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春节账单
释义

农历年初一到年初三,通常是人们春节走亲访友的“黄金时间”,而在网上,晒春节“账单”的热度也渐渐升温。在天涯社区,一条关于“80后春节回家要带多少钱才够”的帖子点击率超过了30万,近两千条回复中大量年轻人晒出的春节账单让他们“叫苦不迭”。

简介

农历年初一到年初三,是人们走亲访友的“黄金时间”,而在网上,晒春节“账单”的热度也渐渐升温。在天涯社区,一条关于“80后春节回家要带多少钱才够”的帖子点击率超过了30万,近两千条回复中大量年轻人晒出的春节账单让他们“叫苦不迭”。

项目

在具体项目上,孝敬长辈、给晚辈红包、年货、礼品花费、服装、化妆品等“人情账单”占春节支出的比重较大。

清单

置办全家的新衣,买上年货,准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年后,逛逛公园、看看亲朋好友。现在过个年,花费在万元以上很平常。新衣:过年的时候,要穿喜庆的颜色,红色当仁不让成了首选。过年的新衣往往体现在款式上。小孩子首选各种漂亮的唐装。唐装价格一般是小孩100元、成人500元左右。

鞭炮、烟花:前几年,全国流行禁鞭炮、烟花,过年变得冷冷清清。这几年大部分城市开禁了,于是,放烟花又变成了例行的年夜饭后娱乐活动。价格20元—500元。

压岁钱:现在的小孩真幸福,过个年不少孩子能收到上千元的压岁钱,多的,能收到几万元。这是其他的年代的孩不能相比的。除了钱多,支配权也上升了,以前,压岁钱只是大人之间兜兜转的游戏。而现在,父母们为了培养孩子的“财商”纷纷把钱交给孩子自己支配。

年夜饭:过年的重头戏是年夜饭。年前好几天家人开始采购年货,鸡鸭鱼肉一样不少,还有螃蟹、甲鱼等贵重的海鲜。大年三十晚上齐齐上桌,甚至菜多得放不下。吃完年夜饭,还有点心、水果、糖果等。年夜饭价格100元-2000元。

过年礼品:过年走亲戚也是我们的老风俗,提上大包小包礼物给亲朋好友拜年,找好久未见的朋友聊天。价格200元左右。

星星点星:逛公园大年初一不少的家庭会选择逛公园。对有些大家庭来说,这也是一年中难得的全家聚会日。一起聊聊,闲逛逛,拍拍大团圆照,就这样难得的度过懒散的一天。花费100元左右。

范围

最少花销

花销最少的仅193.3元,大年夜在寺庙祈福用去100元;买面条六斤30元;预算电费20元,水费5元,手机信息费8.3元,网络费20元;预计初四至初七无其他消费;另一位合计花了230元。其具体项目是:聚会一次50元,上网20元,车费约10元,充了50元电话费,充了100元公交卡。

最多花销

花销最多的大都是回老家过年的网友。其具体花销包括:给长辈红包8000元,给孩子压岁钱3000元,年货2000元,机票3200元,聚会850元,其他支出3000元。

省钱

福利当礼品,削减现金支出。网友“瓦楞草”献策道:“把单位发的福利当礼品送,可以削减部分现金支出。”为避免花费过多,他决定坐火车回家。“过节的时候机票好贵,几乎订不到有折扣的机票,坐火车实惠多了。” 购买价廉物美商品。网友“小小水滴”觉得没必要把春节当大考,“父母又不是周扒皮,家人朋友也都能理解。心态放好一点,没必要弄得自己像衣锦还乡似的。我会买一些质量好、价格又公道的东西作为春节礼物,表达自己的心意。”

换位思考,不为金钱所累。网友“番茄”表示,回家过年不要往算钱,建议人们换位思考,用亲情计算器算算和父母在一起还有多少天,就不会为金钱和面子所累。

打个时间差,避开春节高峰回家。网友“车横街”建议,收进不高的职场新人要实事求是,部分“恐回族”打个时间差回家,既可做到常回家,又能节省开支,相比春节,元旦时期的通行用度相对节省,元旦从外地回来仍有人买到3.5折的机票。错开出行高峰也能节省一笔用度,重要的是让老人开心。

“这个年过得如何,发红包发得心痛哇?”昨日是大年初七,大部分上班族已从各地返回成都,在微博和QQ上,这是节后问好的热词。在某社区,一条关于“80后春节回家要带多少钱才够”的帖子点击超过30万,跟帖回复有近2000条。

80后薛伟在成都一家建筑公司工作,老家在乐山。这个假期他领了9000元年终奖,回来后一盘算花销,发现光红包就发了近5000元。

和女朋友交往了一年的他,今年到了女友家过年。为此,他在放假前一天,专程到商场买了一条名牌香烟和两瓶名酒,用来孝敬准岳父。此外,他还和女朋友一道为二老准备了3200元的大红包。

“加上给家中小孩每人封一个100元的红包,光红包一项就花费近5000元。”薛伟说,这是他工作的头一年,奖金大部分就用来讨亲友欢心了。

像薛伟这样给家人派发红包不手软的不在少数,老家在重庆的严鑫工作两年了,实战经验告诉他,发红包最高效,宅家里最省钱。

去年,严鑫给家人买了衣服和日用品,结果不合家人口味,这些物品至今压箱底。今年他索性直接给爷爷奶奶和父母各封了1000元红包。“自己什么也没买,过节就宅家里了,其他花销基本没有。”

严鑫总结,年终奖领了两万元,在家人和亲友身上花费了四分之一,剩下的四分之三全部存了起来。遇到走亲访友,还未成家的他跟着父母出行,省了礼金钱。其他同学聚会的花费,也不超过数百元。他总结说,这个年过得“精明”。“不敢当‘负翁’,还得存钱买房娶媳妇儿呢。”面对同事写在脸上的“抠门儿”评价,严鑫笑着说。

支出

网友认为2010年春节开销大过往年,大多数的网友认为年货等商品价格的上涨是导致开销增大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现在的网友品牌消费认识提高。往年对比

2007年有项问卷调查显示:500多名均已经济独立的受访者中,春节开支平均为6800元,其中最高的3万多元,最低的为650元。

2011年显示,春节开支平均为7800元,其中最高的5万多元,最低的仅为500元;开支在3000元左右的占33%,3000元至1万元的占40%,开支在2万元以上的占8%。网友看法

网友“@深圳黄娜”说:“今天我妈很开心,因为她终于把楼下的花都搬上来了,包括8盆菊花,两盆橘子,还弄了一个大花盆种香菜。从腊月二十六她就张罗着买花,结果价格奇高。每天她都和我们说,这么贵肯定没人买,我就不信他们卖不出去还能带回去,我们等,等他们不要了我们去把花捡上来。果然在时间的较量中她赢了。”

网友“@玉名”说:“今儿看到了一个网上过节晒春节花费的账单,看后真的有些感触,显然过年都要咬着牙过年,我们真是过得有点拧巴。平时为了生活压力而打拼,为了房贷、车贷、养老费、子女的教育费而努力,过年还要为送礼和公关而奔波,什么时候我们能做回自己呢?”网友“@左岸15度”说:“大家准备过年的生活节奏似乎比工作时还要紧张,看着有的人列在单子上一堆要采购的东西、要做的事。朋友今天掰着手指头细数着初一到初七的安排,那叫一个忙!春节,这个传统的节日,喜庆团圆是主题,千万不要让它成了一种负担。” 有位网友通过微博呼吁展开一次如何改革春节过法儿的大讨论。“现在送礼要求越来越重,成为年轻人常回家看看的难题、人们互相走动的难题,影响了亲情、和谐社会的发展。要亲情还是要礼品?要和谐还是要陋习?应该进行一次讨论。”

不过,一些网友也认为:“虽然春节开销大,但收获了坑满谷满的亲情”;“平时辛苦工作就是为家人过节能高高兴兴!我吃鸭梨,没关系!”为了“人情”和“面子”

"节前欢喜过大年,包里准备一两万。亲朋好友团团坐,节后变成‘年清人’”,春节期间,这首打油诗便在网上迅速流传开来。不少网友纷纷诉苦“鸭梨山大”(即“压力很大”)。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年前这句话在网上“盛行”。网友“独钓湘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话虽这么说,但在外地工作一年,好不容易回家过个年,总不能表现得太“寒碜”。春节回家算了一下花费,七七八八算下来总共花了近2万元,还不包括广州到长沙的往返路费,身上所带现金和银行卡账户都已所剩无几。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网友春节花销除了孝敬父母之外,较大的就是各种聚会、应酬。出去吃个饭、KTV唱唱歌……随随便便一两千元就花出去了。对于他们来说,为了“人情”和“面子”,只能苦了自己。

对此,有关社会学专家认为,春节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文化和习俗,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团圆”的意义是最重要的。对于年轻人而言,亲情、友情的表达不该被“钱”来俗套化,应该避免不理性消费,春节开销要量力而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