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万里独行:探访中亚陕西村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2月1日) 平装: 15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63352357, 756335235X 条形码: 9787563352357 尺寸: 20.4 x 16 x 1.1 cm 重量: 281 g 作者简介陈琦,1949年从事铸造生产,1963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铸造专业,系原机械工业部沈阳铸造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曾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全国铸造信息网网长、机械工业部造型材料与重要铸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机械工业铸造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铸造文摘杂志主编、研究生导师。 主要科研成果:曾获原机械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 其出版的图书代表性著作有: 《铸造技术问题对策》第2版(主编)2008年;《铸造质量检验手册》(主编)2006年;《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编委、篇主编)2006年;《铸造技术问题与对策》第1版(主编)2001年;《铸件配料手册》(主编)2000年;《铸件热处理实用手册》(主编)2000年;《机械工程手册》第2版(参编)1996年;《铸造手册》(铸铁卷编委、参编)1993年;《铸铁件配料实用手册》(主编)1992年;《铸造质量手册编写方法与指南》(主编)199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参编)1987年;《中国铸造行业录》(主编)1985年;《机械工程手册》第1版(参编)1984年;《铸铁手册》(编写组组长)1979年。 内容简介哈萨克斯坦的东干族,是清末陕西加成起义军的后裔,他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为“陕西村”。百年沧桑之后,东干人还完整地保留着祖先在“大清国”时的风俗习惯,中华文化体现出旺盛持久的生命力,陕西人陈琦自行车万里独行,备尝艰辛,给东干人带来“乡党”真挚的问候,拳拳之心令人感佩,而最使读者难以忘杯的,还是东干人对祖先故古割舍不断的依恋之情。 媒体评论书评 只需要一辆自行车,一颗温厚的人心,你也许可以穿越时空,见证历史。为什么不呢? 历经90天,行程一万多公里 前不久,西安一个普通人骑单车独行上路 只为寻访130年前失落在异乡的陕西老乡…… 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国境外的中亚地区,有一个12万居民的陕西村。他们说的是陕西话,习俗与陕西清代相同。他们的根系在哪里,与中国到底有什么关系? 今年40岁,经历过15年部队生涯,现任西安市临潼区人事局干部的陈琦,平时爱看报纸。一天,报纸角落里这条不起眼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目录第一章 倾听历史的回声 陕西是我家 陕西村在哪搭 陕西愣娃 你这是善举 就要出征了 我的父老乡亲 第二章 追寻西去的足迹 初尝艰辛 热心的兰州人 难忘乌鞘岭 塞上明珠 戈壁大风,狼,残阳 漫漫西征路 迷人的红河谷 生命的极限上有道“坎” 万水千山总关情 咱们新疆好地方 口外遇亲人 另一种考验 第三章 穿行在中亚大地 叩开陕西村的国门 迥异的他国 陕西村人接我来了 耍毛蛋的马老师 盛情的阿拉木图 如画的中亚原野 第四章 陕西人在陕西村 到咧,到咧 咱老地窝来的舅家人 这儿是个好地窝儿 礼多人不怪嘛 老地窝儿的人好着哩没 咱老回回把教门逮的紧 咱回回是庄稼汉 随便拉出个回回娃,细一问都是亲威 咱这儿的娃们自小就爱耍毛蛋 哈萨克的“皇上”好 有享福的也有受苦的 这里是男人的天堂 娶媳妇场景就像拍电影 哈吉两国是亲家 老话是咱的母语 叫老地窝儿的人到咱这儿浪来 再读安胡赛 第五章 又见五星红旗 再见了,中亚的回回乡党 又见五星红旗 撒下一路驼铃声 我从陕西村回来咧 结束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