庄思想外,还写过几首哲理诗,也可以称之为玄言诗,表示了他对宇宙、生命、生、死的见解,都是演说老庄的观念。在《灵龟》一诗中,他说"明不若昧,进不若退",灵龟因为有"前鉴",有"嘉识",被"爰施长网,载沉密罗"。"既剔既剥",是钻、是灼,终于"本缘末丧,命为才绝。山木自寇,膏火自灭"。"山木"两句即《庄子·人间世》中的原句原意,只是用灵龟的实例为庄子作了一次形象的注疏。《阶前石竹》以石竹为喻,说明死生都不由己,虽表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悲伤,但又表示在无可奈何中,只能听天由命。 在艺术上,王绩的诗有如下一些特点: 首先,与武德、贞观时宫廷诗人的浮靡诗风相反,王绩的诗不事雕琢,不为帝王的行乐纪实,没有一首奉和应制之作;也没有一般诗人集子里常见的酬唱之作。他说:"题歌赋诗,以会意为功,不必与夫悠悠闲人相唱和也。"(《答处士冯子华书》)而酬唱一体,恰好是诗人们猎取时名的一种手段。王绩则不然,他写诗不是为了取悦统治者或邀取虚名,他的诗都是发自肺腑,有所感而作,有真实的情感,不以词藻的华丽取胜,故而真挚、淳朴、自然,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如前所引《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遂以为问》这首诗,明人锺惺评之日:"只是家书。"(《唐诗归》)句句皆真情实意,所表现的对家园的殷切思念,久客他乡的人,都会有此同感。它既是简朴的,也是动人的。 其次,王绩的诗思想解放,题材新颖,不因袭旧套,开拓了新的境界。如《未婚山中叙志》,乃是一条征婚启事,在古代社会可谓之门创举: 物外知何事,山中无所有。风鸣静夜琴,月照芳樽酒。直置百年内,谁论千载后。张奉聘贤妻,老莱藉嘉耦。孟光傥未嫁,梁鸿正须妇。 他所征求贤妻的条件很具体,重品德而不重相貌。"风鸣"两句不是点缀,而是申明"梁鸿"的情怀。也就是他在四言诗《梁鸿孟光》中所说的"琴书自逸,丘壑同栖"之意。这样的诗不但内容是独特的,也表现出王绩思想的自由与解放。又如他的有名的《赠程处士》: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不如高枕卧,时取醉销愁。"日光"两句描写大自然无拘无束,暗喻人们也不应该受什么礼教束缚。"礼乐"两句的离经叛道,是很大胆的,也是颇有感染力的。其他如《采药》、《围棋》、《过乡学》、《病后醮宅》也非一般常见的题材,都给人以新鲜之感。 在诗歌体裁上,王绩既用了《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遂以为问》这样单方面提问的形式,又有《春桂问答》的问答体,以三、五言通俗的口语问答,简单明白,表示"独秀"的抱负。 第三,王绩诗的艺术风格萧疏、真率、野趣横生,寓精致于浑朴之中。由于王绩坚持"诗言志"这个信念,又有高旷的情怀,过人的才华,所以他开拓了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诗歌天地。翁方纲说:"王无功以真率疏浅之格,人初唐诸家中,如鸾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石洲诗话》卷二)他的诗不只以真率疏淡取胜,也很注意"剪裁锻炼",无论对偶、音律都是很讲究的。比如《野望》这首五言律诗,就是常常被人称道的: 薄暮东皋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沈德潜说:"《野望》五言律,前此失严者多,应以此章为首。"(《唐诗别裁》)以之为唐人五言律诗之创始。又据吕才说:"君雅善鼓琴,加减旧弄作山水操,为知音者所赏。"(《王无功文集序》)王绩创作出这样意境浑穆天成的五言律诗,是和他的艺术修养、文化修养有关系的。 王绩诗歌的题材比较狭窄,除山水田园抒情寄兴的诗歌外,表现社会生活的作品较少,而且就是在表现田园生活和摹写山水时,态度也比较客观、冷静。缺乏陶渊明对生活的关切与热情。陶渊明笔下的田园是"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二首》),"东园之树"也"枝条载荣,竞用新好,以招余情"(《停云》)。陶渊明的田园是"入境"。王绩喜欢自我倾诉,自我陶醉。如说:"月照山客,风吹俗人。琴声送泠,酒气迎春。闭门常乐,何须四邻!" (《郊园》)或说:"无人堪作伴,岁晚独悠哉!"(《题黄颊山壁》)"所嗟同志少,无处可忘言。"(《春庄走笔》)王绩的心灵是孤寂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