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春秋时期税制改革
释义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社会改革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反映在经济制度上最明显的莫过于各国的税制改革,这里把各国的改革措施放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析改革的原因及影响,重点是对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做一整体的分析。

背景

西周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加上年年征战,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加强,这引起了生产者的不满、怨恨和逃亡。这样从夏朝开始,经过商、西周到西周末年发展而来的奴隶制趋于接替,这从《诗经》等名篇中可见端倪。

首先,统治者对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其次,直接生产者对统治者的剥削怨声载道。

最后,由于直接生产者对统治者剥削的不满,人们纷纷逃离故土,寻找新的乐园。

措施

由于公田的消失,井田制的瓦解,社会亟需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取代原来的制度,这样各国的赋税制度改革就应运而生了。根据李剑农先生在其《先秦两汉经济史稿》中注明:“税之性质颇与后世之田赋相同”。所以以下介绍春秋战国时代各国的税制改革:

(一)鲁 初税亩

《左传》曰:“初税亩,非礼也,谷出不过藉,以丰财也。”

《公羊传》曰:“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

《公羊通义·鲁语》曰季康子于以田赋,子谓冉有曰: “先王制土, 藉以田力,而砥其远迩.赋里以入,而量其有无。任力以夫,而议其老幼……税母本无制,故言初……”

《周礼·甸师》郑注曰:“王以孟春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五推,庶人终于千亩。”

因为在春秋之前,对田地是不征税的,只有赋。而鲁国第一次采用税制,所以为“初税亩”。那么为什么说“非礼”呢?根据《周礼·甸师》说,每年春耕时,天子及诸侯都要亲自到田间为农民助兴的,以示对农民的“抚恤之心”。是时,采取的是“借民力而治公田”,所以劳动者不用交税。而现在要“税亩“,所以认为“非礼”,即不合乎旧的法制的。由“藉而不税”到“履亩而税”,反映了井田制的瓦解。

(二)齐 相地而衰征

《国语·齐语》记载齐桓公问政于管仲,管仲的回答中有:“参其国而伍其鄙”,桓公曰:“伍鄙如何”,管仲曰:“相地而衰征”。“ 相地而衰征”韦昭注:“相,视也。衰,差也。”“相地”,就是审查土地的美恶及其产品质量。“衰征”,就是按等差来征税。《管子·大匡》又曰:“桓公践位十九年,弛关市之征,五十而取一。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岁饥弛而税。”反映了按年成好坏征收不同的税额。这两个措施都暗示了井田制的破坏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三)秦 初租禾

秦简公七年,秦实行了“初租禾”的征税方法,即按照田亩的多少来征收禾租。

《商君书·垦令》篇云:“訾贾而税,则上壹而平民。”说明秦国的地税征收办法与田亩的面积或产量有关,也是一种“履亩而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