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万宝集门 |
释义 | 词语拼音词条:万宝集门 拼音:wàn bǎo jí mén 词语解释1、指天下万物汇集在一处,古称奇珍异宝,现指锦秀风光和大地物产两大类。 2、《书·舜典》特指世界各类文房四宝,后作为学识渊博的代称。 3、《庄子·庚桑楚》则将万宝归为各种作物的果实。“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陆德明释文:“天地以万物为宝,至秋而成也。 元嘉本作‘万寳’。” 4、《隋书·音乐志上》:“允兹金德,裁成万宝。” 清·姚鼐 《渡淮》诗:“西成未为恶,苦被飞蝗恼。连村扑未尽,何以实万宝。” 都是将万宝作为才学丰富,和形容个人的大器。 5、犹万物。 汉·史岑 《出师颂》:“皇运来授,万寳增焕。” 6、《衡门集》汪汝瑮藏本,明郑履淳编,其子心材续成之。履淳有《郑端简年谱》,心材有《郑京兆集》,均已著录。是编乃履淳以其父刑部尚书晓所喜读古人诗文近於闲适旷达者,汇次成集,分体排纂。凡诗十一卷,文仅四卷,亦摘录史传为多。每篇之首皆不题作者姓名,殊无体例。始刊於隆庆己巳,尚多阙略。至万历乙酉,心材始补辑为此本。其曰《衡门集》者,言其非台阁之书,不为世俗所好也。 7、《国语·晋语》,人皆集于苑,苑之藏于门。 8、《唐韵》莫奔切《集韵》《正韵》谟奔切《韵会》谟昆切,音扪。《说文》闻也。从二戸,象形。《玉篇》人所出入也。在堂房曰戸,在区域曰门。《博雅》门,守也。《释名》扪也。言在外为人所扪摸也。《易·同人》同人于门。《注》心无系吝,通夫大同,出门皆同,故曰同人於门也。《书·舜典》賔于四门,四门。《传》四门,四方之门。《礼·月令》孟秋之月,其祀门。《周礼·天官·掌舍》为帷宫,设旌门。《注》王行止食息,张帷为宫,树旌以表门。《又》设车宫辕门。《注》王止宿险阻之处,车以为藩,则仰车以其辕表门。今慕府亦称辕门,牙门。《注》将代父当门者也。《左传·襄十一年》大夫诸司门子勿顺。 又地名。《左传·襄二十七年》托於木门。《注》木门,晋地《史记·项羽纪》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孟康注》在新丰东十七里。又《秦本纪》败三晋之师於石门。《一统志》在平阳府解州东南白径岭,逾中条山,通陕州道,山岭参天,左右壁立,闲不容轨,名曰石门。《史记·秦始皇纪》使卢生求羡门高誓。《注》羡门,古仙人。《前汉·艺文志》逢门射法二篇。《注》卽逢蒙。《荀子·正论篇》羿蠭门者,天下之善射者也。考证:〔《周礼·大司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 谨照原文大磬改大。 万宝全书当人们在称赞一个人的知识面广,或宣扬某本书的内容详备时,往往用“万宝全书”来加以形容。可是,时至今日,不要说一般的读者早弄不清《万宝全书》究竟是个什么样儿,就是一些应该熟悉这类书籍的俗文学、民俗学,乃至研究类书的专家,也很少见到他们去翻过这类书籍了。人们一提到类书,脑子里出现的就是《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这类“雅”的编著,很少有人去注意还有“俗”的一路类书呢!正因为大家不重视,图书馆不去收藏它,目录家不去著录它,学问家不去利用它,到如今,在一部皇皇巨著《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里,已找不到几种《万宝全书》类的著作了。其实,这类供“士民备览便用”的系统编录民间日常生活百科知识的书籍,在明代是很多的。就以目前能见到的直接以“万宝全书”作为书名的,就有署徐企龙编、徐笔峒纂、陈怀轩梓、王泰源梓等多种,此外,还有用“博览全书”、“不求人”、“学海群玉”、“万用正宗”、“文林聚宝”、“五车拔锦”、“万书渊海”等等作为书名的,总共不下十馀种。这类书,大都有三十多卷,每卷设一“门”,如“天文门”、“地舆门”、“人纪门”、“官职门”等等,除了这类较为大路的内容之外,大都是贴近下层百姓日用的内容,如“文翰门”、“启札门”、“婚娶门”、“葬祭门”、“茔宅门”、“克择门”、“保婴门”、“卜筮门”、“星命门”、“相法门”、“算法门”、“武备门”、“奍生门”、“农桑门”、“侑觞门”、“风月门”、“祛病门”等等。这里有着丰富的、与俗文学在同一层面上的民俗资料,常常会给人以一些惊喜的发现。 这里且以《金瓶梅词话》研究为例。比如,第21回写到行酒令,各人所行的酒令,都暗示着各人的性格。当时吴月娘提出,酒令要用“一个牌儿名,两个骨牌,合《西厢》一句”。她先说:“掷个六娘子,醉杨妃,落了八珠环,游丝儿抓住荼蘼架。”这前面的曲牌名“六娘子”与后面的“游丝儿抓住荼蘼架”,可以在朱权的《太和正音谱》与《西厢记》中找到,可是中间两个骨牌名“醉杨妃”、“八珠环”是什么玩意儿呢?后面西门庆等人提到的如“楚汉争锋”、“正马军”、“二士入桃源”、“花开蝶满枝”等等骨牌名都使人一头雾水。如今,日本小川阳一教授就在《万宝全书》这类日用类书中找到了这些骨牌的图形,使人一目了然。如所谓“八珠环”,就是两枚四点;“楚汉相争”,就是两枚十一点;什么“二士入桃源”,什么“花开蝶满枝”,都一清两楚。再如,第52回写到吴月娘与潘金莲、李瓶儿等众妾在穿廊里坐着,见到剃头的小周儿,就想到要替官哥剃头,但不知这天是“好日子”还是“歹日子”,能不能给官哥剃头?就叫识字的潘金莲翻翻历书查一查。这金莲欺着娘儿们都不识字,叫丫环取了历书来装模作样地查了一回后回答说,“今日是四月廿一日,是个庚戌日”,结论是宜剃头的“好日期”。这个细节假如一般地看过去,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奥妙。可是经小川教授一查,在《万用正宗》《文林聚宝》等“万宝全书”中,都记着这一天恰恰是“切忌避之”的“患难”日,绝不宜剃头。这个细节就十分生动而具体地刻画了心怀不良、诡计多端而一心想害李瓶儿母子的潘金莲的心理和性格。假如不用这小说之外的材料来加以对照,谁能理解当年作者的苦心?谁能体味作品蕴含的深意?再如,《金瓶梅》中写到了不少性药与性具,常为一些研究者费猜详。而在这类日用类书的“风月门”中,往往多有记载。如署名徐笔峒精纂的《万宝全书》中,就列出了四十种当时的春药及其制法,而在《万用正宗》中,竟列出了七十种之多!比如,最近还有学者提出不同说法的“颤声娇”之类,其实在这里早就写得一清两楚了。像这类文化信息,其意义就不仅仅在于告诉了读者这几样具体的东西,而是提供了一种小说所赖以成立的题材来源与社会背景,让后人能更好地理解这时候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小说与其他通俗文学作品的原因。 上面,仅就《金瓶梅》一书略举数例来说明《万宝全书》确实是座宝库,里面蕴藏着丰富的有关饮食、游艺、风俗、迷信、卫生等民俗文化资料,不但对于研究明清时代如《金瓶梅》、《醒世姻缘》、《儒林外史》、《红楼梦》、《歧路灯》等世情小说及“三言”、“二拍”之类大有用处,而且对研究其他通俗文学及民俗史,也是很有用场的。最近,我接触到不少朋友热衷于将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提到的名物、风俗等与书外的材料相印证,那就不妨请到《万宝全书》中去转一转,或许也能捡到一点大小不等的宝贝吧! 词语应用万宝集门主要应用于形容词汇方向,表达对事物的赞赏,是集成千美誉于一体的代用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