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晚清乡土意识 |
释义 | 作 者: 程(肃欠) I S B N: 730000931X 页 数: 349 开 本: 32 封面形式: 简装本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1998-12-2 内容简介 本书拟加以探讨的乡土意识,是指以农民为主体的,在乡里社会大多数成员中普遍流行的民众意识。这种群体意识直接以乡里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精神环境为根基,受到认识主体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点的制约,从而支配了普通老百姓的思考方式和行为准则。晚清乡土意识作为一个动态的社会信息系统,同当时社会历史的剧烈变动处在一条共震带上,它以直观、质朴、真切和多动的精神状态,表现了华夏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实践者,对于这场历史骤变的理解水平、承受能力和社会态度。 本书目录 第一章导论:把思想文化史的研究视角转向民众 一、横跨思想家与社会之间的辽阔文化带 二、乡土意识层析 第二章日常意识与乡里社会 一、务实求验的处世态度 二、人生和谐的价值取向 三、执著亲情的道德情操 四、“均平”——“太平”的社会理想 第三章平均主义与天国蓝图 一、与土地兼并相反的政治设计 二、分配上的均平原则 三、消费上的禁欲规范 四、社会管理上的皇权主义 第四章民族意识与晚清教案 一、爱国激情 二、伦理信念 三、打教讹言与排外心态 第五章信仰意识与民间教派 一、多神主义——农民宗教心理的基本特征 二、“入教辟劫”和生存安全感 三、“全神崇拜”和人的求索取向 四、仪式和活动的实用功能 第六章从拜上帝到反上帝——晚清民间信仰的两种特殊形态 一、拜上帝会的创建特征 二、一个全面溶入了民间信仰因素的上帝神话 三、乡土诸神在反上帝的声浪中再临 第七章乡土意识与晚清社会思潮 一、民众抗争怎样推动了先进思想家 二、晚清民族文化心理的二元结构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